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辊打磨循环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367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辊打磨循环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储物机构、物料输送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储物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的上料起始端,所述下料机构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设置的物料输送机构将置于储物槽内的待加工充电辊连续自动输送至外部打磨装置的固定机构处,再利用物料输送机构设置的上料叉架将充电辊送至加工处进行打磨,加工结束后又通过下料机构将加工好的充电辊移开加工部位,进入下一循环加工,进而使该装置实现了连续循环输送充电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辊打磨循环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辊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辊打磨循环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充电辊广泛用于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领域,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是通过充电辊对感光鼓充电、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显影辊传送碳粉到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部分,该碳粉潜像传送到纸上加热定型形成最终打印文字图像。现有的充电辊一般其包括金属轴心和套附于金属轴心外部的导电橡胶。在充电辊的生产过程中,一般会在铁轴的外周套上一层橡胶层,但是橡胶层表面粗糙不一,加工过程需要对充电辊橡胶层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在进行打磨处理时现有的大部分加工装置都是人工手动将充电辊取放与打磨装置的固定机构处,无法实现连续自动上料和下料,既耗时又费力,而其对操作人有一定的危险性,另外人工上料时将充电辊放置于打磨装置的固定机构处的稳定性差,且容易使电辊打磨时产生偏移或变形,影响打磨处理的均一性,使产品出现瑕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辊打磨循环输送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的物料输送机构将置于储物槽内的待加工充电辊连续自动输送至外部打磨装置的固定机构处进行打磨,加工结束后又通过下料机构将加工好的充电辊移开加工部位,进入下一循环加工,进而使该装置实现了连续循环输送。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充电辊打磨循环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储物机构、物料输送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物料输送机构包括固定叉架组、活动叉架组、滑动推板、安装板、第一驱动装置、升降机构、第二驱动装置和上料叉架,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所述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工作台延伸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滑动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活动叉架组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动推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并与安装板驱动连接,所述固定叉架组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活动叉架组的外侧,所述上料叉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且所述上料叉架的上料端位于所述固定叉架组端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与上料叉架驱动连接;所述储物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的上料起始端,所述下料机构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定基件、安装架、导轨组、第三驱动装置和下料叉架,所述固定基件与所述工作台的固定端固定设置,所述安装架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基件上,所述导轨组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上端面,所述下料叉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且位于安装架的固定端,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基件上且位于所述安装架内侧,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下料叉架伸缩至外接装置的物料加工部位。更进一步的,所述导轨组的上端均设有挡板且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导轨组远离固定基件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储物机构设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与所述工作台连接端的侧壁为开口设置,所述物料输送机构的活动叉架组延伸至所述储物槽内带动储物槽内物料自动上料。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向上倾斜固定于所述固定基件上,所述安装架倾斜向下固定于所述固定基件上且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装置通过设置的物料输送机构将置于储物槽内的待加工充电辊连续自动输送至外部打磨装置的固定机构处,再利用物料输送机构设置的上料叉架将充电辊送至加工处进行打磨,加工结束后又通过下料机构将加工好的充电辊移开加工部位,进入下一循环加工,进而使该装置实现了连续循环输送充电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物料输送机构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下料机构的立体图。附图标记为:1-工作台、2-储物机构、3-物料输送机构、31-固定叉架组、32-活动叉架组、33-滑动推板、34-安装板、35-第一驱动装置、36-升降机构、37-第二驱动装置、38-上料叉架、4-下料机构、41-固定基件、42-安装架、43-导轨组、431-挡板、44-第三驱动装置和45-下料叉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见图1-3,一种充电辊打磨循环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1、储物机构2、物料输送机构3和下料机构4,所述物料输送机构3包括固定叉架组31、活动叉架组32、滑动推板33、安装板34、第一驱动装置35、升降机构36、第二驱动装置37和上料叉架38,所述升降机构36安装在工作台1且位于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所述升降机构36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工作台1延伸到工作台1的上方,所述安装板34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36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滑动推板33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4的上表面,所述活动叉架组32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动推板33的上端面,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5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并与安装板34驱动连接,所述固定叉架组31安装在工作台1上并位于所述活动叉架组32的外侧,所述上料叉架38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且所述上料叉架38的上料端位于所述固定叉架组31的端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7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与上料叉架38驱动连接;所述储物机构2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3的上料起始端,所述下料机构4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所述储物机构2设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与所述工作台1连接端的侧壁为开口设置,所述物料输送机构3的活动叉架组32延伸至所述储物槽内带动储物槽内物料自动上料。本实施例中的装置通过设置的物料输送机构3将置于储物机构2内的待加工充电辊连续自动输送至外部打磨装置的固定机构处,再利用物料输送机构3设置的上料叉架38将充电辊送至加工处进行打磨,加工结束后又通过下料机构4将加工好的充电辊移开加工部位,进入下一循环加工,进而使该装置实现了连续循环输送充电辊,具体的将待加工充电辊依次排列放置在置于储物机构2内和固定叉架组31上,需要将待加工充电辊输送时,升降机构36将安装板34顶起,同时将设置于滑动推板33的活动叉架组32向上顶起,将原来位于固定叉架组31上的充电辊转移到活动叉架组32上,随后第一驱动装置35将滑动推板33往前推动一个工位的距离,将置于固定叉架组31上的充电辊整体往前输送一个工位(同时第二驱动装置37驱动上料叉架38将固定叉架组31末端工位上的充电辊叉送到加工部位,而延伸在储物机构2的活动叉架组32继续补充一个充电辊到固定叉架组31上),随后升降机构36复位,将活动叉架组32上的充电辊放置到固定叉架组31上,待一个充电辊加工完后重复上述步骤即实现了充电辊打磨时的循环输送。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机构4包括固定基件41、安装架42、导轨组43、第三驱动装置44和下料叉架45,所述固定基件41与所述工作台1的固定端固定设置,所述安装架42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基件41上,所述导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辊打磨循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储物机构、物料输送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物料输送机构包括固定叉架组、活动叉架组、滑动推板、安装板、第一驱动装置、升降机构、第二驱动装置和上料叉架,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所述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工作台延伸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滑动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活动叉架组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动推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并与安装板驱动连接,所述固定叉架组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活动叉架组的外侧,所述上料叉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且所述上料叉架的上料端位于所述固定叉架组端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并与上料叉架驱动连接;所述储物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的上料起始端,所述下料机构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辊打磨循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储物机构、物料输送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物料输送机构包括固定叉架组、活动叉架组、滑动推板、安装板、第一驱动装置、升降机构、第二驱动装置和上料叉架,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所述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工作台延伸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滑动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活动叉架组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动推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并与安装板驱动连接,所述固定叉架组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活动叉架组的外侧,所述上料叉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且所述上料叉架的上料端位于所述固定叉架组端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并与上料叉架驱动连接;所述储物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的上料起始端,所述下料机构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辊打磨循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本林李芳琳杨树娟李志刚罗兴亮罗美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沃顿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