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将永久磁铁插入到磁铁插入孔中时的插入性优异的旋转电机的转子。旋转电机的转子具备:转子铁心(20),其具有沿周向形成的多个磁铁插入孔(30);以及多个磁极部(50),它们由插入到磁铁插入孔中的永久磁铁(60)构成。永久磁铁具有外径面(63)及内径面(64),它们具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形状。磁铁插入孔具有:外径壁面(33),其与永久磁铁的外径面对置;以及内径壁面(34),其与永久磁铁的内径面对置。在永久磁铁的外径面与磁铁插入孔的外径壁面之间,且在周向中央部形成有外径侧空间部(43),并且在永久磁铁的内径面与磁铁插入孔的内径壁面之间,且在周向中央部形成有内径侧空间部(4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电机的转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载于电动车辆等中的旋转电机的转子。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旋转电机中使用的转子,已知有在转子铁心的内部沿周向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多个永久磁铁的、所谓的IPM马达。在这种IPM马达中,已知有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旋转电机的转子那样,永久磁铁使用圆弧磁铁。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从转子铁心的正面观察时,使圆弧形状的永久磁铁的周向两端面与在磁铁插入孔的周向两端部附近设置的支承突起抵接,从而将转子铁心与永久磁铁进行固定。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0048号公报通常,在制造圆弧磁铁时的尺寸精度的公差变动比制造平板磁铁时大。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旋转电机的转子中,在圆弧磁铁的外径面与转子铁心的磁铁插入孔的外径壁面之间、及在圆弧磁铁的内径面与转子铁心的磁铁插入孔的内径壁面之间没有空间。因此,在制造旋转电机的转子时,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圆弧磁铁的尺寸精度的公差变动,导致将圆弧磁铁插入到磁铁插入孔中时的插入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永久磁铁插入到磁铁插入孔中时的插入性优异的旋转电机的转子。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其具备:大致圆环形状的转子铁心,其具有沿周向形成的多个磁铁插入孔;以及多个磁极部,它们由插入到所述多个磁铁插入孔中的永久磁铁构成,其中,所述永久磁铁具有:外径面,其具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形状;以及内径面,其具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形状,且具有与所述外径面的圆弧中心相同的圆弧中心,所述磁铁插入孔具有:外径壁面,其与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外径面对置;内径壁面,其与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内径面对置;在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外径面与所述磁铁插入孔的所述外径壁面之间,且在周向中央部形成有外径侧空间部,在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内径面与所述磁铁插入孔的所述内径壁面之间,且在所述周向中央部形成有内径侧空间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永久磁铁与磁铁插入孔之间,且在周向中央部形成有外径侧空间部及内径侧空间部,因此将永久磁铁插入到磁铁插入孔中时的插入性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磁极部周边的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磁极部周边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转子;20转子铁心;30磁铁插入孔;33外径壁面;34内径壁面;34F平坦部;43外径侧空间部;44内径侧空间部;50磁极部;60永久磁铁;63外径面;64内径面;90发泡片;C60圆弧中心;R1、R2、R3、R4圆弧半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进行说明。<转子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10具备:转子铁心20,其安装于转子轴(未图示)的外周部;以及多个磁极部50,它们沿周向以规定的间隔形成于转子铁心20的内部,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子10具有大致圆环形状,且配置在定子(未图示)的内周侧。转子铁心20通过沿轴向层叠多个大致同一形状的圆环状电磁钢板、例如硅钢板200而形成,并且沿周向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多个磁铁插入孔30。磁极部50由插入到各磁铁插入孔30中的永久磁铁60构成。永久磁铁60在径向上被磁化,并且,被配置成磁极部50的磁化方向在周向上交替地成为相反方向。<磁极部的结构>如图2所示,永久磁铁60具有向转子铁心20的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形状。永久磁铁60具有:外径侧第一端部631及外径侧第二端部632,它们形成转子铁心20的外径侧的周向两端部;以及内径侧第一端部641及内径侧第二端部642,它们形成转子铁心20的内径侧的周向两端部。