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入多出天线及基站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多入多出天线及应用该多入多出天线的基站。
技术介绍
大规模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天线在其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它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的提高系统信道容量,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被视为5G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目前多入多出天线的单元数量多,导致多入多出天线的整体体积庞大。为缩小多入多出天线的尺寸,同频单元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小,导致同频单元间耦合也越来越强,单元电气指标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隔离度的多入多出天线及应用所述多入多出天线的基站。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入多出天线。所述多入多出天线包括反射板、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及第一去耦连线。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竖立在所述反射板上的第一支架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入多出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及第一去耦连线;/n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竖立在所述反射板上的第一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辐射臂,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竖立在所述反射板上的第二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辐射臂,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邻且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辐射臂的极化方向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极化方向相同;/n所述第一去耦连线包括第一耦合段、第一传输段、第一连接段、第二传输段及第二耦合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第一耦合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一辐射臂耦合,所述第一传输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连接在所述第一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入多出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及第一去耦连线;
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竖立在所述反射板上的第一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辐射臂,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竖立在所述反射板上的第二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辐射臂,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邻且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辐射臂的极化方向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极化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去耦连线包括第一耦合段、第一传输段、第一连接段、第二传输段及第二耦合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第一耦合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一辐射臂耦合,所述第一传输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连接在所述第一耦合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耦合段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二辐射臂耦合,所述第二传输段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且连接在所述第二耦合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入多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去耦连线还包括接地段,所述接地段位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接地段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接地段的另一端接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入多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去耦连线还包括开路段,所述开路段位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开路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开路段的另一端悬空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入多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段与所述第一辐射臂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相背两侧;
或者,所述第一耦合段与所述第一辐射臂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耦合段与所述第一辐射臂彼此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入多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为导电板,所述导电板接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反射板之间设有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入多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包括绝缘基材及位于所述绝缘基材底侧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接地设置,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固定于所述绝缘基材且位于所述绝缘基材顶侧,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绝缘基材顶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入多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辐射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电气连接所述反射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邸允会,肖伟宏,谢国庆,何鑫,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