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转子和马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转子具有:转子铁芯,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多个磁铁,它们位于转子铁芯的径向外侧,沿周向配置;保持架,其具有从轴向一侧对转子铁芯和磁铁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以及转子罩,其从径向外侧包围转子铁芯、磁铁以及保持架,具有向轴向一侧开口的筒状部。转子罩具有从轴向另一侧对转子铁芯进行支承的底部,支承部的径向外缘部具有:第1部分;以及第2部分,其与第1部分在周向上相邻。第2部分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位于比第1部分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靠轴向一侧的位置。筒状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具有朝向径向内侧弯折并从轴向一侧对第1部分进行支承的第1弯折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和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和马达。
技术介绍
公知有具有转子罩的转子。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这样的转子的电动助力转向用的马达。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0406号公报在上述那样的转子中,需要以抑制转子罩从转子铁芯沿轴向脱落并且抑制转子罩相对于转子铁芯进行相对旋转的状态将转子罩安装于转子铁芯。在该情况下,有时必须分别进行实施轴向的防脱的作业和实施止转的作业,因而有时会增加制造转子的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具有能够减少制造工时的构造的转子和马达。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转子具有:转子铁芯,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多个磁铁,它们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外侧,沿周向配置;保持架,其具有从轴向一侧对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磁铁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以及转子罩,其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转子铁芯、所述磁铁以及所述保持架,具有向轴向一侧开口的筒状部。所述转子罩具有从轴向另一侧对所述转子铁芯进行支承的底部。所述支承部的径向外缘部具有:第1部分;以及第2部分,其与所述第1部分在周向上相邻。所述第2部分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第1部分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靠轴向一侧的位置。所述筒状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具有朝向径向内侧弯折并从轴向一侧对所述第1部分进行支承的第1弯折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马达具有上述转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在转子和马达中,能够减少制造工时。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剖视图,是图2的IV-IV线剖视图。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剖视图,是图4的V-V剖视图。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制造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标号说明1:马达;10:转子;20:转子铁芯;30:磁铁;40:保持架;41:支承部;42:柱部;43:支承部的径向外缘部;43a:第1部分;43b:第2部分;44a:第1边界部;44b:第2边界部;50、150:转子罩;51、151:筒状部;52:底部;53:筒状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部;53a:第1弯折部;53b:第2弯折部;J:中心轴线。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适当示出的Z轴方向是以正侧作为“上侧”、以负侧作为“下侧”的上下方向。在各图中适当示出的中心轴线J与Z轴方向平行,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线。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的轴向、即与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相当于轴向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相当于轴向另一侧。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只是用于对各部的配置关系等进行说明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这些名称所表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具有壳体2、转子10、定子3、轴承保持架4以及轴承5a、5b。壳体2收纳转子10、定子3、轴承保持架4以及轴承5a、5b。定子3位于转子10的径向外侧。定子3具有定子铁芯3a、绝缘件3b以及多个线圈3c。多个线圈3c隔着绝缘件3b安装于定子铁芯3a。轴承保持架4对轴承5b进行保持。转子10能够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进行旋转。转子10具有轴11和转子主体12。轴1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轴11被轴承5a、5b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旋转。转子主体12固定于轴11的外周面。如图2至图5所示,转子主体12具有转子铁芯20、多个磁铁30、保持架40以及转子罩50。即,转子10具有转子铁芯20、多个磁铁30、保持架40以及转子罩50。另外,在图3中,省略了转子罩50的图示。如图4和图5所示,转子铁芯20呈沿轴向延伸的柱状。