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扩六扩展方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扩展方舱,特别是一种一扩六扩展方舱的扩展舱。
技术介绍
方舱是车载的可移动整体,方舱是用各种金属及非金属材料有机组合在一起的六面体箱,为了在使用场所扩大使用的容积,可以把方舱扩展制成扩展方舱。扩展方舱有长方体箱形基舱和升降舱,基舱的内部有上下升降的装置和上舱。现有技术中,扩展方舱有翻板式扩展方舱和抽拉式扩展方舱,翻板式扩展方舱是在基舱的侧面铰接有扩展板,扩展时把翻板从基舱的侧面展开围成扩展舱,抽拉式扩展方舱有在基舱内的抽拉舱,扩展时把抽拉舱从基舱的侧面抽出成为扩展舱,这种扩展方舱在扩展后一般只能水平方向扩出一个或两个与基舱容积相近的一扩二扩展方舱或一扩三扩展方舱,不能扩展出更大的容积的扩展舱,对于翻板式扩展方舱,只能在同一层扩展,扩展后处在同一空间维度,不能形成上下两楼的格局布置,在同一层扩展舱人员的休息、工作、学习互相有影响,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能扩展出更大的容积的一扩六扩展方舱。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扩六扩展方舱,包括下舱1和上舱2,所述下舱1和所述上舱2均为扩展舱体结构;所述上舱2收缩状态时嵌套于所述下舱1中;所述下舱1扩展时可分别向两侧对称扩展出2个舱室;所述上舱2扩展时先从所述下舱1中升起,再分别向两侧对称扩展出2个舱室。进一步,所述下舱1包括下舱框架3、下舱前后壁4、下舱侧顶板5、下舱侧底板6、下舱侧板7、下舱外端板8、下舱内端板9、上下井框11、下舱门1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扩六扩展方舱,其特征在于:/n包括下舱(1)和上舱(2),所述下舱(1)和所述上舱(2)均为扩展舱体结构;/n所述上舱(2)收缩状态时嵌套于所述下舱(1)中;/n所述下舱(1)扩展时可分别向两侧对称扩展出2个舱室;/n所述上舱(2)扩展时先从所述下舱(1)中升起,再分别向两侧对称扩展出2个舱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扩六扩展方舱,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舱(1)和上舱(2),所述下舱(1)和所述上舱(2)均为扩展舱体结构;
所述上舱(2)收缩状态时嵌套于所述下舱(1)中;
所述下舱(1)扩展时可分别向两侧对称扩展出2个舱室;
所述上舱(2)扩展时先从所述下舱(1)中升起,再分别向两侧对称扩展出2个舱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扩六扩展方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舱(1)包括下舱框架(3)、下舱前后壁(4)、下舱侧顶板(5)、下舱侧底板(6)、下舱侧板(7)、下舱外端板(8)、下舱内端板(9)、上下井框(11)、下舱门(12)、同步齿轮机构(15)、上舱升降机构(16),其中:
所述下舱侧顶板(5)、所述下舱侧底板(6)和所述下舱框架(3)分别采用铰链连接,其中:所述下舱侧顶板(5)铰接在所述下舱框架(3)的下舱体顶板(30)的边缘上,所述下舱侧底板(6)铰接在所述下舱框架(3)的下舱体底板(31)的边缘上;
所述下舱框架(3)左、右两侧及中间留空,用于设置收缩状态时的下舱侧顶板(5)、下舱侧底板(6)、下舱侧板(7)、下舱外端板(8)、下舱内端板(9)、同步齿轮机构(15)、上舱升降机构(16)和所述上舱(2);
所述下舱(1)的后壁板(4)上开设有下舱门(12);
所述下舱外端板(8)、下舱内端板(9)对接处由铰链铰接,可以对折收展;
在所述下舱侧底板(6)的两端设有扩展厢体滑动轨道预置空间,在该空间内设有可伸缩并与所述下舱(1)的同步齿轮机构(15)配合的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沿所述下舱(1)左右方向布置;
所述下舱侧板(7)与垂直连接在所述滑动轨道的外端,可以跟随所述滑动轨道同步运动;
所述下舱外端板(8)铰接在所述下舱侧(7)的侧边缘上;
所述下舱内端板(9)铰接在所述下舱前后壁(4)的侧边缘上;
所述上下井框(11)内设置所述上舱(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扩六扩展方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舱(1)还包括下舱推杆(13)、下舱伸缩折叠杆(14),其中:
所述下舱推杆(13)设置于所述下舱框架(3)的下舱前后壁(4)两侧中间位置,与所述下舱侧顶板(5)和所述下舱侧底板(6)相连,用于引导和支撑所述下舱侧顶板(5)和所述下舱侧底板(6)展开;
所述下舱伸缩折叠杆(14)设置于所述下舱框架(3)的下舱前后壁(4)两侧上端,用于引导所述下舱侧底板(6)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扩六扩展方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舱(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娴,王永刚,张田,王力,顾爱民,陈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云南航天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