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机构的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41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线机构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台、安装在所述夹持台上的移动台和驱动所述移动台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夹持台上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移动台推动所述夹持组件夹持住所述绕线机构。解决了现有方案造成的压块压紧圆盘造成圆盘受力不均匀绕线机构安装后会出现倾斜、圆盘为绕线机构重要的部件压块压紧圆盘造成圆盘压伤和无法对绕线板进行固定绕线板加工时会产生晃动降低了加工精度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绕线机构的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设备工装,具体涉及一种绕线机构的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在纺织领域绕线机构能够起到缠绕纱线的作用。传统的绕线机构多为筒状结构。这样的绕线结构体积大,重量中且占用空间。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对绕线机构的结构进行优化。出现了新的绕线机构,其包括圆盘和围绕圆盘设置的多个绕线板。其体积小,重量轻且不占空间。但由于其结构特殊很难对其进行装夹固定后加工,导致加工出的新型绕线机构质量较差,严重影响着行业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变得至关重要。现有的方案,采用凸台支撑住圆盘,凸台上设置有压块,通过压块压紧圆盘。这样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压块压紧圆盘造成圆盘受力不均匀,绕线机构安装后会出现倾斜;(2)圆盘为绕线机构重要的部件,压块压紧圆盘造成圆盘压伤;(3)无法对绕线板进行固定,绕线板加工时会产生晃动,降低了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线机构的夹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块压紧圆盘造成圆盘受力不均匀绕线机构安装后会出现倾斜、圆盘为绕线机构重要的部件压块压紧圆盘造成圆盘压伤和无法对绕线板进行固定绕线板加工时会产生晃动降低了加工精度等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绕线机构的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台、安装在所述夹持台上的移动台和驱动所述移动台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夹持台上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移动台推动所述夹持组件夹持住所述绕线机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移动台的下端嵌入所述夹持台内;所述移动台的下端沿所述夹持台内移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移动台上开设有自上而下向外延伸的夹持槽;所述夹持组件嵌入所述夹持槽内并沿所述夹持槽内移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夹持板;所述移动台推动所述夹持板相互靠近。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夹持台和所述移动台安装在底台上;底台设置有支撑所述移动台和所述夹持台的支撑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穿过所述移动台的稳定杆;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移动台沿所述稳定杆移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台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盘上安装有轴套;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穿过所述轴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绕线机构的夹持装置采用夹持板夹持固定住绕线机构的撑筋。采用稳定杆保证移动台移动的稳定。绕线机构的夹持装置带来了如下效果:(1)通过将撑筋插入夹持板间的间隙内,避免了绕线机构出现倾斜;(2)通过夹持撑筋避免压紧圆盘,不会造成圆盘压伤;(3)通过夹紧撑筋可以固定住绕线板,避免绕线板加工时产生晃动,提高了加工精度;(4)通过稳定杆保证了移动台可以稳定的上下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夹持台;11、夹持组件;12、夹持板;2、移动台;21、夹持槽;3、驱动装置;4、底台;41、支撑台;42、稳定杆;43、轴套;44、固定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线机构的夹持装置。图中X的方向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上端,图中Y的方向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右端。绕线机构的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台1、安装在夹持台1上的移动台2和驱动移动台2移动的驱动装置3。夹持台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11。