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茶叶摊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76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茶叶摊筛机,包括摊筛机,调控区,旋转钮,工作区,筛网,摆动轴,连动区和接脏腔,所述摊筛机的表面设置有调控区,且调控区的表面设置有旋转钮,该摊筛机的内围设置有工作区;所述工作区的内围表面设置有筛网,且工作区的两侧均设置有摆动轴,该摆动轴的一端外围设置有连动区,其中摊筛机的底端一侧设置有接脏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区,连动区和摆动轴的设置,通过曲柄滑块结构进行简单的机械传动,实现稳定的做工体验,为使用者带来匀速的摆动结构体验,为使用者带来一机多用的摊筛装置,减少做工时耗,形成高效做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茶叶摊筛机
本技术属于茶叶摊筛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茶叶摊筛机。
技术介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茶叶源于中国,最早被作为祭品使用,在春秋后期时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稀罕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在西晋以后作为普通饮料在民间得到普及,茶叶中含有儿茶素、叶酸、肌醇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茶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茶叶采摘后,制作成茶叶的工艺流程中需要对其尽心筛选摊茶等工序,为后续制作奠定基础,因此茶叶筛选与摊茶装置是茶叶制作工序中必不可少的装置之一,但是现有茶叶摊筛机依然存在着用途单一,无法实现一机多用,因此形成时间消耗,拉低工作效率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高效茶叶摊筛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茶叶摊筛机,以解决现有茶叶摊筛机依然存在着用途单一,无法实现一机多用,因此形成时间消耗,拉低工作效率的问题。一种高效茶叶摊筛机,包括摊筛机,调控区,旋转钮,工作区,筛网,摆动轴,连动区和接脏腔,所述摊筛机的表面设置有调控区,且调控区的表面设置有旋转钮,该摊筛机的内围设置有工作区;所述工作区的内围表面设置有筛网,且工作区的两侧均设置有摆动轴,该摆动轴的一端外围设置有连动区,其中摊筛机的底端一侧设置有接脏腔;所述连动区包括动力源,曲柄,滑槽和滑块,且连动区的内部安装有动力源,该动力源的一端通过滑块连接有滑槽,其中滑块的表面设置有曲柄;所述接脏腔包括封闭门和吸附柱,且接脏腔的底端设置有封闭门,该接脏腔的内壁设置有吸附柱;所述摊筛机采用圆形结构的不锈钢,且摊筛机的表面上端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连动区的底端表面,该连动区采用矩形一边圆弧结构的不锈钢;所述工作区采用环形结构的不锈钢,且工作区的两侧均通过焊接固定有摆动轴,该摆动轴采用对称结构分布;所述摆动轴采用板状结构的不锈钢,且摆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转柱结构固定在曲柄的连接处,该摆动轴用于传送做工进行摆动作业;所述曲柄采用类“L”抓状结构的优质中碳合金钢,且曲柄有两端不等长结构通过连接构成传动结构,该曲柄的一端在连动区的内部进行位置固定,其中曲柄的另一端连接在滑块的表面。所述滑块采用矩形结构的优质中碳合金钢,且滑块的两侧面均开设有矩形滑槽用于卡嵌滑槽,该曲柄,滑槽与滑块共同构成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进行摆动传动。所述滑槽采用矩形槽状结构的优质中碳合金钢,且滑槽通过焊接固定在摊筛机的上表面上方连动区的内部,该滑槽采用卡嵌结构连接滑块实现稳定的做工转换。所述接脏腔采用矩形空腔结构的不磁钢,且接脏腔的底端表面通过铰接安装有封闭门,该封闭门的外围包裹有密封橡胶。所述筛网采用网状结构的碳钢,且筛网边缘通过卡嵌结构安装在工作区的底端内围,该筛网对应安装在接脏腔的正上方。所述吸附柱采用柱状开孔结构的合成纤维,且吸附柱放置在接脏腔的内壁内部,该吸附柱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其中接脏腔的内壁开设有圆形开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连动区的设置,通过内部结构连接实现稳定的偏轴摆动,为使用者带来较为稳定的做工体验,以此实现顺畅的匀速做工,提高使用者的摊筛体验。2.本技术摆动轴的设置,通过一端连接结构实现同步调速,通过调节结构对内部动力结构实现操控进而实现调节,以此实现传动结构同步调速,为使用者带来高效的做工体验。3.本技术工作区的设置,采用摇摆做工避免现有结构仅筛选或分摊的做工结构,实现一机多用,减少做工时耗,优化做工效率,实现高效做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的接脏腔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图中:1-摊筛机,2-调控区,3-旋转钮,4-工作区,5-筛网,6-摆动轴,7连动区,71-动力源,72-曲柄,73-滑槽,74-滑块,8-接脏腔,81-封闭门,82-吸附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茶叶摊筛机,包括摊筛机1,调控区2,旋转钮3,工作区4,筛网5,摆动轴6,连动区7和接脏腔8,使用者将装置接通外部控制电源,在本申请中,动力源71选用力格纳电动缸,本
