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校正方法以及流星位置获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76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4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相位校正方法以及流星位置获取方法,所述相位校正方法应用于干涉雷达系统中的多个接收通道的相位差校正,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由光学观测系统记录的第一流星事件的流星数据;根据所述流星数据计算得到所述第一流星事件对应的流星的参考空间位置信息;获取由雷达系统确定的所述第一流星事件对应的流星的空间位置信息;通过比较分别从所述空间位置信息与所述参考空间位置信息得到相位差获得所述雷达系统的相位差偏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光学观测系统来记录流星轨迹并结合轨迹数据来计算流星的精确位置,再结合采用待校正的雷达系统记录的同一流星的位置信息来确定该雷达系统的校正参数,提升了雷达系统的相位校正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位校正方法以及流星位置获取方法
本申请涉及雷达系统相位校正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相位校正方法以及流星位置获取方法。
技术介绍
地球电离层是背景中性大气被部分电离的区域,其间出现的电离层不均匀体是电子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电离层不均匀体能改变无线电波传播路径,引起无线电信号幅度和相位的随机快速起伏,造成无线电系统性能下降。雷达是电离层不均匀体探测的常用手段。雷达发射无线电波信号,遇到不均匀体后会产生后向散射回波。接收回波信号,可以得到不均匀体的视线距离和运动速度。当使用多个接收天线并使其呈一定二维几何分布,可以利用雷达回波在各接收天线对之间的相位差,即空间域干涉法,来确定不均匀体的空间方位(方位角、仰角)。但由于各通道的天线、传输电缆,以及接收机部分引起的信号延迟和系统与环境噪声等差异,使得雷达各通道系统存在相位偏差,从而导致各通道系统之间的相位差存在偏差。因此,估计和校正雷达系统各接收通道相位差偏差对开展雷达干涉观测至关重要。目前对干涉式雷达系统的相位偏差估计和校正,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在雷达系统上加装相位校正装置和相应的软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位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由光学观测系统记录的第一流星事件的流星数据;/n根据所述流星数据计算得到所述第一流星事件对应的流星的参考空间位置信息;/n获取由雷达系统确定的所述第一流星事件对应的流星的空间位置信息;/n通过比较分别从所述空间位置信息与所述参考空间位置信息得到的相位差获得所述雷达系统的相位差偏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位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由光学观测系统记录的第一流星事件的流星数据;
根据所述流星数据计算得到所述第一流星事件对应的流星的参考空间位置信息;
获取由雷达系统确定的所述第一流星事件对应的流星的空间位置信息;
通过比较分别从所述空间位置信息与所述参考空间位置信息得到的相位差获得所述雷达系统的相位差偏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观测系统采用双站点观测系统;
所述获取由光学观测系统记录的第一流星事件的流星数据,包括:获取两个站点的摄像器记录的所述第一流星事件的流星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位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平面交线法获取所述参考空间位置信息。


4.一种流星位置获取方法,应用于光学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调整所述光学观测系统的观测范围,以使其与所述雷达系统的观测范围一致;
采用所述光学观测系统记录多个流星事件,确定所述光学观测系统的授时源,并采用所述授时源记录所述多个流星事件中各个流星事件的时间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星位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时间信息确定第一流星事件,并确定所述第一流星事件对应流星数据,并基于所述流星数据确定流星的参考空间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星位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所述光学观测系统的观测范围,以使其与所述雷达系统的观测范围一致,包括:
在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地分别安装架设摄像机,将所述摄像机拍摄区域的恒星与星历表进行对比,确定所述摄像机的观测视场的大小以及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思朋武志陈文志李国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