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抗匹配频率可调的宽带接收机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478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抗匹配频率可调的宽带接收机电路,属于射频集成电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低噪声跨导放大器,两个无源混频器,正交跨阻放大器I路和Q路,反馈电阻,两个双刀双掷开关,四个可变电阻;射频输入信号与低噪声跨导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同时通过反馈电阻与第二无源混频器的输入端连接;低噪声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无源混频器的信号输入端;两个无源混频器的时钟输入端均连接四相非交叠时钟信号,第一无源混频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I路与Q路的差分输入端;I路和Q路的差分输出信号端连接第二无源混频器的四相输入端;四个可变电阻通过两个双刀双掷开关跨接在I路和Q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零中频和低中频接收机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抗匹配频率可调的宽带接收机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射频集成电路技术中接收机电路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阻抗匹配频率可调的宽带接收机电路。
技术介绍
下一代无线通信要求射频收发器芯片前端可以进行覆盖很宽的频段,例如第五代移动通信(5G)要求收发器可以支持从几百MHz直到6GHz的载波频率。载波频率宽带可调这一性能需求对射频接收机芯片的设计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对前端的低噪声放大器,不仅要求其具有低噪声系数和高动态范围,还要求输入匹配电路可以覆盖全频段。在一个传统的宽带接收机电路中,输入阻抗匹配的功能往往只由接收机中的低噪声放大器这一电路模块独立完成。输入阻抗匹配的实现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共栅极放大电路作为射频信号的输入,另一种是在共源极放大电路中引入一个反馈电阻。无论采用以上哪种方法,都会因为引入额外的噪声源从而导致接收机噪声系数的恶化。因此,噪声系数的优化与输入阻抗匹配的实现是一对矛盾。近年来很多研究通过引入额外的噪声消除支路来改善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性能,同时保证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匹配。例如(1)发表于2004年IE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抗匹配频率可调的宽带接收机电路,该电路包括一个低噪声跨导放大器,两个无源混频器,具有完全相同电路结构的正交跨阻放大器I路和Q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反馈电阻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抗匹配频率可调的宽带接收机电路,该电路包括一个低噪声跨导放大器,两个无源混频器,具有完全相同电路结构的正交跨阻放大器I路和Q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反馈电阻RF,两个双刀双掷开关,和四个可变电阻RC;其中,射频输入信号RFin与低噪声跨导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同时通过反馈电阻RF与第二无源混频器的输入端连接;低噪声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无源混频器的信号输入端;两个无源混频器的时钟输入端均连接四相非交叠时钟信号LO,第一无源混频器的信号输出端包含正交I路和Q路两路差分信号,分别连接正交跨阻放大器I路和Q路的差分输入端;正交跨阻放大器I路和Q路的差分输出信号端VBBIP,VBBIN,VBBQP和VBBQN连接至第二无源混频器的四相输入端;四个可变电阻RC通过I路与Q路两个双刀双掷开关跨接在两路跨阻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四个可变电阻具体连接方式为:第一个电阻一端连接正交跨阻放大器I路的同相输入端,另一端连接Q路双刀双掷开关的一个输出端;第二个电阻一端连接正交跨阻放大器I路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连接Q路双刀双掷开关的另一个输出端;Q路双刀双掷开关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正交跨阻放大器Q路差分输出信号端VBBQP和VBBQN;第三个电阻一端连接正交跨阻放大器Q路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连接I路双刀双掷开关的一个输出端;第四个电阻一端连接正交跨阻放大器Q路的同相输入端,另一端连接I路双刀双掷开关的另一个输出端;I路双刀双掷开关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正交跨阻放大器I路差分输出信号端VBBIP和VBB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匹配频率可调的宽带接收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噪声跨导放大器采用共源共栅放大级电路实现,它包括两个N型场效应晶体管M1和M2,两个P型场效应晶体管M3和M4,两个电容C1和C2,和两个电阻RB和RF;其连接关系如下:射频输入信号RFin分别连接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其中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第一晶体管M1的源极接地,它的漏极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偏置电压VB2,它的漏极连接到射频输出端RFout;第四晶体管M4的源极接电源VDD,它的漏极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源极;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连接偏置电压VB3,它的漏极连接到射频输出端RFout;偏置电阻RB一端连接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一端连接偏置电压VB4;反馈电阻RF一端连接射频输出信号RFout,一端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


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润陈振骐陈勇刚代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纽瑞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