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薄膜加热贴合机
本技术涉及到石墨烯薄膜贴合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石墨烯薄膜加热贴合机。
技术介绍
石墨烯薄膜因其优异的导电能力、超高的透光率、超薄以及柔性可绕等性能,使其可以制备成为透明导电薄膜,有望成为目前普遍使用的氧化铟锡的替代材料,应用于触摸屏、液晶显示、透明电极等领域。薄膜贴合机是一种通过热压工艺将薄膜贴合在一起的自动化设备,它替代了人工贴合,不仅效率高,且不易产生气泡,并且大幅度降低人工及材料成本,从而使得产品的利润得到提高。现有的薄膜贴合机存在以下问题:在进行贴合时,先进行加热,薄膜直接接加热装置,温度不宜调节,进而影响贴合效果,因此,需要研究一种石墨烯薄膜加热贴合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石墨烯薄膜加热贴合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墨烯薄膜加热贴合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方设有工作箱,所述的工作箱上方设有送膜装置一和送膜装置二,所述的工作箱上方设有允许薄膜通过的通孔,所述的工作箱内上方设有加热管,所述的加热管一端延伸至工作箱外侧连接电控装置,所述的加热管内中心设有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上缠绕电加热丝,所述的加热管内设有油腔,所述的油腔包裹固定杆,所述的油腔与固定杆之间、油腔与加热管内壁之间设有导热层,所述的电加热丝电连接电控装置,所述的加热管两侧均转动设有从动辊,所述的从动辊与加热管之间的缝隙允许薄膜通过,所述的加热管的下方转动设有两个贴合辊,所述的工作箱底部设有张紧辊和收模装置,所述的机架一侧设有电动机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薄膜加热贴合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方设有工作箱(2),所述的工作箱(2)上方设有送膜装置一(3)和送膜装置二(4),所述的工作箱(2)上方设有允许薄膜通过的通孔(5),所述的工作箱(2)内上方设有加热管(6),所述的加热管(6)一端延伸至工作箱(2)外侧连接电控装置(7),所述的加热管(6)内中心设有固定杆(61),所述的固定杆(61)上缠绕电加热丝(611),所述的加热管(6)内设有油腔(62),所述的油腔(62)包裹固定杆(61),所述的油腔(62)与固定杆(61)之间、油腔(62)与加热管(6)内壁之间设有导热层(63),所述的电加热丝(611)电连接电控装置(7),所述的加热管(6)两侧均转动设有从动辊(8),所述的从动辊(8)与加热管(6)之间的缝隙允许薄膜通过,所述的加热管(6)的下方转动设有两个贴合辊(9),所述的工作箱(2)底部设有张紧辊(10)和收模装置(11),所述的机架(1)一侧设有电动机一(12)和电动机二(13),所述的电动机一(12)通过皮带连接送膜装置一(3),所述的电动机二(13)通过皮带连接送膜装置二(4)和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薄膜加热贴合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方设有工作箱(2),所述的工作箱(2)上方设有送膜装置一(3)和送膜装置二(4),所述的工作箱(2)上方设有允许薄膜通过的通孔(5),所述的工作箱(2)内上方设有加热管(6),所述的加热管(6)一端延伸至工作箱(2)外侧连接电控装置(7),所述的加热管(6)内中心设有固定杆(61),所述的固定杆(61)上缠绕电加热丝(611),所述的加热管(6)内设有油腔(62),所述的油腔(62)包裹固定杆(61),所述的油腔(62)与固定杆(61)之间、油腔(62)与加热管(6)内壁之间设有导热层(63),所述的电加热丝(611)电连接电控装置(7),所述的加热管(6)两侧均转动设有从动辊(8),所述的从动辊(8)与加热管(6)之间的缝隙允许薄膜通过,所述的加热管(6)的下方转动设有两个贴合辊(9),所述的工作箱(2)底部设有张紧辊(10)和收模装置(11),所述的机架(1)一侧设有电动机一(12)和电动机二(13),所述的电动机一(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力天能新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