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材领域烧制用窑炉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隧道窑占地面积大,能源消耗量较大,产品烧制成本高的问题。节能环保复式连体循环窑炉,包括货场、挤坯、烧制车间。挤坯车间出砖口方向依次平行设置铺有轨道的装坯、预热以及烧制车间。各平行车间一侧依次设置移动通道、烘干车间、移动通道、货场,移动通道内设置可自主移动的移动车,烘干车间底部以及相邻货场之间均设有轨道。烧制车间的中段顶部为点火区,点火区一侧为预热区,点火区另一侧为冷却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部热量综合利用,互相传递,大量节约了能源;可实现常年生产不停工、维护维修不停产、生产成本低、产品品质高、劳动力强度低且要求不需太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材领域烧制用窑炉,具体是一种节能环保复式连体循环 窑炉。技术背景目前的建筑用砖主要用隧道窑烧制,隧道窑一般为设有拱形窑道的长形窑 体,窑道内铺有道轨。待烧的砖坯码放在窑车上,首尾相接推入窑孔内,窑孔内形成不同的温度区域,砖坯先被热风烘干,然后进入焙烧区,10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再进入降温冷却区。这种隧道窑线型设计,占地面积大,能源消耗量较大,产品烧制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隧道窑占地面积大,能源消耗量较大,产 品烧制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复式连体循环窑炉。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节能环保复式连体循环窑炉,包括 存储成品砖的货场,制造砖坯的挤坯车间以及烧制车间,窑炉顶部设燃烧区。 挤坯车间出砖口方向依次平行设置底部均铺有轨道的装坯车间、预热车间以及 若干烧制车间,上述各平行车间一侧依次设置移动通道、烘干车间、移动通道、 货场,移动通道内设置可自主移动的移动车,烘干车间底部以及相邻货场之间 均设有轨道。烧制车间两侧墙体上安装与砖车高度齐平的固定密封带及密封槽,避免温 度向下辐射。烧制车间的中段顶部开设加热孔与窑顶燃烧区相通,形成点火区,点火区一側顶部开有排气孔,形成预热区,点火区另一侧的两侧、顶部墙体上 均设置冷水管,形成冷却区,利用从点火区烧出的高温砖散发的热量加热冷水 循环。烘干车间两侧墙体上开有通风孔,并设置热水管,与冷却区的冷水管相连 通,烘干车间进口一侧安装风机。窑炉横向、纵向都为对称结构。烘干车间连接有脱硫房,对排入大气的气 体进行处理,降低污染。窑炉顶部上方设置密封罩,防雨、防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 应用广泛,可烧制各种耐火材料、石粉材料以及各种砖制品,包括耐火 砖、墙体砖、墙面砖、地面砖、路面砖、空心砖等;2、 占地面积小, 一般占地4亩即可,而且可用山脚等不规则地形建厂;3、 窑炉内部热量综合利用,互相传递,大量节约了能源,如利用点火区的 散失的热量,加热冷却区内的冷水管后输入烘干区的暖水管,烘干砖坯,从而 相当于在炉体内设置了一个预热炉,而且加热后的热水还可以供附近居民的越 冬供暖或者养殖业用供暖。4、 本技术可实现常年生产不停工、维护维修不停产、生产成本低、机 械换程度高、产品品质高、劳动力强度低且要求不需太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挤坯车间,2-装坯车间,3-预热车间,4-烧制车间,5-烘干车间, 6-货场,7-移动通道,8-移动车,9-脱硫房,10-风机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技术的,而不是对其作任何限制。节能环保复式连体循环窑炉,包括存储成品砖的货场6,制造砖坯的挤坯车 间1以及烧制车间4,窑炉顶部设燃烧区。挤坯车间1出砖口方向依次平行设置 底部均铺有轨道的装坯车间2、预热车间3以及若干烧制车间4,上述各平行车 间一侧依次设置移动通道7、烘干车间5、移动通道7、货场6,移动通道7内 设置可自主移动的移动车8,烘干车间5底部以及相邻货场6之间均设有轨道。烧制车间4两侧墙体上安装与砖车高度齐平的固定密封带及密封槽,烧制 车间4的中段顶部开设加热孔与窑顶燃烧区相通,形成点火区,点火区一侧顶 部开有排气孔,形成预热区,点火区另一侧的两侧、顶部墙体上均设置冷水管, 形成冷却区。