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46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吸收塔,包括冷凝塔A、吸收塔B、吸收塔C、抽风机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冷凝塔A通过管道与电厂烟气烟囱的烟气出口连接,冷凝塔A的塔体采用圆柱体结构,在冷凝塔A底部设置了支撑底脚,在冷凝塔A的塔体上分别设置了水冷进口和水冷出口,冷凝塔A的顶部设置了烟气出口,烟气通过管道连接了吸收塔B废气进口,吸收塔B和吸收塔C下端设置了支架,在吸收塔B上端设置了两个横向的喷淋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吸收塔,结构紧凑,烟气中的废气处理充分,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喷淋管内的污泥堵塞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吸收塔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吸收塔。
技术介绍
在中国电厂领域,中国的发电主要还是用火电形式,采用燃煤焚烧获取能量的来源,火电厂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有效的降低污染物排放以改善对环境的影响是我国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电厂的烟气脱硝脱硫技术采用湿法为主,主要还是用碱石灰喷淋,通过碱石灰吸收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达到脱硝脱硫的目的,但是循环泵能量消耗大,而且,产生的污泥多,容易使得循环管道堵塞,碱性喷淋液体与空气接触并不完全,浪费了碱性喷淋塔体的利用率,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硫脱销吸收塔,能够最大化实现电厂脱硫脱销的目的,实现大气的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吸收塔,结构紧凑,能够实现电厂的脱硫脱硝,避免污泥堵塞。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吸收塔,包括冷凝塔A、吸收塔B、吸收塔C、抽风机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冷凝塔A通过管道与电厂烟气烟囱的烟气出口连接。冷凝塔A的塔体采用圆柱体结构,在冷凝塔A底部设置了支撑底脚,在冷凝塔A的塔体上分别设置了水冷进口和水冷出口,通过水冷模式对烟气降温,在冷凝塔A内部设置了冷却盘管,冷却盘管两端分别连接水冷进口和水冷出口。冷凝塔A的顶部设置了烟气出口,烟气通过管道连接了吸收塔B废气进口,吸收塔B和吸收塔C下端设置了支架,在支架下端设置了支撑底脚,吸收塔B采用PP材料制作,塔体从上向下依次设置了喷淋层、填充层和水箱,在水箱内设置了碱性液体。在吸收塔B上端设置了两个横向的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了喷淋口,喷淋口通过管道连接了喷淋水泵,喷淋水泵通过管道连接了液体水箱,液体水箱设置在喷淋塔本体的底部,通过水泵的动力,使得喷淋口与液体水箱组成了一个循环的整体结构,在液体水箱上设置了加石灰口,并且在液体水箱上设置了搅拌电机,搅拌电机连接了搅拌轴,通过搅拌电机的搅拌使得液体水箱充分搅拌,并且,在液体水箱下端设置了污泥出口,产生的污泥通过污泥出口排出。在喷淋口下端设置了填料层,在填料层下端设置了填料网板,填料网板采用填料挡板结构,在中间设置了支撑板,支撑板之间设置了支撑孔,而且,在填料网板下端设置了网板加强筋,通过网板加强筋提高支撑板的支撑力度。在喷淋塔本体上设置了观察窗口,观察窗口采用透明玻璃体。在喷淋塔的顶端通过管道连接了吸收塔C,吸收塔C底端为水箱,上部设置了喷淋层和填充层,通过吸收塔C对烟气进行二次吸收。在吸收塔C的顶部设置了空气出口,空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了抽风机,通过抽风机的动力实现空气的排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吸收塔,结构紧凑,烟气中的废气处理充分,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喷淋管内的污泥堵塞问题,提高了电厂废气的处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吸收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为烟气出口,2为冷凝塔A,2_1为水冷进口,2_2为水冷出口,3为吸收塔B,3_1喷淋水泵,3_2搅拌电机,3_3为污泥出口,3_4为观察窗,3_5搅拌轴,3_6为加石灰口,4为吸收塔C,5为抽风机,6为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包括: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吸收塔,包括冷凝塔A、吸收塔B、吸收塔C、抽风机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冷凝塔A通过管道与电厂烟气烟囱的烟气出口连接。