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兆弟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定位受力筋的连接件及预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406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定位受力筋的连接件及预制构件,解决了预制构件性能欠佳的问题。一种用于定位受力筋的连接件包括:安装段,设置在预制构件内,所述安装段上设有用于卡接纵筋的第一卡槽和用于卡接横筋的第二卡槽;固定段,设置在所述安装段内侧,所述固定段上设有用于连接悬挂筋一端的安装孔;延伸段,设置在所述安装段外侧;其中,所述固定段用于控制纵筋和横筋距离预制构件内侧壁的距离,所述延伸段用于控制纵筋和横筋距离预制构件外侧壁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定位受力筋的连接件及预制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定位受力筋的连接件及预制构件。
技术介绍
装配式墙体包括外墙和内墙,外墙和/或内墙均可在工厂利用模具成型为标准的预制构件,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外墙挂接在内墙上,现有的外墙通常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挂接在内墙上:1、外墙上设有螺套,内墙上设有膨胀螺栓,螺套旋接在膨胀螺栓上,以实现外墙挂接在内墙上;2、外墙上设有卡扣,内墙上设有卡槽,卡扣插入卡槽,以实现外墙卡接在内墙上;3、外墙上设有外连接件,内墙上设有内连接件,外连接件与内连接件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然而,螺套、卡扣和外连接件等部件均只安装在外墙上的混凝土上,若外墙的混凝土本身结构强度不足,或若前述这些部件靠近外墙上混凝土的裂缝或蜂窝、麻面等缺陷处,这就导致挂接机构与外墙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定位受力筋的连接件及预制构件,优化预制构件的性能。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定位受力筋的连接件包括:安装段,设置在预制构件内,所述安装段上设有用于卡接纵筋的第一卡槽和用于卡接横筋的第二卡槽;固定段,设置在所述安装段内侧,所述固定段上设有用于连接悬挂筋一端的安装孔;延伸段,设置在所述安装段外侧;其中,所述固定段用于控制纵筋和横筋距离预制构件内侧壁的距离,所述延伸段用于控制纵筋和横筋距离预制构件外侧壁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相互垂直。r>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段、所述安装段以及所述固定段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段末端的径向尺寸缩小。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段的末端呈圆台形。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段的末端呈圆锥形。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为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侧;或,所述第一卡槽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外侧。预制构件包括外墙和内墙,还包括连接件和悬挂筋,所述连接件为上述任一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外墙上,所述悬挂筋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悬挂筋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内墙上。进一步的,所述悬挂筋埋设在所述内墙上。现有的螺套、卡扣、外连接件等部件固定安装在外墙的混凝土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包括安装段,安装段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纵筋卡接在第一卡槽上,横筋卡接在第二卡槽上,当纵筋卡接在第一卡槽上以及横筋卡接在第二卡槽上时,固定段控制纵筋和横筋距离外墙内侧壁的距离,延伸段控制纵筋和横筋距离外墙外侧壁的距离。如此设计,通过控制纵筋和横筋在外墙上的位置,以优化预制构件的性能。外墙作为装饰墙,其自身厚度通常小于60mm,将螺套、卡扣、外连接件等部件固定安装在外墙的混凝土上,这会导致外墙容易在连接螺套、卡扣或外连接件的过程中发生开裂。而本专利技术先将连接件卡接在纵筋以及横筋上,接着在成型模具内成型外墙,可有效避免外墙在安装连接件过程中发生开裂。现有的外墙和内墙分别成型后,再通过挂接机构连为一体,因此,装配式墙体上对挂接机构的位置精度要求高、抗变形强度要求高。而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段设置有安装孔,安装段设置在外墙内,当悬挂筋一端与安装孔连接时,悬挂筋另一端可以埋设在现浇的内墙内,即连接件在外墙上的安装位置确定后,悬挂筋可以带动外墙相对内墙进行安装位置的无极调节。