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摄像机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594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1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机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摄像机和存储介质,属于监控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摄像机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摄像机和存储介质,根据摄像机所处环境的环境亮度值和摄像机拍摄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的变化,控制摄像机在白天模式与夜晚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图像的噪声特征值可以体现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的质量。结合环境亮度值和图像的噪声特征值的变化,确定是否需要在白天模式与夜晚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可以提高切换的准确率,避免不切换或误切换导致的来回切换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机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摄像机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监控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摄像机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摄像机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监控类摄像机通常需要24小时工作,白天摄像机可以在自然光源下拍摄到清晰图像,而黑夜没有自然光,摄像机很难拍摄到清晰图像,因此可以增加红外光源,配合摄像机工作。为了能够在自然光源和红外光源下都得到良好的图像,可以采用白天模式和夜晚模式自动切换的方式。摄像机中包含两个滤光片,在白天,摄像机的滤光片需要切换至日片,可以截止红外光,防止红外光的进入导致图像出现偏色。在夜晚,摄像机的滤光片需要切换至夜片,使红外光可以透过,从而使摄像机在红外光源的辅助下可以取得更好的低照度拍摄效果。因此,在白天和黑夜交替时,摄像机的工作模式需要在白天模式与夜晚模式之间切换,日夜切换控制是监控类摄像机较为重要的功能。现有的摄像机日夜模式切换方案往往无法正确识别早晨和傍晚的特征,导致不能正确地进行日夜模式切换,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在白天模式与夜晚模式之间来回切换,或者在白天和黑夜交替时不进行切换,不仅影响监控效果,而且还可能会损伤摄像机硬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机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摄像机和存储介质,可以提高摄像机在白天模式和夜晚模式之间切换的准确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机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摄像机所处环境的环境亮度值和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根据所述环境亮度值和所述图像的噪声特征值的变化,控制所述摄像机在白天模式与夜晚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当白天和黑夜发生交替时,摄像机周围环境的亮度会发生变化,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的质量也随之发生变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机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根据摄像机所处环境的环境亮度值和摄像机拍摄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的变化,控制摄像机在白天模式与夜晚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图像的噪声特征值可以体现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的质量。结合环境亮度值和图像的噪声特征值的变化,确定是否需要在白天模式与夜晚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可以提高切换的准确率,避免不切换或误切换导致的来回切换问题。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摄像机所处环境的环境亮度值和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包括:每间隔设定时长,获取预设长度的时间段对应的环境亮度值和图像的噪声特征值。上述方法中,每间隔设定时长获取一次预设长度的时间段对应的环境亮度值和图像的噪声特征值,可以减少计算量,节约摄像机的计算资源。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预设长度的时间段对应的环境亮度值和图像的噪声特征值,包括:获取所述时间段内每帧图像的拍摄时刻的环境亮度值;将每帧图像的拍摄时刻的环境亮度值的平均值,作为所述时间段对应的环境亮度值;获取所述时间段内拍摄的每帧图像的信噪比的平均值;将所述每帧图像的信噪比的平均值的反比例数,作为所述时间段对应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上述方法中,将某个时间段内每帧图像的拍摄时刻的环境亮度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时间段对应的环境亮度值,有利于更准确地确定环境亮度值,减少由于某一时刻的环境亮度值受到干扰而得出错误的环境亮度值。根据某个时间段内拍摄的每帧图像的信噪比的平均值,确定该时间段对应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有利于更准确地确定图像的噪声特征值。由于图像的信噪比与图像质量成反比,将每帧图像的信噪比的平均值的反比例数,作为该时间段对应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可以更直观地体现每个时间段拍摄的图像的整体图像质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所述时间段内拍摄的每帧图像的信噪比的平均值,包括:确定每帧图像中处于相同位置的像素点的平均像素值;对于图像中的每个位置,根据所述位置的像素点的平均像素值与所述位置的像素点在每帧图像中的像素值,确定所述位置的像素点的信噪比;将每个位置的像素点的信噪比的平均值,作为所述每帧图像的信噪比的平均值。上述方法中,根据每帧图像中相同位置的像素点的平均像素值与该位置的像素点在每帧图像中的像素值,确定该位置的像素点的信噪比,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时间段内拍摄的图像的信噪比的平均值。