烘干车间5两侧墙体上开有通风孔,并设置热水管,与冷却区的冷水管相 连通,烘干车间5进口一侧安装风机10。窑炉横向、纵向都为对称结构。烘干 车间5连接有脱硫房9。窑炉顶部上方设置密封罩。砖车卸砖后,从货场区的轨道,经烘干区、机房出砖口前装坯车道、移动 通道的移动车进入烘干区烘干,倒入预热区,再进入烧制车间的预热区、点火 区、冷却区,再次进入烘干区进行冷却,最后进入货场卸砖,重复上述的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环保复式连体循环窑炉,包括存储成品砖的货场(6),制造砖坯的挤坯车间(1)以及烧制车间(4),窑炉顶部设燃烧区,其特征在于挤坯车间(1)出砖口方向依次平行设置底部均铺有轨道的装坯车间(2)、预热车间(3)以及若干烧制车间(4),上述各平行车间一侧依次设置移动通道(7)、烘干车间(5)、移动通道(7)、货场(6),移动通道(7)内设置可自主移动的移动车(8),烘干车间(5)底部以及相邻货场(6)之间均设有轨道;烧制车间(4)两侧墙体上安装与砖车高度齐平的固定密封带及密封槽,烧制车间(4)的中段顶部开设加热孔与窑顶燃烧区相通,形成点火区,点火区一侧顶部开有排气孔,形成预热区,点火区另一侧的两侧、顶部墙体上均设置冷水管,形成冷却区;烘干车间(5)两侧墙体上开有通风孔,并设置热水管,与冷却区的冷水管相连通,烘干车间(5)进口一侧安装风机(1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复式连体循环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窑 炉横向、纵向都为对称结构。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环保复式连体循环窑炉,其特征在于所 述烘干车间(5)连接有脱硫房(9)。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环保复式连体循环窑炉,其特征在于所 述窑炉顶部上方设置密封罩。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环保复式连体循环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窑 炉顶部上方设置密封罩。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建材领域烧制用窑炉的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隧道窑占地面积大,能源消耗量较大,产品烧制成本高的问题。节能环保复式连体循环窑炉,包括货场、挤坯、烧制车间。挤坯车间出砖口方向依次平行设置铺有轨道的装坯、预热以及烧制车间。各平行车间一侧依次设置移动通道、烘干车间、移动通道、货场,移动通道内设置可自主移动的移动车,烘干车间底部以及相邻货场之间均设有轨道。烧制车间的中段顶部为点火区,点火区一侧为预热区,点火区另一侧为冷却区。本技术内部热量综合利用,互相传递,大量节约了能源;可实现常年生产不停工、维护维修不停产、生产成本低、产品品质高、劳动力强度低且要求不需太高。文档编号F27B9/00GK201026649SQ200720100659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守国 申请人:张守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环保复式连体循环窑炉,包括存储成品砖的货场(6),制造砖坯的挤坯车间(1)以及烧制车间(4),窑炉顶部设燃烧区,其特征在于挤坯车间(1)出砖口方向依次平行设置底部均铺有轨道的装坯车间(2)、预热车间(3)以及若干烧制车间(4),上述各平行车间一侧依次设置移动通道(7)、烘干车间(5)、移动通道(7)、货场(6),移动通道(7)内设置可自主移动的移动车(8),烘干车间(5)底部以及相邻货场(6)之间均设有轨道; 烧制车间(4)两侧墙体上安装与砖车高度齐平的固定密封带及密封槽,烧制车间(4)的中段顶部开设加热孔与窑顶燃烧区相通,形成点火区,点火区一侧顶部开有排气孔,形成预热区,点火区另一侧的两侧、顶部墙体上均设置冷水管,形成冷却区; 烘干车间(5)两侧墙体上开有通风孔,并设置热水管,与冷却区的冷水管相连通,烘干车间(5)进口一侧安装风机(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国,
申请(专利权)人:张守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