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检测拓印的印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81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检测拓印的印章装置,可检测是否有未授权拓印的行为且可防止误测拓印的行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驱动套、连接板、连接件以及第一电磁铁,连接件与连接板活动连接,连接件的下端固定有印章,连接板上设有检测模块,第一电磁铁的第一衔铁穿过连接板与连接件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连接件与连接板的活动连接的状态,同时配合检测模块,可及时检测到印章装置是否有未授权拓印的情况,从而可对拓印的动作进行监测;同时采用第一电磁铁,可在正常授权情况下与连接件相抵接,使连接件与连接板之间的位置距离保持固定,可避免正常授权盖章情况下触发检测模块,同时还可提高盖章的稳定性,提高盖章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检测拓印的印章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章
,特别是一种可检测拓印的印章装置。
技术介绍
印章,用于印在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广泛的应用在银行、政府、企业、学校等各个行业中,作为一种最直接地最有效力的法律凭证,印章的规范使用和安全保管在各行各业中都拥有很大的意义。目前便携式的印章装置不但方便用户携带外出,同时还可以进行记录印章使用次数、人员信息以及文本内容记录,但该印章装置存在被他人拓印的可能性,外部人员可以将印章装置反过来,利用外部工具将文本推进印章装置内部进行拓印,故存在他人随意拓印的漏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可检测拓印的印章装置,可检测是否有未授权拓印的行为且可防止误测拓印的行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检测拓印的印章装置,包括壳体、驱动套、连接板、连接件以及第一电磁铁,所述驱动套套设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驱动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下端固定有印章,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连接件的上端面是否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一电磁铁设于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电磁铁的第一衔铁穿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件相抵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电磁铁至少设有两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连接板上。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上端的周边均匀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连接板的周边设有要螺纹孔相匹配的通孔以及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利用所述螺栓在所述通孔上沿着竖向方向上下滑动。进一步,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一电磁铁电性连接的控制系统。进一步,所述控制系统至少包括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无线单元、供电单元、存储器、AD转换单元以及驱动单元,所述AD转换单元与所述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电磁铁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检测模块设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所述检测模块为压力传感器或弹性开关。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用于将所述驱动套锁定在所述壳体上的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电磁铁以及设于所述驱动套上的锁止槽,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第二衔铁置于所述锁止槽内,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铁的通电状态,使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锁止槽相互配合而锁定所述驱动套在所述壳体上。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外部还设有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权限识别模块,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权限识别模块控制所述锁定组件的动作。进一步,所述权限识别模块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虹膜识别传感器、人脸识别传感器或声音识别传感器的其中一个或两个或多个。有益效果:利用连接件与连接板的活动连接的状态,同时配合检测模块,可及时检测到印章装置是否有未授权拓印的情况,从而可对拓印的动作进行监测;同时采用第一电磁铁,可在正常授权情况下与连接件相抵接,使连接件与连接板之间的位置距离保持固定,可避免正常授权盖章情况下触发检测模块,同时还可提高盖章的稳定性,提高盖章的效果;此外,配合控制系统,当印章装置进行未授权的拓印时,则可记录时间同时及时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向后台及时发送警告信息,从而及时提醒企业管理人员印章出现未授权拓印的情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导轨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第一电磁铁、连接件与连接板连接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第一电磁铁、连接件与连接板连接的侧面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A所示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一种可检测拓印的印章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一种可监测拓印的印章装置,提供一种可监测拓印的印章装置,包括壳体10、驱动套20、连接板30、连接件40以及第一电磁铁70,驱动套20套设在壳体10上并与壳体10滑动连接,连接板30设于所述壳体10的内部并与驱动套20固定连接,连接件40与所述连接板30活动连接,连接件40的下端固定有印章41,连接板30上设有检测模块31,用于检测连接件40的上端面是否与所述连接板30的下端面相抵接,第一电磁铁70设于连接板30的上端面,第一电磁铁70的第一衔铁71穿过连接板30与连接件40相抵接。其中第一电磁铁70至少设有两个且均匀分布在连接板30上。驱动套20内部两侧设有导轨21,壳体10上设有与导轨21相匹配的滑槽11;驱动套20套设在壳体10上,驱动套20沿着滑槽11上下滑动;连接板30设于壳体10的内部并与驱动套20的导轨21底端通过螺钉实现固定连接,而连接件40的上端则与连接板30活动连接,连接件40的下端与印章41固定连接,驱动套20通过驱动连接件40带动印章41沿着壳体10的内部上下滑动,两侧导轨21上还分别套设有导轨套22,两侧导轨套22分别置于对应的导轨21与滑槽11之间。其中,两侧的导轨套22的上端分别通过螺钉与对应的导轨21实现固定连接,采用螺钉结构,可方便导轨套22与导轨21的拆装。参照图1和图4,壳体10内部还设有控制系统50,控制系统50分别与检测模块31和第一电磁铁70电性连接。控制系统50至少包括控制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无线单元、供电单元、存储器、AD转换单元以及驱动单元,AD转换单元与检测模块31电性连接,驱动单元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检测拓印的印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驱动套、连接板、连接件以及第一电磁铁,所述驱动套套设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驱动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下端固定有印章,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连接件的上端面是否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一电磁铁设于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电磁铁的第一衔铁穿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件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检测拓印的印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驱动套、连接板、连接件以及第一电磁铁,所述驱动套套设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驱动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下端固定有印章,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连接件的上端面是否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一电磁铁设于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电磁铁的第一衔铁穿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件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检测拓印的印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铁至少设有两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连接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检测拓印的印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端的周边均匀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连接板的周边设有要螺纹孔相匹配的通孔以及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利用所述螺栓在所述通孔上沿着竖向方向上下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检测拓印的印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一电磁铁电性连接的控制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检测拓印的印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至少包括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无线单元、供电单元、存储器、AD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思格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