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线莲的研磨机,其结构包括固定底座、稳定装置、固定脚架、出料管、固定器、研磨缸、连接管道、入料斗、提手、散热口、传动箱、控制盒、功能按钮,固定脚架设有四个分别安装于稳定装置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金线莲的研磨机,将金线莲投入入料斗上,通过控制盒启动仪器,在传动箱运转的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通过固定底座传递到支撑杆与连接杆上,在固定底座下移时连接杆推动第一压板下移,通过油液使得第二压板一同向下移动,挤压缓冲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而中间的支撑杆将会挤压油液通过连接管推动活塞向上移动,复位弹簧将会推动活塞向下移动使得设备恢复原位,减少仪器运转时产生的震动,防止零件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线莲的研磨机
本技术是一种金线莲的研磨机,属于金线莲
技术介绍
研磨机是用涂上或嵌入磨料的研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的磨床,主要用于研磨工件中的高精度平面、内外圆柱面、圆锥面、球面、螺纹面和其他型面。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420318141.3的一种金线莲培养用手动研磨设备,包括上部开口的圆筒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容器内设置有安装板,以及贯穿并活动安装在安装板上的转轴,转轴的下端位于圆柱状容器底部;但是该现有技术研磨机在进行研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导致对设备上的零件造成损坏,降低零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金线莲的研磨机,以解决研磨机在进行研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导致对设备上的零件造成损坏,降低零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线莲的研磨机,其结构包括固定底座、稳定装置、固定脚架、出料管、固定器、研磨缸、连接管道、入料斗、提手、散热口、传动箱、控制盒、功能按钮,所述固定脚架设有四个分别安装于稳定装置下方,所述出料管与研磨缸相焊接,所述固定器与研磨缸相焊接,所述连接管道与入料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入料都设于研磨缸上方,所述控制盒嵌入安装于传动箱上,所述功能按钮与控制盒电连接,所述稳定装置包括有连接管、活塞、复位弹簧、活塞缸、固定框架、支撑杆、缓冲弹簧、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焊接块、连接杆,所述连接管与活塞缸相焊接,所述活塞外表面与活塞缸内表面相贴合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复位弹簧与活塞相焊接,所述固定框架内设有缓冲弹簧,所述支撑杆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活塞缸两侧,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压板与连接杆相焊接,所述焊接块与缓冲弹簧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与传动箱相焊接,所述稳定装置与固定底座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提手与传动箱相焊接,所述散热口与传动箱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箱是长为70cm、宽为50cm、高为120cm的长方体。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嵌入安装于安装框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由耐磨钢制成,具有硬度较高、耐磨性优良的特点。进一步地,所述入料斗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的特性。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金线莲的研磨机,将金线莲投入入料斗上,通过控制盒启动仪器,在传动箱运转的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通过固定底座传递到支撑杆与连接杆上,在固定底座下移时连接杆推动第一压板下移,通过油液使得第二压板一同向下移动,挤压缓冲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而中间的支撑杆将会挤压油液通过连接管推动活塞向上移动,复位弹簧将会推动活塞向下移动使得设备恢复原位,减少仪器运转时产生的震动,防止零件损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金线莲的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金线莲的研磨机的稳定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中:固定底座-1、稳定装置-2、固定脚架-3、出料管-4、固定器-5、研磨缸-6、连接管道-7、入料斗-8、提手-9、散热口-10、传动箱-11、控制盒-12、功能按钮-13、连接管-201、活塞-202、复位弹簧-203、活塞缸-204、固定框架-205、支撑杆-206、缓冲弹簧-207、第一压板-208、第二压板-209、焊接块-210、连接杆-2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金线莲的研磨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固定底座1、稳定装置2、固定脚架3、出料管4、固定器5、研磨缸6、连接管道7、入料斗8、提手9、散热口10、传动箱11、控制盒12、功能按钮13,所述固定脚架3设有四个分别安装于稳定装置2下方,所述出料管4与研磨缸6相焊接,所述固定器5与研磨缸6相焊接,所述连接管道7与入料斗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