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79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具有框架及内置于框架中的机构主体,机构主体包括上料工位、小直径检测工位、小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全长检测工位、全长不良品下料工位、大直径检测工位、大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段长检测工位、段长不良品下料工位以及合格品下料工位,各工位按顺序均布在一转盘组件上方,工件放在上料工位上料装置的振动盘中,通过上料装置的直振料道输送到上料工位的拨叉内,转盘组件的电机停止时各拨叉分别对应相应的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检测产品各项尺寸,包括全长检测、段长检测、直径检测共四个检测项目,检测后的工件对应各个不合格项进行分选,设备为全自动化运行,替代传统人工操作加工方式,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件检测设备,具体为一种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
技术介绍
一些小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误差等多种因素,导致各部位尺寸不符合工艺参数要求,质量无法保护。如光纤插接件(结构如图1所示),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又称光纤连接器或活接头,它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在一定程度上,光纤插接件的产品质量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光纤插接件的检测包括全长检测、段长检测、小直径检测以及大直径检测共四个检测项目,目前的检测均为人工执行,由于工件量大,通过人工利用简单的检测工具进行抽检,很容易落检,无法保证被测件的成品率;同时由人工进行分选良品与不良品的分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无法适用大批量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小工件的质量检测由人工执行无法保证被测件的成品率以及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替代了传统人工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框架及内置于框架中的机构主体,机构主体包括上料工位、小直径检测工位、小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全长检测工位、全长不良品下料工位、大直径检测工位、大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段长检测工位、段长不良品下料工位以及合格品下料工位,上述各工位按顺序均布在一转盘组件上方,并各配置一个位置传感器,小直径检测工位、全长检测工位、大直径检测工位以及段长检测工位分别设有测量传感器;工件放在上料工位上料装置的振动盘中,通过上料装置的直振料道输送到上料工位的拨叉内,转盘组件的电机停止时各拨叉分别对应相应的工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框架及内置于框架中的机构主体,机构主体包括上料工位、小直径检测工位、小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全长检测工位、全长不良品下料工位、大直径检测工位、大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段长检测工位、段长不良品下料工位以及合格品下料工位,上述各工位按顺序均布在一转盘组件上方,并各配置一个位置传感器,小直径检测工位、全长检测工位、大直径检测工位以及段长检测工位分别设有测量传感器;工件放在上料工位上料装置的振动盘中,通过上料装置的直振料道输送到上料工位的拨叉内,转盘组件的电机停止时各拨叉分别对应相应的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主体包括支柱、底座、台面3、挡圈、基准料道、转盘组件以及料道底座,其中支柱安装于底座上,台面固定于支柱的上端面上,转盘组件由台面中部穿入安装于底座上,基准料道通过料道底座固定安装于台面上;在转盘组件上部外缘与工位对应的位置周向均布拨叉,在料道底座上固定有下料挡板,在台面下方设有排料管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组件包括直驱伺服电机、连接板以及拨叉,其中,直驱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底座及电机调整垫安装于底座上,拨叉座通过圆形的连接板安装于直驱伺服电机的外圈端面上,拨叉数量与工位数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主体外围设有外罩,其总体为带有封盖的环柱状,环柱状内部对应小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全长不良品下料工位、大直径不良品下料工位、段长不良品下料工位以及合格品下料工位的位置处设有抽拉料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转盘式工件自动检测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川任孝权孙德庆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富田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