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用新型精炼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374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用新型精炼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水、聚丙烯酸、聚乙二醇、纳米黏土按固定比例进行调配,然后均匀搅拌制得,充分发挥各原料的特性,将各原料的特性融合在一起,最终得到了一种纺织用新型精炼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的纺织用新型精炼剂,聚氧乙烯醚类物质使用量较少,对环境影响较低,所产生的废水容易处理,减轻了废水处理的压力,并且比现有的纺织用新型精炼剂成本更低,精炼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用新型精炼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化工
,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用新型精炼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精练过程是纺织品在一定温度下与碱和精练剂进行的一个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它包括渗透、净洗、膨化、乳化、皂化、分散、螯合和脱色等作用,其中渗透和净洗是较为重要的作用,精练过程第一步是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精练液向纤维内部渗透,使纤维及杂质膨化;第二步为净洗作用,即纤维经充分润湿后,其杂质经过热和化学品的皂洗、乳化、萃取、分散等作用而被去除。精练剂的作用是帮助碱液渗透到纤维内部,促进蜡状物的皂化,棉籽壳、蛋白质和果胶等的分解,使已脱离纤维的杂质分散在煮练液中,防止重新附着在纤维上。随着印染工业的发展,节约能耗,加快精练速度,缩短工艺流程是必然趋势。表面活性剂是精练剂的重要组分部分,目前常用于纺织品前处理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醚类(尤其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该类表面活性剂对无机物形成的污迹去除力较强,虽然聚氧乙烯醚类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在表面活性剂在中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但是其仍然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杀死环境中微生物,抑制其它有毒物质的降解,导致水中溶解氧的减少等,需要将含有聚氧乙烯醚类的废水处理之后才能进行排放,因此印染工业面临极大的废水处理压力。而直接减少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又会导致精炼的效果下降,脱去杂质的效果下降,影响整个精炼的进度,如需要反复精炼反而会导致废水量增多。因此,寻找一种聚氧乙烯醚类物质使用量较少,对环境影响较低,所产生的废水容易处理,并且能保持较好的精炼效果的纺织用新型精炼剂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纺织用新型精炼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纺织用新型精炼剂,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10份,水20~30份,聚丙烯酸份5~10份,聚乙二醇10~20份,纳米黏土10~20份。进一步的,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5份,水15份,聚丙烯酸7.5份,聚乙二醇15份,纳米黏土25份。进一步的,所述水,是去离子水。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黏土,是细度为2~200nm的黏土粉末。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黏土,其中含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碳酸钙。优选的,所述纳米黏土,可以是纯纳米二氧化硅。制备所述纺织用新型精炼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水、聚丙烯酸、聚乙二醇、纳米黏土;(2)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丙烯酸、聚乙二醇混合均匀,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水,搅拌均匀,使各成分溶解形成稳定的液体;(3)向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加入纳米黏土,保持搅拌直至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即得。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搅拌均匀,具体是在高速匀化器中搅拌。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保持搅拌直至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其搅拌速度为150-250转/mi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由聚乙二醇(PEG)与脂肪醇缩合而成的醚,用以下通式表示:RO(CH2CH2O)nH,其中n是聚合度。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起乳化,发泡、去污作用,其能很好地渗透并将棉纤维上杂质洗脱。聚丙烯酸:聚丙烯酸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能与金属离子、钙、镁等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对水中碳酸钙和氢氧化钙有优良的分解作用。用于水处理的本品分子量一般在2000-5000,可与水互溶、溶于乙醇、异丙醇等。呈弱酸性,Pka为4.75。在300℃以上易分解。聚乙二醇:聚乙二醇是非离子型的水溶性聚合物,它能与许多极性较高的物质配伍,对低极性的物质配伍性差,相对分子质量低的聚乙二醇配伍性较好。纳米黏土:黏土是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黏土的成分主要为氧化硅与氧化铝,也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水、聚丙烯酸、聚乙二醇、纳米黏土按固定比例进行调配,然后均匀搅拌制得,充分发挥各原料的特性,通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渗透进入棉纤维中,并将棉纤维上杂质充分洗脱然后通过按特定比混合后的聚丙烯酸、聚乙二醇、纳米黏土共同进行吸附,其会产生协同效果,最终吸附能力比单一吸附剂更强,形成的废水处理难度降低,具有一定的环保效益。本专利技术将各原料的特性融合在一起,最终得到了一种纺织用新型精炼剂。本专利技术所得的纺织用新型精炼剂,聚氧乙烯醚类物质使用量较少,对环境影响较低,所产生的废水容易处理,减轻了废水处理的压力,并且比现有的纺织用新型精炼剂成本更低,精炼效果更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1)称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5kg,去离子水25kg,聚丙烯酸7.5kg,聚乙二醇15kg,纳米黏土15kg;(2)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丙烯酸、聚乙二醇混合均匀,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水,搅拌均匀,使各成分溶解形成稳定的液体;(3)向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加入纳米黏土,保持200转/min搅拌直至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即得。所述纳米黏土,是细度为2~200nm的黏土粉末,其中含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碳酸钙。实施例2(1)称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kg,去离子水30kg,聚丙烯酸10kg,聚乙二醇20kg,纳米黏土20kg;(2)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丙烯酸、聚乙二醇混合均匀,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水,搅拌均匀,使各成分溶解形成稳定的液体;(3)向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加入纳米黏土,保持150转/min搅拌直至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即得。所述纳米黏土,是细度为2~200nm的黏土粉末,其中含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碳酸钙。实施例3(1)称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kg,去离子水20kg,聚丙烯酸5kg,聚乙二醇10kg,纳米黏土10kg;(2)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丙烯酸、聚乙二醇混合均匀,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水,搅拌均匀,使各成分溶解形成稳定的液体;(3)向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加入纳米黏土,保持200转/min搅拌直至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即得。所述纳米黏土,是细度为2~200nm的黏土粉末,其中含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碳酸钙。实施例4(1)称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5kg,去离子水25kg,聚丙烯酸7.5kg,聚乙二醇15kg,纳米黏土15kg;(2)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丙烯酸、聚乙二醇混合均匀,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水,搅拌均匀,使各成分溶解形成稳定的液体;(3)向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加入纳米黏土,保持200转/min搅拌直至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即得。所述纳米黏土,是细度为2~200nm的黏土粉末,是纯纳米二氧化硅。对比例1按照专利申请CN201611166671.0(一种去油低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用新型精炼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10份,水20~30份,聚丙烯酸份5~10份,聚乙二醇10~20份,纳米黏土10~2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用新型精炼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10份,水20~30份,聚丙烯酸份5~10份,聚乙二醇10~20份,纳米黏土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用新型精炼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5份,水15份,聚丙烯酸7.5份,聚乙二醇15份,纳米黏土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织用新型精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是去离子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织用新型精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黏土,是细度为2~200nm的黏土粉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用新型精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黏土,其中含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碳酸钙。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来早邹金鑫张学敏周维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