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废水杂质滤除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37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水杂质滤除过滤器,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配套有盖板和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设置有进水接头,外筒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进水接头连接,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进水管的侧壁上沿着轴向设置有一排通孔,所述外筒内还设置有多个过滤软管,所述过滤软管一端与进水管上的通孔连接,另一端为封闭端,每个通孔对应一个过滤软管,所述过滤软管绕着进水管卷曲成圆盘状,所述外筒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过滤袋容渣量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性废水杂质滤除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放射性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废水杂质滤除过滤器。
技术介绍
在核设施运行、维护、检修及退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放射性废水,这些废水在最终处理之前需要暂时贮存在专门设置的放射性废水贮槽内(以下简称贮槽)。在长期贮存过程中,这些原始废水产生大量不溶固体颗粒(金属氧化物、有机碳化物、金属颗粒、有机物颗粒和无机盐等)长时间沉积和板结在贮槽底部。目前这些贮槽内的废水长期存放,主要采用自然沉淀或者普通过滤袋过滤的方式,在沉积较多的时候采用人工清理,清理出的杂质经蒸发干燥后水泥固定。杂质的存在及人工清理的处理方式有以下不良影响:(1)杂质长期存在堵塞管道及转运泵,磨损仪表阀门管件、转动设备堵塞仪表管;(2)含较多杂质的废水在蒸发处理过程中结垢、沉淀、发泡,废水处理效率低下,增加了固化难度;(3)自然沉降并由人工清理的方式工作环境恶劣,放射性气溶胶容易进入体内。因此,采用过滤的方式将放射性废水中的不溶颗粒杂质滤除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方式。但若采用普通过滤袋(如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的一种放射性废水吸附过滤器,专利号:CN202549321U)过滤的方式过滤,由于通用工业过滤袋容渣量小以及放射性场所使用特性,滤材吸附杂质后很难利用反冲洗的方式使粘结在滤材上的杂质层剥落下来而重新具有过滤能力,因此需要经常更换过滤袋,造成大量二次放射性废物,作业人员受照剂量较大。其他的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如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提出的移动式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专利号CN104860439A)只能处理含较少杂质的废水及废水中离子,不能处理因结垢含有大量颗粒状杂质的废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废水杂质滤除过滤器,解决过滤袋容渣量小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放射性废水杂质滤除过滤器,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配套有盖板和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设置有进水接头,外筒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进水接头连接,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进水管的侧壁上沿着轴向设置有一排通孔,所述外筒内还设置有多个过滤软管,所述过滤软管一端与进水管上的通孔连接,另一端为封闭端,每个通孔对应一个过滤软管,所述过滤软管绕着进水管卷曲成圆盘状,所述外筒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本技术所述过滤软管可以采用过滤精度较低的滤材以滤除大粒径颗粒状杂质,亦可采用过滤精度较高的滤材以处理普通贮存水池内小粒径悬浮杂质。本技术通过在外筒内的进水管上设置一排通孔,每个通孔对应一个卷曲成圆盘状的过滤软管,即本技术的滤布设计为肠道式管道结构,并采用多层叠加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单个过滤器的吸附面积和容渣量,解决了传统过滤器容渣量小、更换周期短、只能处理含较少颗粒状杂质的放射性废水的缺点,降低贮槽清理频率和清理难度,防止杂质在贮槽内产生板结,提高过滤效率和过滤质量,降低人员清理作业风险和人员受照剂量。进一步地,过滤软管为机织过滤布。进一步地,过滤软管的管壁为褶皱结构。将滤布制成多褶皱的管道状结构并多层叠加的方式放置在外筒内部,大大增加单个过滤器的过滤面积和容渣量。进一步地,外筒内还设置有多个疏水板,每个过滤软管的下方对应设置一个疏水板,所述疏水板为圆形弯折状结构,在弯折处形成疏水槽。所述疏水板为圆形板经过多个弯折形成的圆形弯折状结构,各个疏水槽平行设置。每个过滤软管的下方对应设置一个疏水板以方便排出过滤后的水。进一步地,疏水板上设置若干孔洞。进一步地,多个疏水板通过支撑立柱连接,所述支撑立柱的两端分别与盖板和底板连接。进一步地,盖板上设置有吊装卡口,所述吊装卡口为柱体结构,所述柱体结构上设置有吊具进入口和吊具限位口。吊装卡口为快速吊装接口,进水接头为自密封快速接头,其组合使用使过滤器快速安装与拆吊更换。