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排泥排石结构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8540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具有排泥排石结构的轮胎,在轮胎胎肩处的花纹沟设计带有锯齿部的加强筋,在加强花纹块刚度以提高抗撕裂能力的基础上,利用轮胎滚动变形带动加强筋摆动,通过加强筋顶面的锯齿部摩擦打碎使花纹沟夹杂的异物松脱,最终随轮胎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排出,从而达到排除花纹沟异物、保护花纹块、降低轮胎运行噪声与不平衡、提高制动刹车安全性能的设计目的。在本体胎面上设置有多组花纹块,在邻近的花纹块之间形成内凹的花纹沟。至少在同一组花纹块之间的花纹沟中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基部与相邻两个花纹块相连,在加强筋顶部设置有突出的锯齿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排泥排石结构的轮胎
本技术设计有附加于花纹沟中的加强筋结构,以通过其顶部的锯齿部阻隔与排出石块、泥块,属于轮胎制造

技术介绍
现有普遍使用的充气橡胶轮胎,在滚动运行过程中会与路面形成摩擦与碾压。诸如通过碎石、泥泞、或者沙地等恶劣路况时,小石块、泥块等会夹入胎面花纹块形成的花纹沟中,尤其是泥土夹入花纹沟内部若不能及时排出,会完全堵塞花纹沟,降低轮胎抓地力。对于载重量较大或越野车辆的轮胎,花纹块中夹有异物既产成噪声、也会同时延长刹车距离而影响到安全驾驶,甚至直接对花纹块形成破坏、撕裂而发生掉块。现有技术通过将花纹块之间的花纹沟用加强筋进行连接,以提高花纹块的刚性防止出现偏磨与掉块;也有在花纹沟底设计与花纹沟平行的突起排泥条,通过橡胶弹性阻止较大的石块进入花纹沟。但现有通用的加强筋通常为光滑凸起,只具有加强作用,不具有排石排泥作用。传统的排泥条对于体积与花纹沟相似的石块及硬度较小黏性较大的泥块也无法有效排出,以上陈述的使用缺陷和安全隐患仍然存在。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述具有排泥排石结构的轮胎,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针对性地在轮胎胎肩处的花纹沟设计带有锯齿部的加强筋,在加强花纹块刚度以提高抗撕裂能力的基础上,利用轮胎滚动变形带动加强筋摆动,通过加强筋顶面的锯齿部摩擦打碎使花纹沟夹杂的异物松脱,最终随轮胎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排出,从而达到排除花纹沟异物、保护花纹块、降低轮胎运行噪声与不平衡、提高制动刹车安全性能的设计目的。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申请具有排泥排石结构的轮胎,包括在本体胎面上设置有多组花纹块,在邻近的花纹块之间形成内凹的花纹沟。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至少在同一组花纹块之间的花纹沟中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基部与相邻两个花纹块相连,在加强筋顶部设置有突出的锯齿部。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做为弹性体的轮胎不停地旋转而受压,伴随轮胎不断地压缩变形,花纹沟中的加强筋也不断地变形、并发生一定程度的摆动。此时,在加强筋顶部锯齿部的碾压作用下,夹入花纹沟中的泥块与加强筋之间易于出现裂缝而相互脱离,增大两者之间摩擦,则随着加强筋的摆动起到松动夹入的泥块与石块的作用,最终使得泥块和/或泥块随着轮胎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而脱落出去。为进一步地加强上述碾压作用和产生的离心力,可将加强筋沿胎面的周向排列。为突出并集中提高锯齿部的作用力大小,可采取的细化与改进方案是,锯齿部的突出方向沿胎面的径向排列。进一步地,较为优选的设计尺寸是加强筋的宽度为(3-30)mm、高度为(3-20)mm,相应地锯齿部的垂向高度在(0.3-5)mm之间。从轮胎与路面接触的部位考虑,较易于夹入石块或泥块的是胎肩处,为提高排除异物的能力,可沿胎面周向中心线,多组花纹块对称地排列,加强筋设置于在胎肩处的同一组花纹块之间的花纹沟中。综上内容,所述具有排泥排石结构的轮胎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加强筋能够有效地提高花纹块的刚性,提高其抗撕裂能力。2、针对较小的石块与泥块,能够通过加强筋的变形碾压将其挤压出去,既可达到保护花纹块的作用,同时可缩短制动刹车距离,提高车辆驾驶安全性能。3、能够及时地清除夹杂的异物,可降低轮胎运行旋转时产生的噪声与不平衡性能,有利于车辆节油和提高驾驶舒适性。附图说明现结合以下附图来进一步地进行说明。图1是应用本申请的轮胎胎面示意图;图2是加强筋结构示意图;图3是轮胎旋转时受压变形的状态对照图;如图所示,花纹块1,花纹沟2,加强筋3,锯齿部4。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所述具有排泥排石结构的轮胎是应用于越野车辆的越野轮胎,其包括有弹性本体和位于本体胎面上的多组花纹块1。为提升车辆在非铺装路面甚至无路的情况下的通过性能,即需应对诸如碎石、泥泞或者沙地等恶劣路况,为防止胎面花纹块因石块等异物的夹入而易导致撕裂、掉块现象,本申请提出以下结构改进:沿胎面周向中心线,多组花纹块1对称地排列,在邻近的花纹块1之间形成内凹的花纹沟2;位于胎肩处的、同一组花纹块1之间的花纹沟2中设置有加强筋3,加强筋3的基部与相邻两个花纹块1相连,在加强筋3顶部设置有突出的锯齿部4;加强筋3沿胎面的周向排列,加强筋3的宽度为20mm,其高度为10mm;锯齿部4的突出方向沿胎面的径向排列,其垂向高度为1mm。如上述设计,在相邻两花纹块1之间的加强筋3可加强花纹块自身强度,同时由加强筋3对夹杂的异物进行及时清除。如图3所示,图中的虚线部分表示在无载荷状态下,轮胎胎肩部不接触地面的情形;图中的实线部分表示在有载荷状态下,轮胎胎肩受压缩变形而接触地面的情形。车辆运行过程中,轮胎不断地旋转而接触地面并发生压缩变形,加强筋3同步地不断变形摆动。由于加强筋3的摆动,使夹入的泥块或石块与花纹沟2之间出现裂缝而脱离。而且,加强筋3表面的锯齿部4进一步地碾压与摩擦而扩大了缝隙,从而起到挖掘作用来松动夹入的异物,最终使异物随着轮胎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而脱落,从而达到及时清除夹杂异物的目的。综上内容,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仅是实现本技术目的的优选方案。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据此得到启示,而直接推导出符合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其他替代结构。由此得到的其他结构特征,也应属于本技术所述的方案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排泥排石结构的轮胎,包括在本体胎面上设置有多组花纹块(1),在邻近的花纹块(1)之间形成内凹的花纹沟(2),其特征在于:/n至少在同一组花纹块(1)之间的花纹沟(2)中设置有加强筋(3),加强筋(3)的基部与相邻两个花纹块(1)相连,在加强筋(3)顶部设置有突出的锯齿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排泥排石结构的轮胎,包括在本体胎面上设置有多组花纹块(1),在邻近的花纹块(1)之间形成内凹的花纹沟(2),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同一组花纹块(1)之间的花纹沟(2)中设置有加强筋(3),加强筋(3)的基部与相邻两个花纹块(1)相连,在加强筋(3)顶部设置有突出的锯齿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排泥排石结构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加强筋(3)沿胎面的周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格弗里德·拉策堡李红卫王钰陈虎綦亭亭
申请(专利权)人:特拓青岛轮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