冷凝塔A的塔体采用圆柱体结构,在冷凝塔A底部设置了支撑底脚,在冷凝塔A的塔体上分别设置了水冷进口和水冷出口,通过水冷模式对烟气降温,在冷凝塔A内部设置了冷却盘管,冷却盘管两端分别连接水冷进口和水冷出口。冷凝塔A的顶部设置了烟气出口,烟气通过管道连接了吸收塔B废气进口,吸收塔B和吸收塔C下端设置了支架,在支架下端设置了支撑底脚,吸收塔B采用PP材料制作,塔体从上向下依次设置了喷淋层、填充层和水箱,在水箱内设置了碱性液体。在吸收塔B上端设置了两个横向的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了喷淋口,喷淋口通过管道连接了喷淋水泵,喷淋水泵通过管道连接了液体水箱,液体水箱设置在喷淋塔本体的底部,通过水泵的动力,使得喷淋口与液体水箱组成了一个循环的整体结构,在液体水箱上设置了加石灰口,并且在液体水箱上设置了搅拌电机,搅拌电机连接了搅拌轴,通过搅拌电机的搅拌使得液体水箱充分搅拌,并且,在液体水箱下端设置了污泥出口,产生的污泥通过污泥出口排出。在喷淋口下端设置了填料层,在填料层下端设置了填料网板,填料网板采用填料挡板结构,在中间设置了支撑板,支撑板之间设置了支撑孔,而且,在填料网板下端设置了网板加强筋,通过网板加强筋提高支撑板的支撑力度。在喷淋塔本体上设置了观察窗口,观察窗口采用透明玻璃体。在喷淋塔的顶端通过管道连接了吸收塔C,吸收塔C底端为水箱,上部设置了喷淋层和填充层,通过吸收塔C对烟气进行二次吸收。在吸收塔C的顶部设置了空气出口,空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了抽风机,通过抽风机的动力实现空气的排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塔A、吸收塔B、吸收塔C、抽风机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冷凝塔A通过管道与电厂烟气烟囱的烟气出口连接,冷凝塔A的塔体采用圆柱体结构,在冷凝塔A底部设置了支撑底脚,在冷凝塔A的塔体上分别设置了水冷进口和水冷出口,在冷凝塔A内部设置了冷却盘管,冷却盘管两端分别连接水冷进口和水冷出口,冷凝塔A的顶部设置了烟气出口,烟气通过管道连接了吸收塔B废气进口,吸收塔B和吸收塔C下端设置了支架,在支架下端设置了支撑底脚,塔体从上向下依次设置了喷淋层、填充层和水箱,在水箱内设置了碱性液体,在吸收塔B上端设置了两个横向的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了喷淋口,喷淋口通过管道连接了喷淋水泵,喷淋水泵通过管道连接了液体水箱,液体水箱设置在喷淋塔本体的底部,在液体水箱上设置了加石灰口,并且在液体水箱上设置了搅拌电机,搅拌电机连接了搅拌轴,在液体水箱下端设置了污泥出口,在喷淋口下端设置了填料层,在填料层下端设置了填料网板,填料网板采用填料挡板结构,在中间设置了支撑板,支撑板之间设置了支撑孔,在填料网板下端设置了网板加强筋,在喷淋塔的顶端通过管道连接了吸收塔C,吸收塔C底端为水箱,上部设置了喷淋层和填充层,通过吸收塔C对烟气进行二次吸收,在吸收塔C的顶部设置了空气出口,空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了抽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塔A、吸收塔B、吸收塔C、抽风机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冷凝塔A通过管道与电厂烟气烟囱的烟气出口连接,冷凝塔A的塔体采用圆柱体结构,在冷凝塔A底部设置了支撑底脚,在冷凝塔A的塔体上分别设置了水冷进口和水冷出口,在冷凝塔A内部设置了冷却盘管,冷却盘管两端分别连接水冷进口和水冷出口,冷凝塔A的顶部设置了烟气出口,烟气通过管道连接了吸收塔B废气进口,吸收塔B和吸收塔C下端设置了支架,在支架下端设置了支撑底脚,塔体从上向下依次设置了喷淋层、填充层和水箱,在水箱内设置了碱性液体,在吸收塔B上端设置了两个横向的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了喷淋口,喷淋口通过管道连接了喷淋水泵,喷淋水泵通过管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继慧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本天化工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