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892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缓冲装置,包括一端封闭一端敞口的筒体、位于筒体内的活塞和进气孔,所述活塞位于筒体敞口端的一端上连接有牵拉部件,所述牵拉部件上套装有用于对活塞施加弹性作用力的复位弹性部件,所述活塞将筒体内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活塞形成与有杆腔空气相通的阻尼区域,所述进气孔与活塞为一体式结构,进气孔开设于活塞上用于连通阻尼区域与有杆腔,所述活塞沿其外周向开设有连通所述阻尼区域与无杆腔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本申请方案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方便更换不同大小进气孔的活塞,使空气缓冲装置达到不同的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缓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手套箱的空气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缓冲装置是汽车手套箱必不可少的部件,其作用在于缓慢开启汽车手套箱的箱盖并能够快速将其关闭。目前,现有的汽车手套箱的空气缓冲装置大致分两种:拉杆式和拉绳式。以拉绳式空气缓冲装置为例,现有技术中,在活塞或筒体上设置微小进气孔,开启汽车手套箱的箱盖时,箱盖由于重力向下转动,带动拉绳移动进而带动筒体内活塞杆向外移动,由于微小进气孔未能及时进气补充,无杆腔内产生负压,形成阻尼力,起到了缓冲作用。CN204458961U公开了一种空气缓冲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筒体内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其中,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有杆腔空气相通的阻尼区域,所述活塞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阻尼区域与所述无杆腔的通孔,所述阻尼区域活动设置有用于覆盖所述通孔的进气片,所述进气片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对的进气孔。该空气缓冲装置,能够调整阻尼力大小且使活塞杆快速返回。但是,专利技术人在进一步长期研究过程中发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气缓冲装置,包括一端封闭一端敞口的筒体(1)、位于筒体(1)内的活塞(5)和进气孔(501),所述活塞(5)位于筒体(1)敞口端的一端上连接有牵拉部件(3),所述牵拉部件(3)上套装有用于对活塞(5)施加弹性作用力的复位弹性部件(4),所述活塞(5)将筒体(1)内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活塞(5)形成与有杆腔空气相通的阻尼区域(8),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501)与活塞(5)为一体式结构,进气孔(501)开设于活塞(5)上用于连通阻尼区域(8)与有杆腔,所述活塞(5)沿其外周向开设有连通所述阻尼区域与无杆腔的排气槽(7),所述排气槽(7)内设置有密封圈(6)。/n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缓冲装置,包括一端封闭一端敞口的筒体(1)、位于筒体(1)内的活塞(5)和进气孔(501),所述活塞(5)位于筒体(1)敞口端的一端上连接有牵拉部件(3),所述牵拉部件(3)上套装有用于对活塞(5)施加弹性作用力的复位弹性部件(4),所述活塞(5)将筒体(1)内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活塞(5)形成与有杆腔空气相通的阻尼区域(8),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501)与活塞(5)为一体式结构,进气孔(501)开设于活塞(5)上用于连通阻尼区域(8)与有杆腔,所述活塞(5)沿其外周向开设有连通所述阻尼区域与无杆腔的排气槽(7),所述排气槽(7)内设置有密封圈(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501)开设于活塞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林刘伦贤何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捷英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