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环境亮度值和所述图像的噪声特征值的变化,控制所述摄像机在白天模式与夜晚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包括:当所述摄像机处于白天模式时,若当前时间段对应的环境亮度值和图像的噪声特征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控制所述摄像机由白天模式切换至夜晚模式;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环境亮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最低亮度值,并且图像的噪声特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大噪声值;或者当所述摄像机处于夜晚模式时,若当前时间段对应的环境亮度值和图像的噪声特征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控制所述摄像机由夜晚模式切换至白天模式;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环境亮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最高亮度值,并且图像的噪声特征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小噪声值。上述方法中,将环境亮度值和图像的噪声特征值分别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进行白天模式与夜晚模式的切换,计算量较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还包括:相邻上一时间段对应的环境亮度值与当前时间段对应的环境亮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亮度差,和/或,当前时间段对应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与相邻上一时间段对应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一噪声差;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还包括:当前时间段对应的环境亮度值与相邻上一时间段对应的环境亮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亮度差,和/或,相邻上一时间段对应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与当前时间段对应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第二噪声差。上述方法中,根据环境亮度值或图像的噪声特征值的变化趋势,同时结合环境亮度值和图像的噪声特征值与设定阈值的比较,确定是否进行白天模式与夜晚模式的切换,可以进一步提高摄像机在白天模式和夜晚模式之间切换的准确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所述摄像机由白天模式切换至夜晚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相邻上一时间段对应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与当前时间段对应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第三噪声差或者预设时长到达,则根据当前时间段对应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更新预设最小噪声值,所述预设最小噪声值小于所述当前时间段对应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上述方法中,根据控制摄像机由白天模式切换至夜晚模式之后获取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更新预设最小噪声值,可以根据摄像机的运行状态和环境的变化,灵活地调整预设最小噪声值,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的模式切换控制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摄像机所处环境的环境亮度值和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模式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亮度值和所述图像的噪声特征值的变化,控制所述摄像机在白天模式与夜晚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用于: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机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摄像机所处环境的环境亮度值和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n根据所述环境亮度值和所述图像的噪声特征值的变化,控制所述摄像机在白天模式与夜晚模式之间进行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机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摄像机所处环境的环境亮度值和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
根据所述环境亮度值和所述图像的噪声特征值的变化,控制所述摄像机在白天模式与夜晚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摄像机所处环境的环境亮度值和所述摄像机拍摄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包括:
每间隔设定时长,获取预设长度的时间段对应的环境亮度值和图像的噪声特征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预设长度的时间段对应的环境亮度值和图像的噪声特征值,包括:
获取所述时间段内每帧图像的拍摄时刻的环境亮度值;
将每帧图像的拍摄时刻的环境亮度值的平均值,作为所述时间段对应的环境亮度值;
获取所述时间段内拍摄的每帧图像的信噪比的平均值;
将所述每帧图像的信噪比的平均值的反比例数,作为所述时间段对应的图像的噪声特征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时间段内拍摄的每帧图像的信噪比的平均值,包括:
确定每帧图像中处于相同位置的像素点的平均像素值;
对于图像中的每个位置,根据所述位置的像素点的平均像素值与所述位置的像素点在每帧图像中的像素值,确定所述位置的像素点的信噪比;
将每个位置的像素点的信噪比的平均值,作为所述每帧图像的信噪比的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环境亮度值和所述图像的噪声特征值的变化,控制所述摄像机在白天模式与夜晚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包括:
当所述摄像机处于白天模式时,若当前时间段对应的环境亮度值和图像的噪声特征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控制所述摄像机由白天模式切换至夜晚模式;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环境亮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最低亮度值,并且图像的噪声特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大噪声值;或者
当所述摄像机处于夜晚模式时,若当前时间段对应的环境亮度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