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具有框架及内置于框架中的机构主体,机构主体包括上料工位、小直径检测工位、小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全长检测工位、全长不良品下料工位、大直径检测工位、大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段长检测工位、段长不良品下料工位以及合格品下料工位,各工位按顺序均布在一转盘组件上方,工件放在上料工位上料装置的振动盘中,通过上料装置的直振料道输送到上料工位的拨叉内,转盘组件的电机停止时各拨叉分别对应相应的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检测产品各项尺寸,包括全长检测、段长检测、直径检测共四个检测项目,检测后的工件对应各个不合格项进行分选,设备为全自动化运行,替代传统人工操作加工方式,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件检测设备,具体为一种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
技术介绍
一些小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误差等多种因素,导致各部位尺寸不符合工艺参数要求,质量无法保护。如光纤插接件(结构如图1所示),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又称光纤连接器或活接头,它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在一定程度上,光纤插接件的产品质量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光纤插接件的检测包括全长检测、段长检测、小直径检测以及大直径检测共四个检测项目,目前的检测均为人工执行,由于工件量大,通过人工利用简单的检测工具进行抽检,很容易落检,无法保证被测件的成品率;同时由人工进行分选良品与不良品的分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无法适用大批量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小工件的质量检测由人工执行无法保证被测件的成品率以及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替代了传统人工操作加工方式并极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一种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具有框架及内置于框架中的机构主体,机构主体包括上料工位、小直径检测工位、小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全长检测工位、全长不良品下料工位、大直径检测工位、大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段长检测工位、段长不良品下料工位以及合格品下料工位,上述各工位按顺序均布在一转盘组件上方,并各配置一个位置传感器,小直径检测工位、全长检测工位、大直径检测工位以及段长检测工位分别设有测量传感器;工件放在上料工位上料装置的振动盘中,通过上料装置的直振料道输送到上料工位的拨叉内,转盘组件的电机停止时各拨叉分别对应相应的工位。所述机构主体包括支柱、底座、台面3、挡圈、基准料道、转盘组件以及料道底座,其中支柱安装于底座上,台面固定于支柱的上端面上,转盘组件由台面中部穿入安装于底座上,基准料道通过料道底座固定安装于台面上;在转盘组件上部外缘与工位对应的位置周向均布拨叉,在料道底座上固定有下料挡板,在台面下方设有排料管安装孔。所述转盘组件包括直驱伺服电机、连接板以及拨叉,其中,直驱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底座及电机调整垫安装于底座上,拨叉座通过圆形的连接板安装于直驱伺服电机的外圈端面上,拨叉数量与工位数量相同。所述机构主体外围设有外罩,其总体为带有封盖的环柱状,环柱状内部对应小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全长不良品下料工位、大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段长不良品下料工位以及合格品下料工位的位置处设有抽拉料盒。所述小直径检测工位和大直径检测工位均包括测量传感器、测量头以及定位杆,其中,测量头安装于传感器伸缩杆前端,定位杆端面为测量基准面,定位杆安装于定位杆支架上,定位杆支架和测量传感器均固定在一连接弯板上,连接弯板固定在上下微调滑台组件上。上下微调滑台组件包括上下微调滑台、滑台座以及微调手扭,其中上下微调滑台滑动安装于滑台座上,滑台座上设有可调整上下微调滑台上下位置高度的微调手扭;微调手扭轴向连接一斜齿轮,由滑台座外部伸入,滑台座具有燕尾槽,上下微调滑台通过燕尾滑块安装于燕尾槽中,燕尾滑块上设有齿条,斜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全长检测工位和段长检测工位结构相同,均包括测量传感器和测量头,其中测量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支架固定于位移滑台上,位移滑台通过底座安装于台面上;测量传感器自带气缸,测头安装于测量传感器前端,基准面为基准料道,工件下端面贴在基准料道上;位移滑台上设有可调整位移滑台位置的微调旋钮,位移滑台安装于底座上。所述位移滑台包括固定部分和滑动部分,其中固定部分固定安装于底座上,并设有燕尾槽;固定部分设有微调手扭,微调手扭轴向连接一斜齿轮,由固定部分外部伸入到固定部分中,滑动部分通过燕尾滑块安装于燕尾槽中,滑动部分上设有齿条,斜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上料工位具有分离机构,该分离机构包括上料气缸及挡片,上料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用于分离成组的工件的挡片,上料气缸主体通过支架安装于料道底座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1.