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涉及轧机维修技术领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包括上圆盘、连接杆和下圆盘,下圆盘中部形成螺母容纳孔,上圆盘和下圆盘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上圆盘所在平面与下圆盘所在平面相互平行,上圆盘的圆周边缘连接至少一根手扶杆,下圆盘设置至少一个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适配且用于穿入拨动孔的锁紧螺栓。将下圆盘的套于螺母的外侧,调整下圆盘上及锁紧螺栓,使锁紧螺栓对准短应力轧机的螺母插销位置并将锁紧螺栓旋入,最后通过手扶杆转动上圆盘,并完成螺母的拆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
本技术涉及轧机维修
,具体是一种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短应力轧机在棒材生产线得到普遍应用。棒材生产线高粉尘、高浇水量,作业环境较为恶劣。短应力轧机的铜螺母、拉杆、防尘密封等易损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磨损,导致粉尘进入拉杆系统,从而加剧对上述零件的损害,甚至出现拉杆卡死的现象。因此,需要定期清理、维护轧机立柱与铜螺母,这也是各线棒材生产厂家必须做的事情。铜螺母的拆装是整个维修工作的极重要的环节,铜螺母通过螺纹镶嵌在轧机主体上,由于杂质的堆积,铜螺母与轧机也可能产生抱死,加大拆卸难度,因此需要有一种辅助工具和装置来完成铜螺母的快速拆装,以实现铜螺母的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包括上圆盘、连接杆和下圆盘,下圆盘中部形成螺母容纳孔,上圆盘和下圆盘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上圆盘所在平面与下圆盘所在平面相互平行,上圆盘的圆周边缘连接至少一根手扶杆,下圆盘设置至少一个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适配且用于穿入拨动孔的锁紧螺栓。进一步的是:手扶杆的长度方向与上圆盘的外圆相切。例如,上圆盘的圆周边缘连接两根手扶杆,两根手扶杆的连接点的连线经过上圆盘的圆心。进一步的是: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还包括延长套管,延长套管的一端的孔径不小于手扶杆的外径。进一步的是:连接杆的轴向与上圆盘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例如,上圆盘和下圆盘之间通过三根连接杆连接,三根连接杆在上圆盘和下圆盘的连接点与圆心形成的中心角为120°。具体的:下圆盘上设置两个螺纹孔,上圆盘圆心和下圆盘圆心的连线与螺纹孔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两个螺纹孔的中心的连线经过下圆盘的圆心。具体的:上圆盘和下圆盘的内径相等,上圆盘的外径大于下圆盘的外径。具体的:上圆盘、连接杆下圆盘均为钢材,连接杆与上圆盘和下圆盘焊接连接。使用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时:首先,将下圆盘的套于螺母的外侧,使螺母位于下圆盘中部的螺母容纳孔内;然后,调整下圆盘上及锁紧螺栓,使锁紧螺栓对准短应力轧机的螺母插销位置并将锁紧螺栓旋入;最后,通过手扶杆转动上圆盘,并完成螺母的拆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显著降低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劳动强度,解决了短应力轧机纹母因抱死而无法拆装的问题,提高了短应力轧机的拆装维修效率。短应力轧机平放,拆装短应力轧机下端的螺母时,螺母离地面很近,手扶杆的长度方向与上圆盘的外圆相切,可避免手扶杆触地,避免手扶杆按常规沿上圆盘半径方向布置时,接触地面导致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还包括延长套管,拆装短应力轧机上端的螺母时,手扶杆连接延长套管,可增大手动转动上圆盘的扭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上圆盘1、连接杆2、下圆盘3、手扶杆4、螺纹孔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包括上圆盘1、连接杆2和下圆盘3,下圆盘3中部形成螺母容纳孔,螺母容纳孔用于容纳需要拆装的装短应力轧机螺母。上圆盘1和下圆盘3之间通过连接杆2固定连接,上圆盘1所在平面与下圆盘3所在平面相互平行。连接杆2用于连接上圆盘1和下圆盘3,为确保稳固,连接杆2至少两根,例如上圆盘1和下圆盘3之间通过三根连接杆2连接,三根连接杆2在上圆盘1和下圆盘3的连接点与圆心形成的中心角为120°。上圆盘1、连接杆2下圆盘3均最好选用钢材,连接杆2与上圆盘1和下圆盘3焊接连接,以确保连接强度。连接杆2在上圆盘1和下圆盘3之间可垂直布置或者相对倾斜布置。例如,上圆盘1和下圆盘3的中心线重合,连接杆2的轴向与上圆盘1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即连接杆2的轴向与上圆盘1和下圆盘3的中心线相互平行。短应力轧机螺母一般为铜螺母。下圆盘3的大小与铜螺母大小相当,直接旋转下圆盘3不省力,故上圆盘1和下圆盘3的内径相等,上圆盘1的外径大于下圆盘3的外径。通过旋转上圆盘1带动下圆盘3的转动,具有省力效果。上圆盘1的圆周边缘连接至少一根手扶杆4,手扶杆4用于握持并转动上圆盘1,达到更好的省力效果。限于空间限制,手扶杆4不宜做得过长,为了进一步增强省力效果,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还包括延长套管,延长套管的一端的孔径不小于手扶杆4的外径,通过延长套管延长手扶杆4,达到大的省力效果。手扶杆4的数量至少一根,例如设置两根,两根手扶杆4最好布置于上圆盘1的同一条直径上。手扶杆4可焊接连接于上圆盘1的圆周边缘。手扶杆4的长度方向可位于上圆盘1的半径方向,或者手扶杆4的长度方向与上圆盘1的外圆相切,如图1所示。手扶杆4的长度方向与上圆盘1的外圆相切,适用于短应力轧机平放时,螺母离地面很近的情形。下圆盘3设置至少一个螺纹孔5,螺纹孔5内设置适配且用于穿入拨动孔的锁紧螺栓,图1中仅绘出螺纹孔5,未绘出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用于穿入待拆装螺栓,使待拆装螺栓锁紧于下圆盘3的螺母容纳孔。例如,下圆盘3上设置两个螺纹孔5,上圆盘1圆心和下圆盘3圆心的连线与螺纹孔5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两个螺纹孔5的中心的连线经过下圆盘3的圆心。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后,最好将锁紧螺栓全部收回至螺纹孔5内,以便于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圆盘(1)、连接杆(2)和下圆盘(3),下圆盘(3)中部形成螺母容纳孔,上圆盘(1)和下圆盘(3)之间通过连接杆(2)固定连接,上圆盘(1)所在平面与下圆盘(3)所在平面相互平行,上圆盘(1)的圆周边缘连接至少一根手扶杆(4),下圆盘(3)设置至少一个螺纹孔(5),螺纹孔(5)内设置适配且用于穿入拨动孔的锁紧螺栓。/n
【技术特征摘要】
1.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圆盘(1)、连接杆(2)和下圆盘(3),下圆盘(3)中部形成螺母容纳孔,上圆盘(1)和下圆盘(3)之间通过连接杆(2)固定连接,上圆盘(1)所在平面与下圆盘(3)所在平面相互平行,上圆盘(1)的圆周边缘连接至少一根手扶杆(4),下圆盘(3)设置至少一个螺纹孔(5),螺纹孔(5)内设置适配且用于穿入拨动孔的锁紧螺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手扶杆(4)的长度方向与上圆盘(1)的外圆相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其特征在于:上圆盘(1)的圆周边缘连接两根手扶杆(4),两根手扶杆(4)的连接点的连线经过上圆盘(1)的圆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长套管,延长套管的一端的孔径不小于手扶杆(4)的外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短应力轧机螺母的工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张培文,高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