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折弯部的前左出水支管夹具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折弯部的前左出水支管夹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CKC10-SF1带折弯部的前左出水支管没有特定的工装夹具,使得该带折弯部的前左出水支管的加工工序多、效率低下,并且尺寸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折弯部的前左出水支管夹具,对带折弯部的前左出水支管进行定位和夹紧,确保固定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行,成本低,实用性强,安全可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带折弯部的前左出水支管夹具,包括回转板、支承柱Ⅰ、支承柱Ⅱ、竖直压紧机构Ⅰ、竖直压紧机构Ⅱ、水平限位机构Ⅰ、水平限位机构Ⅱ、水平限位机构Ⅲ、辅助支承柱,所述的回转板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回转板的右端上设有凸板;所述的支承柱Ⅰ、支承柱Ⅱ由前往后间隔设置于回转板板面的中部上;所述的竖直压紧机构Ⅰ沿回转板的左右方向设置,设于回转板板面的后部,位于支承柱Ⅱ的右侧;所述的竖直压紧机构Ⅱ设于回转板的板面上,位于支承柱Ⅰ的左侧,竖直压紧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折弯部的前左出水支管夹具,包括回转板(1)、支承柱Ⅰ(2)、支承柱Ⅱ(20)、竖直压紧机构Ⅰ、竖直压紧机构Ⅱ、水平限位机构Ⅰ、水平限位机构Ⅱ、水平限位机构Ⅲ、辅助支承柱(14),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回转板(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回转板(1)的右端上设有凸板(29);所述的支承柱Ⅰ(2)、支承柱Ⅱ(20)由前往后间隔设置于回转板(1)板面的中部上;所述的竖直压紧机构Ⅰ沿回转板(1)的左右方向设置,设于回转板(1)板面的后部,位于支承柱Ⅱ(20)的右侧;所述的竖直压紧机构Ⅱ设于回转板(1)的板面上,位于支承柱Ⅰ(2)的左侧,竖直压紧机构Ⅱ倾斜向回转板(1)的中部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折弯部的前左出水支管夹具,包括回转板(1)、支承柱Ⅰ(2)、支承柱Ⅱ(20)、竖直压紧机构Ⅰ、竖直压紧机构Ⅱ、水平限位机构Ⅰ、水平限位机构Ⅱ、水平限位机构Ⅲ、辅助支承柱(14),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回转板(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回转板(1)的右端上设有凸板(29);所述的支承柱Ⅰ(2)、支承柱Ⅱ(20)由前往后间隔设置于回转板(1)板面的中部上;所述的竖直压紧机构Ⅰ沿回转板(1)的左右方向设置,设于回转板(1)板面的后部,位于支承柱Ⅱ(20)的右侧;所述的竖直压紧机构Ⅱ设于回转板(1)的板面上,位于支承柱Ⅰ(2)的左侧,竖直压紧机构Ⅱ倾斜向回转板(1)的中部延伸,其前端延伸至支承柱Ⅰ(2)、支承柱Ⅱ(20)之间,并且与支承柱Ⅰ(2)靠近;
所述的水平限位机构Ⅰ设于竖直压紧机构Ⅰ的后侧,与竖直压紧机构Ⅰ平行;所述的水平限位机构Ⅱ设于竖直压紧机构Ⅱ的后侧,水平限位机构Ⅱ沿回转板(1)的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的辅助支承柱(14)设有2根,沿前后方向间隔设于水平限位机构Ⅱ后侧的回转板(1)的板面上,所述的水平限位机构Ⅱ前端朝向辅助支承柱(14);所述的水平限位机构Ⅲ设于回转板(1)板面的前侧边缘的右侧,水平限位机构Ⅲ沿回转板(1)的左右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折弯部的前左出水支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压紧机构Ⅰ包括压板Ⅰ(3)、支撑杆Ⅰ(4)、螺杆Ⅰ(5)、螺母Ⅰ(6),所述的支撑杆Ⅰ(4)、螺杆Ⅰ(5)竖直设于回转板(1)上,所述的压板Ⅰ(3)水平设置,其后端固定设于支撑杆Ⅰ(4)的上端上,其前端指向支承柱Ⅱ(20),所述的压板Ⅰ(3)的中部上设有沿其前后方向的安装槽Ⅰ(7),所述的螺杆Ⅰ(5)的上端由下至上穿过安装槽Ⅰ(7),其上端上通过螺纹配合设有螺母Ⅰ(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折弯部的前左出水支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压紧机构Ⅱ包括压板Ⅱ(19)、支撑杆Ⅱ(21)、螺杆Ⅱ(22)、螺母Ⅱ(23),所述的支撑杆Ⅱ(21)、螺杆Ⅱ(22)竖直设于回转板(1)上,所述的压板Ⅱ(19)水平设置,其后端固定设于支撑杆Ⅱ(21)的上端上,其前端倾斜向回转板(1)中部延伸,伸入支承柱Ⅰ(2)、支承柱Ⅱ(20)之间;所述的压板Ⅱ(19)的中部上设有沿其前后方向的安装槽Ⅱ(24),所述的螺杆Ⅱ(22)的上端由下至上穿过安装槽Ⅱ(24),其上端上通过螺纹配合设有螺母Ⅱ(2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绍波,庞瀚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博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