本技术用于检测产品各项尺寸,包括全长检测、段长检测、直径检测共四个检测项目,检测后的工件对应各个不合格项进行分选,设备为全自动化运行,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加工方式,效率大大提高。2.技术十个工位同时工作,较传统技术中的抽检,实现了工件的百分百检验,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杜绝了漏检的发生。3.本技术操作简便,结构紧凑,维护方便,不仅可以自动运行,也可以手动通过人机界面进行操作,方便临时对单一检测项目进行检测。4.本技术中的测量传感器自带数据采集功能,可以将各个项目的检测数值统计并导出,制成图表进行分析。同时人机界面上也会显示出测量的各项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工件结构图;图2A为本技术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整机外观主视图;图2B为图2A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机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中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上料工位中上料气缸安装结构图;图5A为本技术中大直径检测工位和小直径检测工位结构示意图;图5B为图5A中传感器调整机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不良品下料工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全长检测工位和段长检测工位结构示意图;图8A为本技术中钣金外罩结构示意图(一);图8B为本技术中钣金外罩结构示意图(二);图9A为本技术中转盘组件结构立体图;图9B为本技术中转盘组件结构剖视图;图9C为本技术中转盘组件结构主视图;图10A为本技术中机构主体示意图;图10B为本技术中机构主体剖视图(一);图10C为本技术中机构主体剖视图(二);图10D为本技术中机构主体俯视图。其中,1为供料装置,2为第一传感器,3为上料气缸,4为第二传感器,5为第三传感器,7为第一推料气缸,701为活塞杆,702为推料块,703为挡片,704为支架,8为第四传感器,9为全长检测工位,10为第五传感器,11为第二推料气缸,12为第六传感器,13为大直径检测工位,14为第七传感器,15为第三推料气缸,16为第八传感器,17为段长检测工位,18为第九传感器,20为第十传感器,21为第四推料气缸,22为外罩,23为机构主体,2301为支柱,2302为底座,2303为台面,2304为挡圈,305为基准料道,2306为转盘组件,23061为电机调整垫,23062为2037为电机底座,23063为直驱伺服电机,23064为连接板,23065为拨叉座,23066为拨叉,2037为料道底座,2308为下料挡板,2309为排料管;A1为传感器伸缩杆,A2为第一自带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框架及内置于框架中的机构主体,机构主体包括上料工位、小直径检测工位、小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全长检测工位、全长不良品下料工位、大直径检测工位、大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段长检测工位、段长不良品下料工位以及合格品下料工位,上述各工位按顺序均布在一转盘组件上方,并各配置一个位置传感器,小直径检测工位、全长检测工位、大直径检测工位以及段长检测工位分别设有测量传感器;工件放在上料工位上料装置的振动盘中,通过上料装置的直振料道输送到上料工位的拨叉内,转盘组件的电机停止时各拨叉分别对应相应的工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框架及内置于框架中的机构主体,机构主体包括上料工位、小直径检测工位、小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全长检测工位、全长不良品下料工位、大直径检测工位、大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段长检测工位、段长不良品下料工位以及合格品下料工位,上述各工位按顺序均布在一转盘组件上方,并各配置一个位置传感器,小直径检测工位、全长检测工位、大直径检测工位以及段长检测工位分别设有测量传感器;工件放在上料工位上料装置的振动盘中,通过上料装置的直振料道输送到上料工位的拨叉内,转盘组件的电机停止时各拨叉分别对应相应的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主体包括支柱、底座、台面3、挡圈、基准料道、转盘组件以及料道底座,其中支柱安装于底座上,台面固定于支柱的上端面上,转盘组件由台面中部穿入安装于底座上,基准料道通过料道底座固定安装于台面上;在转盘组件上部外缘与工位对应的位置周向均布拨叉,在料道底座上固定有下料挡板,在台面下方设有排料管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组件包括直驱伺服电机、连接板以及拨叉,其中,直驱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底座及电机调整垫安装于底座上,拨叉座通过圆形的连接板安装于直驱伺服电机的外圈端面上,拨叉数量与工位数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主体外围设有外罩,其总体为带有封盖的环柱状,环柱状内部对应小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全长不良品下料工位、大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段长不良品下料工位以及合格品下料工位的位置处设有抽拉料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川,任孝权,孙德庆,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富田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