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滚针轴承自动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495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面滚针轴承自动组装机,包括基座及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受驱动机构驱动的多工位转盘,所述多工位转盘外侧的基座上依次设有用于上载座圈的第一自动上料机构、将保持器安装在座圈上的第一安装机构、用于上载轴圈的第一自动上料机构、将轴圈安装在座圈上的第二安装机构、下料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机构一侧设有用于上载保持器的第二自动上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工位转盘、第一自动上料机构、第一安装机构、第二自动上料机构、第二安装机构和下料机构配合使用,实现自动化装配,免去人力上料组装,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面滚针轴承自动组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面滚针轴承自动组装机。
技术介绍
平面滚针轴承一般由保持器、轴圈、座圈三部分组成,在安装时需要将保持器先安装于座圈上,然后再将轴圈与座圈卡合。现有的平面滚针轴承均是采用工人手动组装,组装后的产品的一致性无法保证,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产品一致且提高生产效率的平面滚针轴承自动组装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面滚针轴承自动组装机,包括基座及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受驱动机构驱动的多工位转盘,所述多工位转盘外侧的基座上依次设有用于上载座圈的第一自动上料机构、将保持器安装在座圈上的第一安装机构、用于上载轴圈的第一自动上料机构、将轴圈安装在座圈上的第二安装机构、下料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机构一侧设有用于上载保持器的第二自动上料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多工位转盘、第一自动上料机构、第一安装机构、第二自动上料机构、第二安装机构和下料机构配合使用,实现自动化装配,免去人力上料组装,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滚针轴承自动组装机,包括基座(1)及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受驱动机构驱动的多工位转盘(2),所述多工位转盘(2)外侧的基座(1)上依次设有用于上载座圈的第一自动上料机构(3)、将保持器安装在座圈上的第一安装机构(4)、用于上载轴圈的第一自动上料机构(3)、将轴圈安装在座圈上的第二安装机构(7)、下料机构(8),所述第一安装机构一侧设有用于上载保持器的第二自动上料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滚针轴承自动组装机,包括基座(1)及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受驱动机构驱动的多工位转盘(2),所述多工位转盘(2)外侧的基座(1)上依次设有用于上载座圈的第一自动上料机构(3)、将保持器安装在座圈上的第一安装机构(4)、用于上载轴圈的第一自动上料机构(3)、将轴圈安装在座圈上的第二安装机构(7)、下料机构(8),所述第一安装机构一侧设有用于上载保持器的第二自动上料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滚针轴承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上料机构(3)包括上载组件(31)、上料输送架(32)和多个载具夹具(33),
多个所述载具夹具(33)呈环状放置且底部均通过电机驱动旋转,每个所述载具夹具(33)上均放置有座圈基板(331)和多个座圈(332),多个座圈(332)均位于座圈基板(331)上方,
所述上载组件(31)上滑动设置有推板(34),所述推板(34)位于座圈基板(331)的下方且能与其接触,且所述推板(34)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其推动座圈基板(331)向上移动,
所述上料输送架(32)一端位于其中一个载具夹具(33)上方,所述上料输送架(32)上滑动设置有气动夹爪(321),当所述气动夹爪(321)滑动到上料输送架(32)位于载具夹具(33)上方的一端时,所述气动夹爪(321)能与位于载具夹具(33)最顶端的座圈(91)卡合并带其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滚针轴承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4)包括保持器压装组件,所述保持器压装组件包括压装固定座(41)、压装导轨(42)、压装滑块(43)和第一压装块(44)、压装装置驱动气缸,所述压装导轨(42)固定设置在压装固定座(41)上,且所述压装导轨(42)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所述压装块(44)通过压装滑块(43)滑动设置在压装导轨(42)上,所述压装装置驱动气缸的伸缩轴与压装滑块(4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滚针轴承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装块(44)包括导向块(443)、挤压块(444)和压头块(445),所述导向块(443)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凸台通道和平台通道,所述压头块(445)设置在平台通道内,且能沿所述平台通道上下滑动;所述挤压块(444)上设置两个条形孔(446),所述条形孔(446)的长度方向与垂直线交叉形成一定锐角,所述导向块(443)上设置两个前后贯穿的圆形孔道,所述圆形孔道均与凸台通道连通,每个所述圆形孔道内安装金属杆,且所述金属杆穿过对应的条形孔(446),所述凸台通道的宽度大于挤压块(444)的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文李阳徐万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易之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