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磨粉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磨粉机。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磨粉筒,所述磨粉筒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磨盘、中磨盘和下磨盘,所述磨粉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下磨盘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上磨盘连接,所述中磨盘的周向方向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磨粉筒内壁和中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研磨槽和第二研磨槽的外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筛网和第二环形筛网,所述磨粉筒的上方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磨粉筒的底部周向方向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风机连接口和出料口,所述风机连接口连接有鼓风机。同一过程就实现了两次研磨,节约了时间和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磨粉机
本技术涉及磨粉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磨粉机。
技术介绍
塑料磨粉机是一种用于研磨塑料物料的机器,应用于化工、废料回收利用、塑料管材型材制造、塑料改性等领域。按磨粉原理分类,磨粉机主要分转子(涡轮式)磨粉机和磨盘式磨粉机两大类,按磨粉方式分常温磨粉机和深冷磨粉机,通常我们常见的为常温磨粉机,也称机械粉碎。在塑料泡沫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塑料磨粉机将塑料母粒研磨成粉末。然而现有的塑料磨粉机都是一次磨粉,粉末中含有大量的颗粒,为了减少颗粒还需要进行筛料,筛出的未达标的粉末进行第二次研磨。然而筛分粉末需要浪费许多的时间和人力,如此会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磨粉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磨粉机,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磨粉筒,所述磨粉筒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磨盘、中磨盘和下磨盘,所述磨粉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下磨盘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上磨盘连接,所述上磨盘上设置有第一研磨头,所述中磨盘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研磨槽和第二研磨头,所述下磨盘上设置有第二研磨槽,所述第一研磨头位于第一研磨槽内,所述第二研磨头位于第二研磨槽内,所述中磨盘的周向方向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磨粉筒内壁和中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研磨槽和第二研磨槽的外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筛网和第二环形筛网,所述第一环形筛网的外缘和第二环形筛网的外缘均与磨粉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磨粉筒的上方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磨粉筒的底部周向方向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风机连接口和出料口,所述风机连接口连接有鼓风机,鼓风机采用现有技术,其作用是为了使加工好的塑料粉更容易从出料口排出。作为优化,所述第一研磨头与第一研磨槽之间和所述第二研磨头与第二研磨槽之间均设置有空隙,且前者之间的空隙大于后者的之间的空隙,由于第二次研磨需要更加精细,因此第二研磨头和第二研磨槽之间的空隙更窄些。作为优化,所述第一环形筛网的网孔孔径大于第二环形筛网的网孔孔径,由于第二次研磨需要更加精细,因此第二环形筛网的网孔孔径更小些。作为优化,所述第一环形筛网与磨粉筒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二环形筛网与磨粉筒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磨粉筒的外壁上。振动电机采用现有技术,振动电机是在转子轴两端各安装一组可调偏心块,利用轴及偏心块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得到激振力,使用振动电机一来可以放置第一环形筛网和第二环形筛网堵塞,二来可以使不符合标准的塑料颗粒振动到第一研磨槽或第二研磨槽内,重新研磨至合格。作为优化,所述上磨盘整体呈椭球形且上表面光滑,不仅便于原料滑入第一研磨槽内,而且不易堵塞。作为优化,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磨粉筒上,所述第一电机与下磨盘之间和所述第二电机与上磨盘之间均设置有联轴器,联轴器起缓冲和吸振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塑料磨粉机,塑料粉通过第一研磨头和第二研磨头的两次研磨,并经过第一环形筛网和第二环形筛网的筛选,不仅实现了对塑料粉的精细研磨,而且同一过程就实现了两次研磨,节约了时间和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磨盘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中磨盘和下磨盘示意图。其中,1、磨粉筒,2、支架,3、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5、上磨盘,6、中磨盘,7、下磨盘,8、振动电机,9、联轴器,101、进料口,102、风机连接口,103、出料口,601、连接杆,602、第一研磨槽,603、第一环形筛网,701、第二研磨槽,702、第二环形筛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3所示的塑料磨粉机,包括固定在支架2上的磨粉筒1,所述磨粉筒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磨盘5、中磨盘6和下磨盘7,所述磨粉筒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机4和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与下磨盘7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与上磨盘5连接,所述上磨盘5上设置有第一研磨头,所述中磨盘6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研磨槽602和第二研磨头,所述下磨盘7上设置有第二研磨槽701,所述第一研磨头位于第一研磨槽602内,所述第二研磨头位于第二研磨槽701内,所述中磨盘6的周向方向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杆601,所述连接杆601的两端分别与磨粉筒1内壁和中磨盘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研磨槽602和第二研磨槽701的外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筛网603和第二环形筛网702,所述第一环形筛网603的外缘和第二环形筛网702的外缘均与磨粉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磨粉筒1的上方开设有进料口101,所述磨粉筒1的底部周向方向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风机连接口102和出料口103,所述风机连接口102连接有鼓风机,鼓风机采用现有技术,其作用是为了使加工好的塑料粉更容易从出料口103排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研磨头与第一研磨槽602之间和所述第二研磨头与第二研磨槽701之间均设置有空隙,且前者之间的空隙大于后者的之间的空隙,由于第二次研磨需要更加精细,因此第二研磨头和第二研磨槽701之间的空隙更窄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筛网603的网孔孔径大于第二环形筛网702的网孔孔径,由于第二次研磨需要更加精细,因此第二环形筛网702的网孔孔径更小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筛网603与磨粉筒1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二环形筛网702与磨粉筒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振动电机8,所述振动电机8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磨粉筒1的外壁上。振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磨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磨粉筒,所述磨粉筒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磨盘、中磨盘和下磨盘,所述磨粉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下磨盘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上磨盘连接,所述上磨盘上设置有第一研磨头,所述中磨盘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研磨槽和第二研磨头,所述下磨盘上设置有第二研磨槽,所述第一研磨头位于第一研磨槽内,所述第二研磨头位于第二研磨槽内,所述中磨盘的周向方向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磨粉筒内壁和中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研磨槽和第二研磨槽的外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筛网和第二环形筛网,所述第一环形筛网的外缘和第二环形筛网的外缘均与磨粉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磨粉筒的上方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磨粉筒的底部周向方向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风机连接口和出料口,所述风机连接口连接有鼓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磨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磨粉筒,所述磨粉筒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磨盘、中磨盘和下磨盘,所述磨粉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下磨盘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上磨盘连接,所述上磨盘上设置有第一研磨头,所述中磨盘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研磨槽和第二研磨头,所述下磨盘上设置有第二研磨槽,所述第一研磨头位于第一研磨槽内,所述第二研磨头位于第二研磨槽内,所述中磨盘的周向方向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磨粉筒内壁和中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研磨槽和第二研磨槽的外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筛网和第二环形筛网,所述第一环形筛网的外缘和第二环形筛网的外缘均与磨粉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磨粉筒的上方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磨粉筒的底部周向方向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风机连接口和出料口,所述风机连接口连接有鼓风机。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杜兴涛,张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华亚超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