技术人员通过本申请内部机构进行动力连接,然后通过电源线进行连接外部电源实现电能供应,并在电动缸内部安装电动调节阀控制电动缸内的通过气体量,实现做工速度的切换,将茶叶放置在工作区4内围的筛网5表面,通过旋转钮3向调节阀输入电信号,实现低速、中速与高速的三种状态切换,选择合适速度后,动力源71推动滑块74在滑槽73的内部进行滑动,然后曲柄72结构中的曲杆与连杆共通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在曲柄72的连接点处实现圆周做工,在连接点表面连接的连动区7同样进行圆周旋转,在连动区7一端的摆动轴6带动工作区4进行偏轴摆动,在摆动过程中,茶叶由于受到晃动即可实现分摊作业与筛选作业,达到一机多用的状态,底端接脏腔8接收上端筛网5落下的脏污,颞部的吸附柱82对于茶叶晃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漂浮物进行吸附,最后通过封闭门81对内部脏污进行清理即可,通过对心式曲柄滑块结构,避免急回现象的产生,实现匀速做工,仅通过调节结构对活塞结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达到较为稳定的调节做工状态,实现稳定做工,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茶叶摊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摊筛机(1),调控区(2),旋转钮(3),工作区(4),筛网(5),摆动轴(6),连动区(7)和接脏腔(8),所述摊筛机(1)的表面设置有调控区(2),且调控区(2)的表面设置有旋转钮(3),该摊筛机(1)的内围设置有工作区(4);所述工作区(4)的内围表面设置有筛网(5),且工作区(4)的两侧均设置有摆动轴(6),该摆动轴(6)的一端外围设置有连动区(7),其中摊筛机(1)的底端一侧设置有接脏腔(8);所述连动区(7)包括动力源(71),曲柄(72),滑槽(73)和滑块(74),且连动区(7)的内部安装有动力源(71),该动力源(71)的一端通过滑块(74)连接有滑槽(73),其中滑块(74)的表面设置有曲柄(72);所述接脏腔(8)包括封闭门(81)和吸附柱(82),且接脏腔(8)的底端设置有封闭门(81),该接脏腔(8)的内壁设置有吸附柱(82);所述摊筛机(1)采用圆形结构的不锈钢,且摊筛机(1)的表面上端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连动区(7)的底端表面,该连动区(7)采用矩形一边圆弧结构的不锈钢;所述工作区(4)采用环形结构的不锈钢,且工作区(4)的两侧均通过焊接固定有摆动轴(6),该摆动轴(6)采用对称结构分布;所述摆动轴(6)采用板状结构的不锈钢,且摆动轴(6)的另一端通过转柱结构固定在曲柄(72)的连接处,该摆动轴(6)用于传送做工进行摆动作业;所述曲柄(72)采用类“L”抓状结构的优质中碳合金钢,且曲柄(72)有两端不等长结构通过连接构成传动结构,该曲柄(72)的一端在连动区(7)的内部进行位置固定,其中曲柄(72)的另一端连接在滑块(74)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茶叶摊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摊筛机(1),调控区(2),旋转钮(3),工作区(4),筛网(5),摆动轴(6),连动区(7)和接脏腔(8),所述摊筛机(1)的表面设置有调控区(2),且调控区(2)的表面设置有旋转钮(3),该摊筛机(1)的内围设置有工作区(4);所述工作区(4)的内围表面设置有筛网(5),且工作区(4)的两侧均设置有摆动轴(6),该摆动轴(6)的一端外围设置有连动区(7),其中摊筛机(1)的底端一侧设置有接脏腔(8);所述连动区(7)包括动力源(71),曲柄(72),滑槽(73)和滑块(74),且连动区(7)的内部安装有动力源(71),该动力源(71)的一端通过滑块(74)连接有滑槽(73),其中滑块(74)的表面设置有曲柄(72);所述接脏腔(8)包括封闭门(81)和吸附柱(82),且接脏腔(8)的底端设置有封闭门(81),该接脏腔(8)的内壁设置有吸附柱(82);所述摊筛机(1)采用圆形结构的不锈钢,且摊筛机(1)的表面上端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连动区(7)的底端表面,该连动区(7)采用矩形一边圆弧结构的不锈钢;所述工作区(4)采用环形结构的不锈钢,且工作区(4)的两侧均通过焊接固定有摆动轴(6),该摆动轴(6)采用对称结构分布;所述摆动轴(6)采用板状结构的不锈钢,且摆动轴(6)的另一端通过转柱结构固定在曲柄(72)的连接处,该摆动轴(6)用于传送做工进行摆动作业;所述曲柄(72)采用类“L”抓状结构的优质中碳合金钢,且曲柄(72)有两端不等长结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军杨斌华
申请(专利权)人:松阳县万和茶叶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