移动台2推动夹持组件11夹持住绕线机构。绕线机构包括圆盘和围绕圆盘设置的多个绕线板。绕线板上设置有撑筋。绕线机构的夹持装置通过夹持住撑筋实现对绕线机构的固定。夹持台1和移动台2安装在底台4上。底台4设置有支撑移动台2和夹持台1的支撑台41。夹持台1固定安装在支撑台41的上端。夹持台1的下端连接支撑台41的上端。优选的,夹持台1为圆柱形。夹持台1竖直安装在支撑台41上。夹持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底台4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台41。支撑台41位于第一通孔的下端。支撑台41的上端支撑住移动台2。支撑台41的上表面贴合移动台2的下表面。支撑台41上设置有穿过移动台2的稳定杆42。驱动装置3驱动移动台2沿稳定杆42移动。优选的,稳定杆42为四个。优选的,稳定杆42为圆柱形。稳定杆42围绕移动台2的下端设置。稳定杆42的外表面穿过移动台2的下端。通过稳定杆42使得移动台2可以平稳的上下移动,移动台2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抖动。驱动装置3的驱动端设置有固定盘44。固定盘44固定安装在移动台2内。优选的,驱动装置3为气缸。固定盘44水平固定安装在移动台2内。稳定杆42的上端连接固定盘44。驱动装置3的驱动端连接固定盘44。驱动装置3的上端为驱动装置3的驱动端。驱动装置3安装在底台4内。固定盘44上安装有轴套43。驱动装置3的驱动端穿过轴套43。固定盘4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轴套43。驱动装置3的驱动端从轴套43的下端穿过轴套43。轴套43对驱动装置3的驱动端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驱动装置3的驱动端与固定盘44产生磨损,避免了驱动装置3的驱动端与固定盘44连接不稳固。驱动装置3为气缸,气缸型号的选择属于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装置的工作情况选择,例如可以选型号为SC160*400的气缸。移动台2的下端嵌入夹持台1内。移动台2的下端沿夹持台1内移动。移动台2下端的外表面贴合夹持台1的内表面。移动台2的下端沿第一通孔内上下移动。夹持台1对移动台2起到稳定的作用,夹持台1可以抑制移动台2在移动时产生的抖动,使得移动台2可以稳定的移动。移动台2上开设有自上而下向外延伸的夹持槽21。夹持组件11嵌入夹持槽21内并沿夹持槽21内移动。移动台2上端的外表面开设有夹持槽21。优选的,夹持槽21为多个。夹持槽21围绕移动台2上端的外表面开设。夹持槽21竖直方向开设于移动台2上端的外表面。由于夹持槽21为自上而下向外延伸的形状,当移动台2向上移动时,夹持槽21的侧面会对夹持组件11造成挤压。夹持组件11设置于移动台2的上表面。夹持组件11的下端连接移动台2的上端。优选的,夹持组件11为多个。夹持组件11围绕移动台2的上表面设置。夹持组件11包括相对设置的夹持板12。移动台2推动夹持板12相互靠近。夹持组件1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板12。夹持板12之间形成间隙。当夹持组件11嵌入夹持槽21时。夹持板12分别贴合夹持槽21的侧表面。移动台2的上下移动带动夹持板1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夹持板12相互靠近时,夹持板12夹住绕线机构的撑筋。夹持板12相互远离时,夹持板12松开绕线机构的撑筋。通过夹持住撑筋可以牢靠的固定住绕线机构。由于撑筋设置在绕线板上,夹持住撑筋就固定住绕线板。由于绕线板是围绕圆盘设置,固定住绕线板就固定住圆盘,从而实现绕线机构的固定。当需要安装绕线机构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机构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台(1)、安装在所述夹持台(1)上的移动台(2)和驱动所述移动台(2)移动的驱动装置(3);所述夹持台(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11);所述移动台(2)推动所述夹持组件(11)夹持住所述绕线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机构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台(1)、安装在所述夹持台(1)上的移动台(2)和驱动所述移动台(2)移动的驱动装置(3);所述夹持台(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11);所述移动台(2)推动所述夹持组件(11)夹持住所述绕线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构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台(2)的下端嵌入所述夹持台(1)内;所述移动台(2)的下端沿所述夹持台(1)内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构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台(2)上开设有自上而下向外延伸的夹持槽(21);所述夹持组件(11)嵌入所述夹持槽(21)内并沿所述夹持槽(21)内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构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11)包括相对设置的夹持板(12);所述移动台(2)推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习贵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海勒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