如此设计,提高外墙与内墙的相对位置精度,并实现预制构件在一副模具内成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件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F-F处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装配式墙体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G-G处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钢筋网片的主视图;图7为图6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钢筋笼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4和图5,一种用于定位受力筋的连接件100,该连接件100包括:安装段1020,设置在预制构件1内,安装段1020上设有用于卡接纵筋的第一卡槽1041和用于卡接横筋的第二卡槽1042;固定段1010,设置在安装段1020内侧,固定段1010上设有用于连接悬挂筋一端的安装孔;延伸段1030,设置在安装段1020外侧;其中,固定段1010用于控制纵筋和横筋距离预制构件内侧壁的距离,延伸段1030用于控制纵筋和横筋距离预制构件外侧壁的距离。本实施例中,所述受力筋为第一受力筋300,所述第一受力筋300包括第一纵向受力筋3001和第一横向受力筋3002,若干第一纵向受力筋3001和若干第一横向受力筋3002相互连接后形成钢筋网片,第一纵向受力筋3001卡接在第一卡槽1041上,第一横向受力筋3002卡接在第二卡槽1042上。参见图6和图7,第一纵向受力筋3001与第一横向受力筋3002连接后呈十字形交叉,因此,第一卡槽1041与第二卡槽1042相互垂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纵向受力筋3001与第一横向受力筋3002连接后呈类十字形时,第一卡槽1041与第二卡槽1042的位置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由于第一纵向受力筋3001和第一横向受力筋3002均具有一定的直径,因此,在第一纵向受力筋3001与第一横向受力筋300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后,第一卡槽1041与第二卡槽1042在预制构件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错开,才能实现第一纵向受力筋3001卡接在第一卡槽1041上以及第一横向受力筋3002卡接在第二卡槽1042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1041位于第二卡槽1042内侧;或,第一卡槽1041位于第二卡槽1042外侧。参见图1和图5,延伸段1030的端面可露在外墙12的侧壁上,因此,延伸段1030末端的径向尺寸缩小。优选的,延伸段1030的末端1031呈圆台形,圆台形的延伸段1030的末端1031可有效减小其端面在外墙12侧壁上的面积比例系数。此外,延伸段1030的末端1031还可以呈圆锥形。参见图1和图5,延伸段1030设置在安装段1020的外侧,固定段1010设置在安装段1020的内侧,延伸段1030控制第一受力筋300与外墙12外侧壁之间的距离,固定段1010控制第一受力筋300与外墙12内侧壁之间的距离。此结构针对外墙12作为装饰墙设置在内墙11外侧时,连接件100在外墙12上的安装方式;当外墙12作为装饰墙设置在内墙11内侧时,连接件100在外墙12上的安装方式可以是:延伸段1030设置在安装段1020的内侧,固定段1010设置在安装段1020的外侧。本实施例中为增强连接件100的抗变形强度,延伸段1030、安装段1020以及固定段1010一体成型。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安装孔1011为螺纹孔。实施例二参见图3和图4,预制构件1包括外墙12和内墙11,外墙12位于内墙11的外侧。参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定位受力筋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段,设置在预制构件内,所述安装段上设有用于卡接纵筋的第一卡槽和用于卡接横筋的第二卡槽;/n固定段,设置在所述安装段内侧,所述固定段上设有用于连接悬挂筋一端的安装孔;/n延伸段,设置在所述安装段外侧;/n其中,所述固定段用于控制纵筋和横筋距离预制构件内侧壁的距离,所述延伸段用于控制纵筋和横筋距离预制构件外侧壁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定位受力筋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段,设置在预制构件内,所述安装段上设有用于卡接纵筋的第一卡槽和用于卡接横筋的第二卡槽;
固定段,设置在所述安装段内侧,所述固定段上设有用于连接悬挂筋一端的安装孔;
延伸段,设置在所述安装段外侧;
其中,所述固定段用于控制纵筋和横筋距离预制构件内侧壁的距离,所述延伸段用于控制纵筋和横筋距离预制构件外侧壁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定位受力筋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末端的径向尺寸缩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定位受力筋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的末端呈圆台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定位受力筋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的末端呈圆锥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定位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弟
申请(专利权)人:周兆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