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逆单脉冲的交叉眼干扰对抗方法,应用于和差三通道雷达,包括:步骤S1、进入抗交叉眼干扰模式;步骤S2、交换和差单脉冲测角公式中的和路信号与差路信号,得到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和路信号和差路信号;步骤S3、获取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差路信号与和路信号的比值,并根据所述比值获取跟踪误差角;步骤S4、进行交叉眼模式下跟踪。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可以在和差三通道雷达系统中实施,使和差三通道雷达的导引头受到“交叉眼”干扰后能继续精确角跟踪。提高了和差三通道雷达的导引头抗“交叉眼”干扰的能力。实现和差三通道雷达导引头在受到“交叉眼”干扰后,进行精确跟踪和测角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逆单脉冲的交叉眼干扰对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电子对抗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逆单脉冲的交叉眼干扰对抗方法。
技术介绍
“交叉眼”干扰是利用两路交叉释放的干扰回波信号,使回波信号在和路通道中叠加后几乎为零,而在差路通道中叠加后增强,使得测角所需的和路信号与差路信号的功率比出现异常,最终导致单脉冲比幅测角输出的跟踪角误差数据偏离目标角位置。由此,提出一种基于逆单脉冲的交叉眼干扰对抗方法,以解决和差三通道雷达在受到“交叉眼”干扰后如何进行精确跟踪和测角方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逆单脉冲的交叉眼干扰对抗方法,实现和差三通道雷达导引头在受到“交叉眼”干扰后,进行精确跟踪和测角的目的。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逆单脉冲的交叉眼干扰对抗方法,应用于和差三通道雷达,包括:步骤S1、进入抗交叉眼干扰模式;步骤S2、交换和差单脉冲测角公式中的和路信号与差路信号,得到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和路信号和差路信号;步骤S3、获取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差路信号与和路信号的比值,并根据所述比值获取跟踪误差角;步骤S4、进行交叉眼模式下跟踪。优选地,所述步骤S1包括:所述和差三通道雷达在正常跟踪工作过程中,交叉眼干扰模式标志使能,则所述和差三通道雷达的导引头进入所述抗交叉眼干扰模式。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所述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和路信号EΣ′和差路信号EΔ′如下:式中,EΣ表示未经交换时的所述和差单脉冲测角公式中的和路信号的幅度;EΔ表示未经交换时的所述和差单脉冲测角公式中的差路信号的幅度;A=4F2(θ)F1(θ)J1S1;为雷达导引头辐射信号经干扰机的第一发射天线S1到达第一子天线阵H1的初始相位;为雷达导引头辐射信号经干扰机的第一发射天线S1到达第二子天线阵H2的初始相位;为雷达导引头辐射信号经干扰机的第二发射天线S2到达第一子天线阵H1的初始相位;为雷达导引头辐射信号经干扰机的第二发射天线S2到达第二子天线阵H2的初始相位;d为第一子天线阵H1与第二子天线阵H2之间的距离;λ表示波长;θ为目标位置。优选地,所述步骤S3包括:对所述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所述差路信号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差路信号与和路信号的比值K(θ)如下:由此,所述跟踪误差角优选地,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步骤S3.1、对所述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所述差路信号进行90°移相;步骤S3.2、对所述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和路信号和差路信号分别作傅里叶变换处理后,取所述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和路信号的幅度和差路信号的幅度进行比较得到比值,并根据所述比值求得跟踪误差角;步骤S3.3、根据所述跟踪误差角进行交叉眼模式下跟踪;步骤S3.4、判断所述跟踪误差角的角度跟踪极性是否反向,若否,则进入步骤S3.5;若是,则进入步骤S3.6;步骤S3.5、该跟踪误差角为正确的跟踪误差角,并将其输出;步骤S3.6;判定所述差路信号的相位是超前于所述和路信号的相位90°;对所述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所述差路信号进行-1800移相,此时,所述差路信号与所述和路信号的相位相同,重复所述步骤S3.2~所述步骤S3.4,直至所述交叉眼干扰模式标志不使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逆单脉冲的交叉眼干扰对抗方法,应用于和差三通道雷达,包括:步骤S1、进入抗交叉眼干扰模式;步骤S2、交换和差单脉冲测角公式中的和路信号与差路信号,得到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和路信号和差路信号;步骤S3、获取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差路信号与和路信号的比值,并根据所述比值获取跟踪误差角;步骤S4、进行交叉眼模式下跟踪。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可以在和差三通道雷达系统中实施,使和差三通道雷达的导引头受到“交叉眼”干扰后能继续精确角跟踪。提高了和差三通道雷达的导引头抗“交叉眼”干扰的能力。实现和差三通道雷达导引头在受到“交叉眼”干扰后,进行精确跟踪和测角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逆单脉冲的交叉眼干扰对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逆单脉冲的交叉眼干扰对抗方法中的“交叉眼”干扰机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逆单脉冲的交叉眼干扰对抗方法中的两个子天线阵与释放“交叉眼”干扰的“交叉眼”干扰机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逆单脉冲的交叉眼干扰对抗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高度”、“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逆单脉冲的交叉眼干扰对抗方法,应用于和差三通道雷达,包括:步骤S1、进入抗交叉眼干扰模式;具体的,所述步骤S1包括:所述和差三通道雷达在正常跟踪工作过程中,交叉眼干扰模式标志使能,则所述和差三通道雷达的导引头进入所述抗交叉眼干扰模式。步骤S2、交换和差单脉冲测角公式中的和路信号与差路信号,得到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和路信号和差路信号。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2,对于所述和差三通道雷达,其设有导引头,对于用于模拟“交叉眼”干扰的“交叉眼”干扰机(简称:干扰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逆单脉冲的交叉眼干扰对抗方法,应用于和差三通道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S1、进入抗交叉眼干扰模式;/n步骤S2、交换和差单脉冲测角公式中的和路信号与差路信号,得到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和路信号和差路信号;/n步骤S3、获取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差路信号与和路信号的比值,并根据所述比值获取跟踪误差角;/n步骤S4、进行交叉眼模式下跟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逆单脉冲的交叉眼干扰对抗方法,应用于和差三通道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进入抗交叉眼干扰模式;
步骤S2、交换和差单脉冲测角公式中的和路信号与差路信号,得到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和路信号和差路信号;
步骤S3、获取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差路信号与和路信号的比值,并根据所述比值获取跟踪误差角;
步骤S4、进行交叉眼模式下跟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逆单脉冲的交叉眼干扰对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所述和差三通道雷达在正常跟踪工作过程中,交叉眼干扰模式标志使能,则所述和差三通道雷达的导引头进入所述抗交叉眼干扰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逆单脉冲的交叉眼干扰对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所述交叉眼干扰情况下的和路信号EΣ′和差路信号EΔ′如下:
式中,EΣ表示未经交换时的所述和差单脉冲测角公式中的和路信号的幅度;EΔ表示未经交换时的所述和差单脉冲测角公式中的差路信号的幅度;A=4F2(θ)F1(θ)J1S1;为雷达导引头辐射信号经干扰机的第一发射天线S1到达第一子天线阵H1的初始相位;为雷达导引头辐射信号经干扰机的第一发射天线S1到达第二子天线阵H2的初始相位;为雷达导引头辐射信号经干扰机的第二发射天线S2到达第一子天线阵H1的初始相位;为雷达导引头辐射信号经干扰机的第二发射天线S2到达第二子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毓琦,牟成虎,陈铖,夏礼诺,李兴岐,封淑青,牟旭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