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时频样本选择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1、阵列天线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是相控阵天线数字化发展的研究进展,技术优势明显,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adaptivedigital beamforming,adbf)技术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先进的阵列信号处理技术,它通过对阵列天线各个阵元接收信号的复数加权,利用软件的方法使阵列主波束对准期望信号,零陷对准未知干扰源信号,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接收性能。adbf具有快速自适应波束置零、超低副瓣、超分辨率、自适应空时处理等优点,在雷达、声呐、无线通信及射电天文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在传统的波束形成中存在干扰处的零陷较窄,干扰功率不稳定导致干扰零陷较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波束形成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实现方法,以解决现有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波束形成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N通道中频采样数据进行数据重排包括:所述N通道中频采样数,经过数字下变频、幅相校正和低通滤波后,根据脉冲数和距离门数对所述N通道中频采样数据进行数据重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距离-多普勒时频二维图,进行干扰监测以及干扰区域识别包括:根据距离-多普勒时频二维图,对每个距离门内的数据,以K个单元为单位,求取K个单元的功率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波束形成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n通道中频采样数据进行数据重排包括:所述n通道中频采样数,经过数字下变频、幅相校正和低通滤波后,根据脉冲数和距离门数对所述n通道中频采样数据进行数据重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距离-多普勒时频二维图,进行干扰监测以及干扰区域识别包括:根据距离-多普勒时频二维图,对每个距离门内的数据,以k个单元为单位,求取k个单元的功率平均值,对多普勒维进行搜索,根据实际需求找到功率平均值最大的前若干个区域,所述功率平均值最大的前若干个区域为干扰所在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实际需求找到功率平均值最大的前三个区域,所述功率平均值最大的前三个区域为干扰所在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干扰区域样本数据,包括:通过下述矩阵提取所述干扰区域样本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莹,孙殿举,马婷婷,刘爱华,王鹏,占凯,周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