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包括压合支座、施压机构以及多层压合成型组件;多层压合成型组件包括呈纵向层状布置的若干压板,各压板包括处于最下方的底层压板、处于最上方的顶层压板以及处于顶层压板、底层压板之间的中间层压板;中间层压板均为可移动压板,能够沿着压合支座纵向移动;相邻的两块压板之间均通过顶升机构连接;所述顶升机构能够在电芯被压合整形过程中保持恒定输出力,前述恒定输出力为:平衡该顶升机构上方所连接的所有可移动部件的重力所需的力。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顶升机构,并控制顶升机构的输出,使得电芯被压合整形时,各层电芯受力均匀,产品整形均一性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合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合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有效提高压合设备(如锂电池热压整形设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多层压合整形设备应运而生。而多层压合设备存在诸多需要克服的技术难点:如:如何保证多个压合层的工件所受压力一致;如何保证上、下压板之间的平行度,使压合完成的工件上下平面的平行度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合成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将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包括压合支座、施压机构以及多层压合成型组件;多层压合成型组件包括呈纵向层状布置的若干压板,各压板包括处于最下方的底层压板、处于最上方的顶层压板以及处于顶层压板、底层压板之间的中间层压板;中间层压板均为可移动压板,能够沿着压合支座纵向移动;相邻的两块压板之间均通过顶升机构连接;所述顶升机构能够在电芯被压合整形过程中保持恒定输出力,前述恒定输出力为:平衡该顶升机构上方所连接的所有可移动部件的重力所需的力。底层压板与压合支座固定连接,而顶层压板为可移动压板,能够沿着压合支座纵向移动。进一步地,可移动压板通过连接板滑动支撑在压合支座上;与底层压板相邻的可移动压板和压合支座的支撑底板之间,设置有等高柱;等高柱的一端与支撑底板固定,另一端则能够抵接于所述的与底层压板相邻的可移动压板;相邻的两块可移动压板之间,设置有调平组件;相邻的两块可移动压板包括处于上层的上可移动压板以及处于下层的下可移动压板;调平组件的一端可调节地固定在与下可移动压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上,另一端则能够抵接在与上可移动压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的下表面;或者:调平组件的一端可调节地固定在与上可移动压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上,另一端则能够抵接在与下可移动压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的上表面。进一步地,调平组件包括调节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的挡板以及长度可变的调节柱,调节柱包括下楔形块、位于下楔形块上方的上楔形块,且上楔形块的楔形面与下楔形块的楔形面相触;调节螺栓穿过挡板后与下楔形块螺纹连接,且挡板能够对调节螺栓轴向定位;下楔形块通过螺栓的旋进深度带动上楔形块上下运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呈凹形设置;设置于相邻两块可移动压板之间的调平组件,上端能够与固定连接上可移动压板的连接板的突出下表面相抵触。进一步地,相邻的两块压板之间,均设置有能够形成压合成型空间的压合成型模块;压合成型模块包括上压合组件和/或下压合组件;下压合组件包括压合板a,压合板a通过调节板a安装在相邻两块压板中处于下方的下层压板的正面;调节板a能够通过其上配装的顶丝调整压合板a与下层压板正面的平行度;上压合组件包括压合板b,压合板b通过调节板b安装在相邻两块压板中处于上方的上层压板的背面;调节板b能够通过其上配装的顶丝调整压合板b与上层压板背面的平行度。进一步地,相邻两块压板之间的压合成型模块,上压合组件与上层压板的背面固定,下压合组件在下层压板的上表面上通过第一横向直线往复驱动机构的作动而横向可移动设置;所述第一横向直线往复驱动机构为移动气缸a;所述下压合组件与移动气缸a的活塞轴连接,并通过导轨b可移动地安装在相应压板的上表面;移动气缸a的活塞轴伸缩方向与导轨b的延伸方向一致;调节板a安装在滑动板上,滑动板可移动地安装在导轨b上。进一步地,施压机构的作动头悬置在顶层压板的上方;顶层压板的上表面,可横向移动地安装有转接柱机构,该转接柱机构与第二横向直线往复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而第二横向直线往复驱动机构安装在顶层压板上;所述转接柱机构在第二横向直线往复驱动机构的作动下,能够处于施压机构的压头的正下方或者与施压机构的压头错位;所述多层压合成型组件处于合模状态时,施压机构的压头通过转接柱机构对多层压合成型组件施压。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柱机构,包括转接柱以及安装座;安装座包括承载板以及通过多根均布的弹性柱支撑在承载板上方的悬浮板,弹性柱包括弹簧、轴承外套、导杆、导套;转接柱上端固定在悬浮板上,下端穿过承载板上的通孔悬浮,悬浮板上固定有导杆,导杆的下端穿过固定在承载板上的导套,导套外套设轴承外套,弹簧套设在导杆上,弹簧弹力使得悬浮板及固定至悬浮板的机构在自由状态下时处于悬浮在承载板上的状态。进一步地,施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以及与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的丝杠机构;伺服电机安装在压合支座上方,丝杠机构包括配合连接的丝杠以及丝杠螺母,丝杠螺母竖直滑动设置在压合支座上,丝杠螺母与压头固定连接,压头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检测施压机构对多层压合成型组件所施加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将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压合成型装置,通过设置顶升机构,并控制顶升机构的输出,使得待压工件(如电芯)被压合整形时,各层待压工件受力均匀,产品整形均一性得到保证。