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427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亭,包括:亭本体,亭本体包括亭柱和亭顶,亭柱为多个,设置为支撑亭顶;设置于亭本体上的空气净化单元,设置为实施空气净化操作;设置于亭本体上的集尘单元,设置为吸附和/或收集空气净化所产生的污染颗粒物;设置于亭本体上的清洗单元,设置为对集尘单元进行清洗;设置于亭本体上的控制单元,设置为对空气净化单元、集尘单元和清洗单元进行控制。通过该实施例方案,实现了对烟雾污染物的降排,减少二手烟导致的局部空间污染,并降低污染物的转移和扩散,并且能够及时对污染颗粒物进行清理,增强了集尘效果,提高了集尘效率,从而提高了烟雾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
本申请涉及亭的设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亭。
技术介绍
目前,在熙熙攘攘的街上或人流量集中的露天区域,只要有人吸烟,近旁就会有人被动吸入二手烟。长时间暴露于吸烟导致的烟雾污染空气中,可以增加多种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生活和工作在吸烟者周围的被动吸烟者,不自觉地吸进烟雾尘粒和多种有毒物质。被动吸烟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低,吸烟者吐出的冷烟雾中,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雾中的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研究发现,经常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的妇女,其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工作场所没有或很少被动吸烟者,而被动吸烟的男性,其阳痿发病率也明显高于没有或很少被动吸烟者。据国际性的抽样调查证实,吸烟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动吸烟者。即使在很空旷又有大风的地方,通过快速的空气流动也仅仅是将吸烟产生的污染物转移并扩散到其他地方,并没有对吸烟导致的烟雾进行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亭,能够实现对烟雾污染物的降排,减少二手烟导致的局部空间污染,并降低污染物的转移和扩散,并且能够及时对污染颗粒物进行清理,增强集尘效果,提高集尘效率,从而提高烟雾处理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亭,可以包括:亭本体,所述亭本体包括亭柱和亭顶,其中,所述亭柱为多个,设置为支撑所述亭顶;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空气净化单元,设置为实施空气净化操作;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集尘单元,设置为吸附和/或收集空气净化所产生的污染颗粒物;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清洗单元,设置为对所述集尘单元进行清洗;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控制单元,设置为分别与所述空气净化单元、所述集尘单元和所述清洗单元相连,并对所述空气净化单元、所述集尘单元和所述清洗单元进行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集尘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静电吸附网板;和/或,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负离子释放单元;与所述负离子释放单元电连接的电压变换单元,设置为将电源电压变换为所述释放装置的工作电压。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负离子释放单元可以包括:释放装置,设置为生成并释放负离子;调节支撑装置,设置为支撑所述释放装置,并调整所述释放装置的方位和高度;收纳装置,设置为能够固定并收纳所述调节支撑装置和/或所述释放装置;其中,所述释放装置设置于所述调节支撑装置的第一端,所述调节支撑装置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收纳装置上。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支撑装置可以包括:中空的万向管;所述万向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装置,所述第一锁紧装置设置为与所述释放装置锁紧并形成密封;所述万向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锁紧装置,所述第二锁紧装置设置为与所述收纳装置锁紧。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收纳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面开口的壳体;所述第二锁紧装置设置为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锁紧;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卡位装置,所述卡位装置设置为固定所述万向管和/或所述释放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清洗单元可以包括:连接于水源和所述集尘单元的水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水管上的可控阀门;所述可控阀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设置为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开启和关闭,以通过水对所述集尘单元进行冲洗;和/或,所述清洗单元包括:风机以及与所述集尘单元相连的风道;所述风机,设置为以吹风或抽风的方式通过所述风道清除所述集尘单元上的污染颗粒物。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亭还可以包括:风参数检测单元;所述风参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设置为实时检测风速和风向;所述控制单元,还设置为根据所述风参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风向,调整所述空气净化单元的空气净化方位,并根据所述风参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风速,调整所述空气净化单元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运行状态和停止状态,其中所述运行状态被划分为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工作强度级别。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亭顶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亭顶;所述固定杆上位于所述亭顶以上和/或以下的部分设置有所述控制单元和/或所述电压变换单元;所述负离子释放单元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位于所述亭顶以下的部分的顶端;所述集尘单元设置于所述亭柱上远离所述亭顶的一端,或者,所述亭本体还包括底座,所述集尘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亭还包括空气质量采集单元;所述空气质量采集单元设置于任意一个或多个亭柱上,设置为采集空气质量参数,并将所述空气质量参数上传到云平台;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包括:粉尘浓度参数、空气湿度参数、有害气体种类和/或有害气体浓度;所述控制单元,还设置为根据所述空气质量采集单元采集的空气质量参数的大小调节所述空气净化单元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运行状态和停止状态,其中所述运行状态被划分为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工作强度级别。