转子铁芯20例如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正十棱柱状。如图4所示,转子铁芯20具有多个磁铁支承面21。磁铁支承面21沿轴向延伸。磁铁支承面21是与径向垂直的平坦的面。多个磁铁支承面21沿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多个磁铁支承面21分别是呈正十棱柱状的转子铁芯20所具有的多个径向外侧面。另外,转子铁芯20的形状可以是正十棱柱状以外的多边形状,也可以是圆柱状。转子铁芯20具有沿轴向贯穿转子铁芯20的固定孔部22。固定孔部22的沿轴向观察的形状是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状。如图5所示,轴11通过固定孔部22。固定孔部22的内周面固定于轴11的外周面。由此,转子铁芯20固定于轴11,与轴11一起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进行旋转。虽然省略了图示,转子铁芯20例如通过在轴向上层叠多个电磁钢板而构成。另外,转子铁芯20也可以是一个部件。如图3至图5所示,磁铁30呈在径向上扁平且沿轴向延伸的大致四棱柱状。如图4所示,磁铁30位于转子铁芯20的径向外侧。多个磁铁30沿周向配置。在周向上相邻的磁铁30彼此沿周向相互分开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磁铁30沿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多个磁铁30各自被多个磁铁支承面21分别从径向内侧支承。磁铁30的径向内侧面是与径向垂直的平坦的面,与磁铁支承面21接触。磁铁30的径向外侧面是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弯曲面。磁铁30的径向外侧面中的周向的中央部与转子罩50的后述的筒状部51的内周面接触。由此,磁铁30以与转子铁芯20和转子罩50接触的状态在径向上被夹持。磁铁30的径向外侧面随着从周向的中央部向周向两侧分离,而从筒状部51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分离。如图5所示,磁铁30的轴向的尺寸例如与转子铁芯20的轴向的尺寸相同。磁铁30的上表面和转子铁芯20的上表面例如配置在与轴向垂直的同一平面上。磁铁30的下表面和转子铁芯20的下表面例如配置在与轴向垂直的同一平面上。另外,磁铁30的轴向的尺寸与转子铁芯20的轴向的尺寸也可以彼此不同。保持架40以使转子铁芯20与磁铁30相互连结的方式进行保持。保持架40例如通过使树脂流入至插入了转子铁芯20和磁铁30的模具中的嵌件成型而成型为一个部件。如图3所示,保持架40具有支承部41和多个柱部42。另外,保持架40也可以与转子铁芯20和磁铁30分开成型。支承部41呈沿周向延伸的环状。支承部41例如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状。另外,支承部41也可以呈多边环状。支承部41包围轴11。如图5所示,支承部41位于转子铁芯20和磁铁30的上侧。支承部41的下侧的面跨越转子铁芯20的径向外缘部的上侧的面和磁铁30的上侧的面并与它们接触。由此,支承部41从上侧对转子铁芯20和磁铁30进行支承。如图3所示,支承部41的径向外缘部43具有第1部分43a和与第1部分43a在周向上相邻的第2部分43b。第1部分43a和第2部分43b例如沿周向交替设置有多个。第1部分43a和第2部分43b例如分别各设置10个。多个第1部分43a沿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多个第2部分43b沿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在周向上相邻的第1部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其具有:/n转子铁芯,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n多个磁铁,它们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外侧,沿周向配置;/n保持架,其具有从轴向一侧对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磁铁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以及/n转子罩,其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转子铁芯、所述磁铁以及所述保持架,具有向轴向一侧开口的筒状部,/n所述转子罩具有从轴向另一侧对所述转子铁芯进行支承的底部,/n所述支承部的径向外缘部具有:/n第1部分;以及/n第2部分,其与所述第1部分在周向上相邻,/n所述第2部分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第1部分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靠轴向一侧的位置,/n所述筒状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具有朝向径向内侧弯折并从轴向一侧对所述第1部分进行支承的第1弯折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8 JP 2018-2468331.一种转子,其具有:
转子铁芯,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多个磁铁,它们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外侧,沿周向配置;
保持架,其具有从轴向一侧对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磁铁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以及
转子罩,其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转子铁芯、所述磁铁以及所述保持架,具有向轴向一侧开口的筒状部,
所述转子罩具有从轴向另一侧对所述转子铁芯进行支承的底部,
所述支承部的径向外缘部具有:
第1部分;以及
第2部分,其与所述第1部分在周向上相邻,
所述第2部分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第1部分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靠轴向一侧的位置,
所述筒状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具有朝向径向内侧弯折并从轴向一侧对所述第1部分进行支承的第1弯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沿周向交替设置多个,
在每个所述第1部分设置所述第1弯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津贵裕,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