入料都8设于研磨缸6上方,所述控制盒12嵌入安装于传动箱11上,所述功能按钮13与控制盒12电连接,所述稳定装置2包括有连接管201、活塞202、复位弹簧203、活塞缸204、固定框架205、支撑杆206、缓冲弹簧207、第一压板208、第二压板209、焊接块210、连接杆211,所述连接管201与活塞缸204相焊接,所述活塞202外表面与活塞缸204内表面相贴合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复位弹簧203与活塞202相焊接,所述固定框架205内设有缓冲弹簧207,所述支撑杆206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活塞缸204两侧,所述第一压板208与第二压板209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压板209与连接杆211相焊接,所述焊接块210与缓冲弹簧207相焊接,所述固定底座1与传动箱11相焊接,所述稳定装置2与固定底座1相贴合,所述提手9与传动箱11相焊接,所述散热口10与传动箱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动箱11是长为70cm、宽为50cm、高为120cm的长方体,所述固定底座1嵌入安装于安装框架205上,所述固定底座1由耐磨钢制成,具有硬度较高、耐磨性优良的特点,所述入料斗8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的特性。本专利所说的缓冲弹簧207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所述固定脚架3是限制管道或设备位移的,是一种支架形式。例如,吴工人将金线莲投入入料斗8上,通过控制盒12启动仪器,在传动箱11运转的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通过固定底座1传递到支撑杆206与连接杆211上,在固定底座1下移时连接杆211推动第一压板208下移,通过油液使得第二压板209一同向下移动,挤压缓冲弹簧207,起到缓冲的作用,而中间的支撑杆206将会挤压油液通过连接管201推动活塞202向上移动,复位弹簧203将会推动活塞202向下移动使得设备恢复原位。本技术解决了研磨机在进行研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导致对设备上的零件造成损坏,降低零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金线莲的研磨机,将金线莲投入入料斗8上,通过控制盒12启动仪器,在传动箱11运转的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通过固定底座1传递到支撑杆206与连接杆211上,在固定底座1下移时连接杆211推动第一压板208下移,通过油液使得第二压板209一同向下移动,挤压缓冲弹簧207,起到缓冲的作用,而中间的支撑杆206将会挤压油液通过连接管201推动活塞202向上移动,复位弹簧203将会推动活塞202向下移动使得设备恢复原位,减少仪器运转时产生的震动,防止零件损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线莲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固定底座(1)、稳定装置(2)、固定脚架(3)、出料管(4)、固定器(5)、研磨缸(6)、连接管道(7)、入料斗(8)、提手(9)、散热口(10)、传动箱(11)、控制盒(12)、功能按钮(13),所述固定脚架(3)设有四个分别安装于稳定装置(2)下方,所述出料管(4)与研磨缸(6)相焊接,所述固定器(5)与研磨缸(6)相焊接,所述连接管道(7)与入料斗(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入料斗(8)设于研磨缸(6)上方,所述控制盒(12)嵌入安装于传动箱(11)上,所述功能按钮(13)与控制盒(12)电连接,所述稳定装置(2)包括有连接管(201)、活塞(202)、复位弹簧(203)、活塞缸(204)、固定框架(205)、支撑杆(206)、缓冲弹簧(207)、第一压板(208)、第二压板(209)、焊接块(210)、连接杆(211),所述连接管(201)与活塞缸(204)相焊接,所述活塞(202)外表面与活塞缸(204)内表面相贴合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复位弹簧(203)与活塞(202)相焊接,所述固定框架(205)内设有缓冲弹簧(207),所述支撑杆(206)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活塞缸(204)两侧,所述第一压板(208)与第二压板(209)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压板(209)与连接杆(211)相焊接,所述焊接块(210)与缓冲弹簧(207)相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线莲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固定底座(1)、稳定装置(2)、固定脚架(3)、出料管(4)、固定器(5)、研磨缸(6)、连接管道(7)、入料斗(8)、提手(9)、散热口(10)、传动箱(11)、控制盒(12)、功能按钮(13),所述固定脚架(3)设有四个分别安装于稳定装置(2)下方,所述出料管(4)与研磨缸(6)相焊接,所述固定器(5)与研磨缸(6)相焊接,所述连接管道(7)与入料斗(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入料斗(8)设于研磨缸(6)上方,所述控制盒(12)嵌入安装于传动箱(11)上,所述功能按钮(13)与控制盒(12)电连接,所述稳定装置(2)包括有连接管(201)、活塞(202)、复位弹簧(203)、活塞缸(204)、固定框架(205)、支撑杆(206)、缓冲弹簧(207)、第一压板(208)、第二压板(209)、焊接块(210)、连接杆(211),所述连接管(201)与活塞缸(204)相焊接,所述活塞(202)外表面与活塞缸(204)内表面相贴合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虹,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金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