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0871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电路,包含智能充电节点模块和中控网关模块;智能充电节点模块包括电流锰铜采样电路、电压跨接采样电路、充电控制电路、电能检测电路、控制器一、无线传输电路一、语音提示电路和电源电路一;中控网关模块包含控制器二、4G模块通讯电路、无线传输电路二、故障报警电路和电源电路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检测充电时流过充电插座的电流和电压,判断充电功率是否过高,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可通过充电控制电路及时控制充电插座交流电的通断,对充电插座起到了保护作用,供电更加安全可靠,且用户或物业也可以通过中控网关模块远程查看充电情况,同时为管理维护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电路
本技术属于智能物联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2亿,但是没有规范的电动车充电要求。现有的充电桩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小区物业为业主提供免费充电的插座,这种插座直接裸露在空气,而且没有任何安全保护装置,并且存在私接电线、使用插排一带多的现象,安全隐患显而易见,十分不可靠。第二种是投币刷卡式的充电桩,运营方无法远程及时维护设备。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的事故层出不穷,维护管理问题也屡见不鲜。电动自行车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难以被替代,研发安全高效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系统电路迫在眉睫。物联网技术的兴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充电系统与物联网的结合势必使得电动自行车充电更方便更安全,同样也为管理维护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电路,本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电路可以检测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智能充电节点模块和中控网关模块;/n智能充电节点模块包括电流锰铜采样电路、电压跨接采样电路、充电控制电路、电能检测电路、控制器一、无线传输电路一、语音提示电路和电源电路一,所述电流锰铜采样电路用于与充电插座连接的火线连接,所述电压跨接采样电路用于与充电插座连接的火线和零线连接,所述电流锰铜采样电路和电压跨接采样电路均与电能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能检测电路、充电控制电路、无线传输电路一和语音提示电路均与控制器一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电能检测电路、控制器一、无线传输电路一、语音提示电路均与电源电路一连接;/n中控网关模块包含控制器二、4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智能充电节点模块和中控网关模块;
智能充电节点模块包括电流锰铜采样电路、电压跨接采样电路、充电控制电路、电能检测电路、控制器一、无线传输电路一、语音提示电路和电源电路一,所述电流锰铜采样电路用于与充电插座连接的火线连接,所述电压跨接采样电路用于与充电插座连接的火线和零线连接,所述电流锰铜采样电路和电压跨接采样电路均与电能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能检测电路、充电控制电路、无线传输电路一和语音提示电路均与控制器一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电能检测电路、控制器一、无线传输电路一、语音提示电路均与电源电路一连接;
中控网关模块包含控制器二、4G模块通讯电路、无线传输电路二、故障报警电路和电源电路二,所述4G模块通讯电路将用于与远程服务器通讯,所述无线传输电路二将用于与智能充电节点模块中的无线传输电路一进行数据交互,所述4G模块通讯电路、无线传输电路二和故障报警电路均与控制器二相连接,所述4G模块通讯电路、无线传输电路二、故障报警电路和控制器二均与电源电路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检测电路采用RN8209电能计量芯片,所述电流锰铜采样电路与RN8209电能计量芯片的引脚4和引脚5连接,所述电压跨接采样电路与RN8209电能计量芯片的引脚8和引脚9连接,所述RN8209电能计量芯片的引脚13、引脚14、引脚15和引脚16均与控制器一连接;所述RN8209电能计量芯片的引脚12通过电阻R10与电源电路一连接,所述RN8209电能计量芯片的引脚19分别与晶振X1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RN8209电能计量芯片的引脚20分别与晶振X1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另一端均与地线AC_GND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锰铜采样电路包括采样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采样电阻R1采用锰铜电阻,所述采样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均与所述火线连接,所述火线与地线AC_GND连接,所述采样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和电能检测电路的RN8209电能计量芯片的引脚4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地线AC_GND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与电能检测电路的RN8209电能计量芯片引脚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跨接采样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依次串联,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零线连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分别与电能检测电路的RN8209电能计量芯片的引脚8、电容C3的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和电阻R8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地线AC_GND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均与RN8209电能计量芯片的引脚9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地线AC_GND和RN8209电能计量芯片的引脚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3、光耦U5、二极管D1和继电器K1,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内的光耦U5采用PS2051-1光耦,所述PS2051-1光耦的引脚2通过电阻R13连接地线DC_GND,所述PS2051-1光耦的引脚1连接控制器一,所述PS2051-1光耦的引脚3连接地线DC_GND,所述PS2051-1光耦的引脚4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继电器K1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继电器K1均与电源电路一连接,所述继电器K1串联进充电插座连接的零线或火线中从而用于控制充电插座的通电和断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电路一采用LORA模块U2,所述LORA模块U2采用型号AS32-TTL-1W,所述LORA模块U2的引脚1至引脚4均与控制器一连接,所述LORA模块U2的引脚6分别与电源电路一和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和LORA模块U2的引脚7均与地线DC_GND连接;
所述语音提示电路包括功率放大芯片U3和语音芯片U4,所述功率放大芯片U3采用功放芯片8002B,所述语音芯片U4采用语音芯片NV080C,所述语音芯片U4的引脚1连接有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与电源电路一连接,所述语音芯片U4的引脚2和引脚3均与控制器一连接,所述语音芯片U4的引脚4连接有电容C8的一端,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功率放大芯片U3的引脚4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语音芯片U4的引脚5和引脚7均连接地线DC_GND,所述语音芯片U4的引脚6连接电源电路一、电容C10的一端和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DC_GND,所述功率放大芯片U3的引脚1和引脚7均连接地线DC_GND,所述功率放大芯片U3的引脚2和引脚3均通过电容C9连接地线DC_GND,所述功率放大芯片U3的引脚6连接电源电路一,所述功率放大芯片U3的引脚5、电阻R12的另一端和功率放大芯片U3的引脚8均连接有扬声器LS1。


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永盛江莺段峥谢加武仇杨华宋任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