永久磁铁60具有:第一端面61,其从外径侧第一端部631向内径侧第一端部641延伸;第二端面62,其从外径侧第二端部632向内径侧第二端部642延伸;外径面63,其从外径侧第一端部631向外径侧第二端部632延伸,且具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形状;以及内径面64,其从内径侧第一端部641向内径侧第二端部642延伸,且具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径面63及内径面64具有圆弧半径R1及圆弧半径R2,且成为同一圆弧中心C60的同心圆弧。因此,永久磁铁60在周向上成为壁厚大致相同的圆弧磁铁。通常,在旋转电机的转子中,插入到磁铁插入孔中的永久磁铁的周向两端部由于产生短路磁通,因此容易消磁。本实施方式的永久磁铁60中,由于容易消磁的周向两端部的壁厚与周向中央部的壁厚大致相同,因此能够抑制消磁。形成于转子铁心20的磁铁插入孔30具有:外径侧第一端部331及外径侧第二端部332,它们形成径向外侧的周向两端部;以及内径侧第一端部341及内径侧第二端部342,它们形成径向内侧的周向两端部。磁铁插入孔30具有:第一端壁面31,其从外径侧第一端部331向内径侧第一端部341延伸;第二端壁面32,其从外径侧第二端部332向内径侧第二端部342延伸;外径壁面33,其从外径侧第一端部331向外径侧第二端部332延伸,且具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形状;以及内径壁面34,其从内径侧第一端部341向内径侧第二端部342延伸,且具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形状。磁铁插入孔30的外径壁面33具有以圆弧中心C33为中心的圆弧半径R3的圆弧形状。磁铁插入孔30的内径壁面34具有以圆弧中心C34为中心的圆弧半径R4的圆弧形状。在磁铁插入孔30的内径壁面34中从内径侧第一端部341及内径侧第二端部342分离规定长度的位置,形成有向外径侧突出的一对突起部34a。永久磁铁60插入到磁铁插入孔30的一对突起部34a的周向内侧。由此,即使由于转子10的旋转等永久磁铁60向周向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永久磁铁的第一端面61或第二端面62与突起部34a抵接来限制永久磁铁60向周向移动。另外,磁铁插入孔30的比一对突起部34a靠周向外侧的位置成为空隙,且发挥磁通屏障的功能。在磁铁插入孔30的第一端壁面31与转子铁心20的外周面20a之间形成有第一外周肋21。在磁铁插入孔30的第二端壁面32与转子铁心20的外周面20a之间形成有第二外周肋22。磁铁插入孔30的外径壁面33的圆弧中心C33位于比圆弧中心C60靠转子铁心20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圆弧半径R3大于永久磁铁60的外径面63的圆弧半径R1,即,成为R1<R3。因此,永久磁铁60的周向中央部不与磁铁插入孔30抵接,而在永久磁铁60的外径面63与磁铁插入孔30的外径壁面33之间,且在周向中央部形成有外径侧空间部43。磁铁插入孔30的内径壁面34的圆弧中心C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其具备:/n大致圆环形状的转子铁心,其具有沿周向形成的多个磁铁插入孔;以及/n多个磁极部,它们由插入到所述多个磁铁插入孔中的永久磁铁构成,其中,/n所述永久磁铁具有:/n外径面,其具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形状;以及/n内径面,其具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形状,且具有与所述外径面的圆弧中心相同的圆弧中心,/n所述磁铁插入孔具有:/n外径壁面,其与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外径面对置;/n内径壁面,其与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内径面对置;/n在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外径面与所述磁铁插入孔的所述外径壁面之间,且在周向中央部形成有外径侧空间部,/n在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内径面与所述磁铁插入孔的所述内径壁面之间,且在所述周向中央部形成有内径侧空间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7 JP 2018-2456421.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其具备:
大致圆环形状的转子铁心,其具有沿周向形成的多个磁铁插入孔;以及
多个磁极部,它们由插入到所述多个磁铁插入孔中的永久磁铁构成,其中,
所述永久磁铁具有:
外径面,其具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形状;以及
内径面,其具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形状,且具有与所述外径面的圆弧中心相同的圆弧中心,
所述磁铁插入孔具有:
外径壁面,其与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外径面对置;
内径壁面,其与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内径面对置;
在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外径面与所述磁铁插入孔的所述外径壁面之间,且在周向中央部形成有外径侧空间部,
在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内径面与所述磁铁插入孔的所述内径壁面之间,且在所述周向中央部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雅志,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