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911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铜丝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包括卷筒、上盖以及配重块,所述卷筒呈竖直设置,所述卷筒包括卷绕部、上面板以及底盘,所述上面板与所述卷绕部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盘固定于所述卷绕部的下端,所述上面板、卷绕部的外侧壁以及底盘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铜丝捆的空间;所述配重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上面板的上方,所述上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配重块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当放线骨架上的铜丝匝数较少时,放线骨架仍能够稳定地立在地面上,有利于保证放线骨架能够顺利放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线放线骨架
本技术涉及铜丝加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铜线放线骨架。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电线电缆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铜丝由于其柔软、导电性好的特点,应用越来越广泛。电缆的广泛应用对作为电缆内导体的铜丝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制备电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烘箱对铜丝先进行烘干加工。具体的操作如下:工作人员先将多捆铜丝分别捆在多个卷筒上,卷筒的出线端位于卷筒的顶部,再将卷筒立在地面上并位于烘箱的进料端的下方,在放线过程中,卷筒的铜丝绕着卷筒的上端转动并从卷筒松脱出来,下一步将多个卷筒上的铜丝的一端穿过烘箱并连接在牵引装置上,由牵引装置拉动铜丝,使得卷筒不断放线,从而使得卷筒上的铜丝能够不断的穿过烘箱,从而实现对铜丝的烘干。在上述技术中,卷筒一般由塑胶制成,以使得卷筒本身的重量较小。然而,在放线的过程中,随着卷筒上的铜丝匝数越来越少时,此时卷筒整体的重量较轻,铜丝被拉出时容易使得卷筒倒在地上,这容易影响该卷筒继续放线,对铜线的加工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其特征是:包括卷筒(1)、上盖(2)以及配重块(3),所述卷筒(1)呈竖直设置,所述卷筒(1)包括卷绕部(11)、上面板(12)以及底盘(13),所述上面板(12)与所述卷绕部(1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盘(13)固定于所述卷绕部(11)的下端,所述上面板(12)、卷绕部(11)的外侧壁以及底盘(13)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铜丝捆的空间;所述配重块(3)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上面板(12)的上方,所述上盖(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配重块(3)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其特征是:包括卷筒(1)、上盖(2)以及配重块(3),所述卷筒(1)呈竖直设置,所述卷筒(1)包括卷绕部(11)、上面板(12)以及底盘(13),所述上面板(12)与所述卷绕部(1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盘(13)固定于所述卷绕部(11)的下端,所述上面板(12)、卷绕部(11)的外侧壁以及底盘(13)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铜丝捆的空间;所述配重块(3)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上面板(12)的上方,所述上盖(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配重块(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其特征是:所述配重块(3)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限位柱(31),所述上面板(12)的上表面对应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柱(31)插接配合的限位孔(121),所述限位孔(121)与所述限位柱(31)插接时,所述限位孔(121)的孔壁与所述限位柱(31)的侧壁相互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其特征是:所述配重块(3)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杆(32),所述上盖(2)对应设置有通孔(21),所述安装杆(32)与通孔(21)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线放线骨架,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杆(32)为圆柱杆,所述通孔(21)为圆孔,且所述安装杆(32)可相对所述通孔(21)转动;所述安装杆(32)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凸块(321),所述通孔(21)的孔壁对应开设有供所述凸块(321)旋转卡接的倒L形槽(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稳畅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