进一步地,吊装卡口的顶部与盖板的顶部齐平。进一步地,位于最下端的出水孔与底板具有一定间距。以保证外筒在过滤器不使用时仍有部分存水存放在过滤器内保持滤布的湿润,避免滤布因干燥而失效。进一步地,进水接头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齐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放射性废水杂质滤除过滤器,其容渣量较大,减少了过滤器更换频率,减少了二次废物的产生量。2、本技术过滤流量大,提高了过滤作业效率。3、本技术可过滤含大量颗粒状杂质的放射性废水,保护了废水处理系统,防止了大量杂质在贮槽底部产生板结。4、本技术降低了放射性废水贮槽的清理频率和清理难度,降低了作业人员受照剂量,保护人员和环境安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吊装卡口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盖板,2-外筒,3-过滤软管,4-疏水板,5-吊装卡口,6-进水管,7-支撑立柱,8-底板,9-进水接头,21-出水孔,41-疏水槽,51-吊具进入口,52-吊具限位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放射性废水杂质滤除过滤器,包括外筒2,所述外筒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配套有盖板1和底板8,所述盖板1、外筒2、底板8围成封闭式圆柱体外形,盖板1、外筒2、底板8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盖板1上设置有吊装卡口5,所述吊装卡口5为柱体结构,所述柱体结构上设置有吊具进入口51和吊具限位口52;吊装卡口5的顶部与盖板1的顶部齐平,所述底板8的中部设置有进水接头9,具有自密封性,进水接头9的底部与底板8的顶部齐平,外筒2内设置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一端与进水接头9连接,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进水管6的侧壁上沿着轴向设置有一排通孔,所述外筒2内还设置有多个过滤软管3,所述过滤软管3一端与进水管6上的通孔连接,另一端为封闭端,每个通孔对应一个过滤软管3,所述过滤软管3绕着进水管6卷曲成圆盘状,在尺寸允许情况下,过滤软管3在沿进水管6径向方向应密集布置以最大化增大处理面积,即增大了杂质吸附面积和过滤器容渣量,增大了出水速度和处理效率,所述过滤软管3的内径与通孔内的直径一致,所述过滤软管3为机织过滤布,所述外筒2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21,所述机织过滤布为过滤精度较低的滤布,以滤除大粒径杂质,降低废水中的杂质含量,降低后期处理难度和贮槽清理频率。所述吊装卡口5为吊装过滤器的接口,使用过滤器专用吊具从吊具进入口51进入,逆时针旋转90°后提升,锁紧在吊具限位口52以内,过滤器专用吊具与过滤器的快速且稳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废水杂质滤除过滤器,包括外筒(2),所述外筒(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配套有盖板(1)和底板(8),所述底板(8)的中部设置有进水接头(9),其特征在于,外筒(2)内设置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一端与进水接头(9)连接,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进水管(6)的侧壁上沿着轴向设置有一排通孔,所述外筒(2)内还设置有多个过滤软管(3),所述过滤软管(3)一端与进水管(6)上的通孔连接,另一端为封闭端,每个通孔对应一个过滤软管(3),所述过滤软管(3)绕着进水管(6)卷曲成圆盘状,所述外筒(2)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废水杂质滤除过滤器,包括外筒(2),所述外筒(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配套有盖板(1)和底板(8),所述底板(8)的中部设置有进水接头(9),其特征在于,外筒(2)内设置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一端与进水接头(9)连接,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进水管(6)的侧壁上沿着轴向设置有一排通孔,所述外筒(2)内还设置有多个过滤软管(3),所述过滤软管(3)一端与进水管(6)上的通孔连接,另一端为封闭端,每个通孔对应一个过滤软管(3),所述过滤软管(3)绕着进水管(6)卷曲成圆盘状,所述外筒(2)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水杂质滤除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软管(3)为机织过滤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水杂质滤除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软管(3)的管壁为褶皱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水杂质滤除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内还设置有多个疏水板(4),每个过滤软管(3)的下方对应设置一个疏水板(4),所述疏水板(4)为圆形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曹寅文静袁和川孙志军隆涛尹高翔谭粤房贵兴蒋义林谢驰夏霜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