2、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调平组件,使相邻两块压板之间的平行度得到保证。3、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进通过配置压合组件调整板,保证压合组件安装到压板时,压合组件相对于压板的平行度。4、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将施压机构的压头悬置在多层压合成型组件的上端,并在电芯压合整形时,通过转接柱与顶层压板相触,可以提高热压效率。5、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压合成型装置,将每一个压合成型组件的下压合组件,均设置成可移动结构,则通过在压板上调整下压合组件的位置,可以使其处于不同的工位(压合成型工位、进料工位、卸料工位),并将除顶层压板以外的各压板,设置成悬臂结构(一端与压合支座连接,另一端悬置),以伸出压合支座外侧,则设置在相应压板悬置端的压合成型组件的进料工位、卸料工位,即位于压合支座外侧,以便于减小设备高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压合成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装置的右视图;图3是图1中下压合组件在压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可移动转接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转接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中调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6中,1-1、伺服电机;1-2、丝杠;1-3、丝杠螺母;1-4、压头;1-5、压力传感器;2、顶层压板;2-1、转接柱导轨;2-2、移动气缸b;3-1、压合板a;3-2、加热组件a;3-3、调节板a;3-4、滑动板;3-5、移动气缸a的活塞轴;3-6、移动气缸a;3-7、隔热板;3-8、导轨b;4、顶升气缸;5、中层压板;7-转接柱机构;7-1、转接柱;7-2、悬浮板;7-3、弹簧;7-4、轴承外套;7-5、承载板;7-6、导杆;7-7、导套;8、底层压板;9、压合支座;10、“凹”形连接板;11、调平组件;11a、调节螺栓;11b、挡板;11c、上楔形块;11d、下楔形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包括压合支座、施压机构以及多层压合成型组件;多层压合成型组件包括呈纵向层状布置的若干压板,各压板包括处于最下方的底层压板、处于最上方的顶层压板以及处于顶层压板、底层压板之间的中间层压板;其特征在于,中间层压板均为可移动压板,能够沿着压合支座纵向移动;相邻的两块压板之间均通过顶升机构连接;/n所述顶升机构能够在电芯被压合整形过程中保持恒定输出力,前述恒定输出力为:平衡该顶升机构上方所连接的所有可移动部件的重力所需的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合成型装置,包括压合支座、施压机构以及多层压合成型组件;多层压合成型组件包括呈纵向层状布置的若干压板,各压板包括处于最下方的底层压板、处于最上方的顶层压板以及处于顶层压板、底层压板之间的中间层压板;其特征在于,中间层压板均为可移动压板,能够沿着压合支座纵向移动;相邻的两块压板之间均通过顶升机构连接;
所述顶升机构能够在电芯被压合整形过程中保持恒定输出力,前述恒定输出力为:平衡该顶升机构上方所连接的所有可移动部件的重力所需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层压板与压合支座固定连接,而顶层压板为可移动压板,能够沿着压合支座纵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可移动压板通过连接板滑动支撑在压合支座上;
与底层压板相邻的可移动压板和压合支座的支撑底板之间,设置有等高柱;等高柱的一端与支撑底板固定,另一端则能够抵接于所述的与底层压板相邻的可移动压板;
相邻的两块可移动压板之间,设置有调平组件;相邻的两块可移动压板包括处于上层的上可移动压板以及处于下层的下可移动压板;
调平组件的一端可调节地固定在与下可移动压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上,另一端则能够抵接在与上可移动压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的下表面;或者:调平组件的一端可调节地固定在与上可移动压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上,另一端则能够抵接在与下可移动压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调平组件包括调节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的挡板以及长度可变的调节柱,调节柱包括下楔形块、位于下楔形块上方的上楔形块,且上楔形块的楔形面与下楔形块的楔形面相触;调节螺栓穿过挡板后与下楔形块螺纹连接,且挡板能够对调节螺栓轴向定位;下楔形块通过螺栓的旋进深度带动上楔形块上下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呈凹形设置;
设置于相邻两块可移动压板之间的调平组件,上端能够与固定连接上可移动压板的连接板的突出下表面相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块压板之间,均设置有能够形成压合成型空间的压合成型模块;
压合成型模块包括上压合组件和/或下压合组件;
下压合组件包括压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