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亭还可以包括:显示标记单元;所述显示标记单元,设置于所述亭柱上,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设置为显示所述空气净化单元的工作状态和/或功能参数,和/或,设置为显示所述亭的唯一识别标识;和/或,所述亭还可以包括:镜面反射单元;所述镜面反射单元设置于所述亭顶的内表面,设置为使亭下人员观察该亭下人员身后和/或侧面的事物。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亭还包括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空气净化单元、所述集尘单元和所述清洗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单元相连,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单元供电;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供电单元和储能单元;所述太阳能供电单元与所述储能单元相连,设置为向所述储能单元供电;所述亭本体还包括底座,所述亭顶上设置有亭脊;所述亭柱上远离所述亭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其中,所述太阳能供电单元设置于所述亭顶的外表面上,并且所述太阳能供电单元沿每个亭脊的长度方向铺设于所述亭脊的两侧;所述储能单元和所述集尘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可以包括: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亭可以包括:亭本体,所述亭本体包括亭柱和亭顶,其中,所述亭柱为多个,设置为支撑所述亭顶;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空气净化单元,设置为实施空气净化操作;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集尘单元,设置为吸附和/或收集空气净化所产生的污染颗粒物;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清洗单元,设置为对所述集尘单元进行清洗;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控制单元,设置为分别与所述空气净化单元、所述集尘单元和所述清洗单元相连,并对所述空气净化单元、所述集尘单元和所述清洗单元进行控制。通过该实施例方案,实现了对烟雾污染物的降排,减少二手烟导致的局部空间污染,并降低污染物的转移和扩散,并且能够及时对污染颗粒物进行清理,增强了集尘效果,提高了集尘效率,从而提高了烟雾处理效率。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亭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亭,其特征在于,包括:/n亭本体,所述亭本体包括亭柱和亭顶,其中,所述亭柱为多个,设置为支撑所述亭顶;/n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空气净化单元,设置为实施空气净化操作;/n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集尘单元,设置为吸附和/或收集空气净化所产生的污染颗粒物;/n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清洗单元,设置为对所述集尘单元进行清洗;/n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控制单元,设置为分别与所述空气净化单元、所述集尘单元和所述清洗单元相连,并对所述空气净化单元、所述集尘单元和所述清洗单元进行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亭,其特征在于,包括:
亭本体,所述亭本体包括亭柱和亭顶,其中,所述亭柱为多个,设置为支撑所述亭顶;
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空气净化单元,设置为实施空气净化操作;
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集尘单元,设置为吸附和/或收集空气净化所产生的污染颗粒物;
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清洗单元,设置为对所述集尘单元进行清洗;
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控制单元,设置为分别与所述空气净化单元、所述集尘单元和所述清洗单元相连,并对所述空气净化单元、所述集尘单元和所述清洗单元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亭,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静电吸附网板;和/或,
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包括:
设置于所述亭本体上的负离子释放单元;
与所述负离子释放单元电连接的电压变换单元,设置为将电源电压变换为所述释放装置的工作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亭,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单元包括:连接于水源和所述集尘单元的水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水管上的可控阀门;
所述可控阀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设置为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开启和关闭,以通过水对所述集尘单元进行冲洗;和/或,
所述清洗单元包括:风机以及与所述集尘单元相连的风道;
所述风机,设置为以吹风或抽风的方式通过所述风道清除所述集尘单元上的污染颗粒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亭,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释放单元包括:
释放装置,设置为生成并释放负离子;
调节支撑装置,设置为支撑所述释放装置,并调整所述释放装置的方位和高度;
收纳装置,设置为能够固定并收纳所述调节支撑装置和/或所述释放装置;
其中,所述释放装置设置于所述调节支撑装置的第一端,所述调节支撑装置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收纳装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亭,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中空的万向管;
所述万向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装置,所述第一锁紧装置设置为与所述释放装置锁紧并形成密封;所述万向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锁紧装置,所述第二锁紧装置设置为与所述收纳装置锁紧;和/或,
所述收纳装置包括:至少一面开口的壳体;
所述第二锁紧装置设置为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锁紧;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卡位装置,所述卡位装置设置为固定所述万向管和/或所述释放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亭,其特征在于,所述亭还包括:风参数检测单元;
所述风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冬李雪恒
申请(专利权)人: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