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41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旋转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夹爪、旋转座、固定座、滑动板、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旋转夹持装置采用全自动方式进行线缆的旋转夹持,气动控制夹爪,使旋转座上无连接线的影响,在工作中可随意旋转,该方式既解决了人工操作存在的效率低、速度慢等问题又使装置不受其他影响可按控制随意转动圈数,给生产加工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缆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线缆加工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将夹持的线缆进行旋转,常规的旋转装置由于驱动装置用线连接夹爪,受连接线的影响,使旋转装置不能一直旋转,给生产加工带来不便,又或者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旋转,但是这种工作方式速度慢、效率低,也会使线缆的质量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夹持装置,该装置采用全自动方式进行线缆的旋转夹持,气动控制夹爪,使旋转座上无连接线的影响,在工作中可随意旋转,该方式既解决了人工操作存在的效率低、速度慢等问题又使装置不受其他影响可按控制随意转动圈数,给生产加工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夹爪、旋转座、固定座、滑动板、通气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这样,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滑动板在所述支撑板上滑动,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滑动板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旋转座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且所述旋转座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这样,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旋转座在所述固定座上转动,所述夹爪与所述旋转座滑动连接,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固定座连接,这样,所述夹爪可通过通气孔连接气体气动控制夹爪进行夹取动作。本技术揭示的一种旋转夹持装置的工作过程为: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滑动板带动夹爪向下运动到工作位置,气动控制夹爪夹住线缆,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座带动夹爪转动,气动控制夹爪使旋转座旋转不受连接线影响,动作完成后,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滑动板带动夹爪复位,一个动作周期完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旋转夹持装置的立体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旋转夹持装置的主视图;1、夹爪;2、旋转座;3、通气孔;4、固定座;5、第一驱动装置;6、滑动板;7、支撑板;8、第二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的描述本技术提供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旋转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7、第一驱动装置5、第二驱动装置8、夹爪1、旋转座2、固定座4、滑动板6、通气孔3,第二驱动装置8固定于支撑板7上,滑动板6与支撑板7滑动连接,且滑动板6与第二驱动装置8连接,这样,第二驱动装置8可驱动滑动板6在支撑板7上滑动,固定座4固定于滑动板6上,第一驱动装置5固定于固定座4上,旋转座2与固定座4转动连接,且旋转座2与第一驱动装置5连接,这样,第一驱动装置5可驱动旋转座2在固定座4上转动,夹爪1与旋转座2滑动连接,通气孔3与固定座4连接,这样,夹爪1可通过通气孔3连接气体气动控制夹爪1进行夹取动作。本技术揭示的一种旋转夹持装置的工作过程为: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滑动板带动夹爪向下运动到工作位置,气动控制夹爪夹住线缆,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座带动夹爪转动,气动控制夹爪使旋转座旋转不受连接线影响,动作完成后,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滑动板带动夹爪复位,一个动作周期完成。最后应该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夹爪、旋转座、固定座、滑动板、通气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滑动板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旋转座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且所述旋转座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夹爪与所述旋转座滑动连接,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固定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夹爪、旋转座、固定座、滑动板、通气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第二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利延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