一种线束罩壳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89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束罩壳结构及汽车,所述线束罩壳结构包括罩盖和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容纳并固定线束插头,所述底座的一侧与车身后顶盖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侧与所述罩盖连接,所述罩盖与所述底座之间能够拆卸,所述罩盖用于遮盖所述线束插头及裸露的导线。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底座固定线束插头后与车身后顶盖平面卡接可使线束过孔时有效固定,罩盖与底座卡接可遮盖裸露导线,同时具备过孔固定功能和遮盖功能,拆卸时将罩盖卸下,并将线束插头断开即可,拆卸方便,不仅使线束罩壳结构更加美观,而且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罩壳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指一种线束罩壳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雨雪天气需要启动雨刮器和除霜器对车窗进行清理,以避免遮挡视线或造成污损。安装在后车窗的后雨刮器和后除霜器需要过线连接电源才能正常工作。对于车身后顶盖可拆卸的车型,线束从车身穿过顶盖给后雨刮器和后除霜器提供电源线。现有的线束罩壳只具有过孔结构,连接后导线裸露无遮蔽,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容易造成磨损,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罩壳结构及汽车,该线束罩壳结构同时具备过孔及遮盖导线的功能,能够使线束罩壳结构更加美观,并延长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一种线束罩壳结构,包括:罩盖和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容纳并固定线束插头,所述底座的一侧与车身后顶盖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侧与所述罩盖连接,所述罩盖与所述底座之间能够拆卸,所述罩盖用于遮盖所述线束插头及裸露的导线。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基座和位于所述基座一侧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并固定所述线束插头,所述基座上沿所述凹槽的边缘设置有多个顶盖卡接点,所述顶盖卡接点用于与所述车身后顶盖的平面卡接。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外边缘设置有多个罩盖卡接点,所述罩盖卡接点用于与所述罩盖卡接,所述罩盖的边缘上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罩盖卡接点相配合的卡扣。优选地,所述基座上沿所述凹槽的边缘设置有三个所述顶盖卡接点,三个所述顶盖卡接点分别位于所述凹槽一侧边缘的中部及对侧边缘的两个角部。优选地,所述顶盖卡接点采用插接式结构。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外边缘设置有四个所述罩盖卡接点,四个所述罩盖卡接点分为两组,对称分布于所述基座的外边缘上相对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罩盖的一端具有限位槽,所述底座上具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条。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线束罩壳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方案,底座固定线束插头后与车身后顶盖平面卡接可使线束过孔时有效固定,罩盖与底座卡接可遮盖裸露导线,同时具备过孔固定功能和遮盖功能,拆卸时将罩盖卸下,并将线束插头断开即可,拆卸方便,不仅使线束罩壳结构更加美观,而且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束罩壳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罩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罩盖与底座连接后的截面图。附图标记:1-罩盖,2-顶盖衬套,3-线束插头,4-底座,5-车身后顶盖,401-基座,402-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技术的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线束罩壳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线束罩壳结构包括罩盖1和底座4,底座4用于容纳并固定线束插头3,底座4的一侧与车身后顶盖5连接,底座4的另一侧与罩盖1连接,罩盖1与底座4之间能够拆卸,罩盖1用于遮盖线束插头3及裸露的导线。安装过程如下:首先线束罩壳结构的底座4与车身后顶盖5卡接完成,然后顶盖衬套2铺在车身后顶盖5上后,车身后顶盖5作为模块转移到总装线上安装,在总装线上先将线束插头3插入底座4进行固定,然后将罩盖1压着顶盖衬套2并与底座4卡接到位,整体安装完成。本技术涉及车身后顶盖可拆卸的车型,底座4固定线束插头3后与车身后顶盖5平面卡接可使线束过孔时有效固定,罩盖1与底座4卡接可遮盖裸露导线,同时具备过孔固定功能和遮盖功能,线束从车身穿过车身后顶盖5给后雨刮器和后除霜器提供电源线,在连接时能遮盖裸露的导线,拆卸时将罩盖1卸下,并将线束插头3断开即可,拆卸方便,不仅使线束罩壳结构更加美观,而且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罩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罩盖与底座连接后的截面图。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底座4包括基座401和位于基座401一侧的凹槽402,凹槽402用于容纳并固定线束插头3,基座401上沿凹槽402的边缘设置有多个顶盖卡接点(例如:4f、4g、4h),顶盖卡接点用于与车身后顶盖5的平面卡接。基座401的外边缘设置有多个罩盖卡接点(例如:4a、4b、4c、4d),罩盖卡接点用于与罩盖1卡接,如图3所示,罩盖1的边缘上相应位置设置有与罩盖卡接点相配合的卡扣(例如:1a、1b、1c、1d)。优选地,基座401上沿凹槽402的边缘设置有三个顶盖卡接点4f、4g、4h,三个顶盖卡接点4f、4g、4h分别位于凹槽402一侧边缘的中部及对侧边缘的两个角部。优选地,顶盖卡接点4f、4g、4h采用插接式结构,通过伸出基座401下方的插条与车身后顶盖5的平面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外边缘设置有四个罩盖卡接点4a、4b、4c、4d,四个罩盖卡接点4a、4b、4c、4d分为两组,对称分布于基座401的外边缘上相对的两侧。例如在图2中,4a、4c和4b、4d对称分布在基座401的外边缘上相对的两侧。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安装罩盖,如图2和图3所示,罩盖1的一端具有限位槽1e,底座4上具有与限位槽1e相配合的限位条4e。安装时,底座4分别通过顶盖卡接点4f、4g、4h与车身后顶盖5的平面卡接,作为罩壳1与车身后顶盖5的牢固连接结构;罩盖1通过1a、1b、1c、1d与底座4上的4a、4b、4c、4d的四个罩盖卡接点进行固定连接,1e和4e作为限位结构;此时罩盖1起到遮蔽线束插头3及裸露导线的作用。当拆卸时只需将罩盖1拆下将线束插头3拔出即可,底座4随车身后顶盖5一起从车身上卸下。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线束罩壳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有该线束罩壳结构的汽车,不仅能够使线束罩壳结构更加美观,而且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罩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罩盖和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容纳并固定线束插头,所述底座的一侧与车身后顶盖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侧与所述罩盖连接,所述罩盖与所述底座之间能够拆卸,所述罩盖用于遮盖所述线束插头及裸露的导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罩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盖和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容纳并固定线束插头,所述底座的一侧与车身后顶盖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侧与所述罩盖连接,所述罩盖与所述底座之间能够拆卸,所述罩盖用于遮盖所述线束插头及裸露的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罩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基座和位于所述基座一侧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并固定所述线束插头,所述基座上沿所述凹槽的边缘设置有多个顶盖卡接点,所述顶盖卡接点用于与所述车身后顶盖的平面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罩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外边缘设置有多个罩盖卡接点,所述罩盖卡接点用于与所述罩盖卡接,所述罩盖的边缘上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罩盖卡接点相配合的卡扣。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