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玻璃钢净化罐抗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37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埋式玻璃钢净化罐制造、施工及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埋玻璃钢净化罐抗浮装置,包括:玻璃钢净化罐、第一过水孔、第一单向逆止阀模块、第一过滤器模块、第二过水孔、第二单向逆止阀模块和第二过滤器模块;所述抗浮装置解决了现有抗浮技术中,工序繁琐、材料品种多、施工复杂、安装工时费用高的缺点,节能环保,具有较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玻璃钢净化罐抗浮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埋式玻璃钢净化罐制造、施工及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地埋玻璃钢净化罐抗浮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钢净化罐使用场所一般采用地埋,埋设安装过程,要依据国家建筑标准图集14ss706进行施工设计,包括按照尺寸开槽、放坡、地基处理、打垫层、有地下水时还需要降水处理、铺设砂层、吊装、抗浮处理、选用优质土分层回填、分层夯实、接管安装等环节。当地下水上涨或雨季下雨,罐体在回填期间或安装后发生漂浮,就破坏改变了安装位置,不能正常使用,需要吊出罐体、排水、二次开槽、清除淤泥、铺设垫层、吊装以致重新回填的复杂过程,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抗浮处理普遍采用抗浮带固定罐体,一般根据要求选用多道扁铁固定罐体,罐体两侧预制地锚固定点,将扁铁与罐体一侧固定点焊接,扁铁围绕罐体到另一侧连接正反口螺栓与地锚固定焊接,现有地埋式储罐抗浮技术施工难度大、工序繁琐、材料品种多、施工复杂、安装工时费用高,需要预制地锚固定、采用扁钢、正反扣螺栓、焊接安装,用固定罐体下拽力平衡罐体上浮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153094.1公开了一种地下钢波纹管管廊的抗浮装置,该抗浮装置具体为在钢波纹管的下部或者内侧设置型钢,型钢与钢波纹管管廊用螺栓连接,以增加钢波纹管管廊廊体在垂直方向的刚度;在地基基础上设置抗拨桩或抗拔锚杆,将锚杆或桩的顶部与管廊内部的型钢相连。该抗浮装置能够避免钢波纹管管廊埋设于地下时,由于受到地下水浮力作用发生移位,破坏体或管内设施,但是没有提出一种地埋玻璃钢净化罐抗浮装置。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21230925.5公开了一种抗浮综合管廊,包括管廊体和抗浮锚杆组件,所述管廊体的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预留孔,所述抗浮锚杆组件固定装设于所述预留孔中。该技术的抗浮综合管廊具有抗浮性强、稳定性好和结构简单等优点,但是,同样没有提出一种地埋玻璃钢净化罐抗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抗浮技术施工难度大、工序繁琐、材料品种多、施工复杂、安装工时费用高等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地埋玻璃钢净化罐抗浮装置。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抗浮装置包括:玻璃钢净化罐、第一过水孔、第一单向逆止阀模块、第一过滤器模块、第二过水孔、第二单向逆止阀模块和第二过滤器模块;玻璃钢净化罐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第一过水孔一端与设置在玻璃钢净化罐内部的第一单向逆止阀模块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玻璃钢净化罐外部的第一过滤器模块连通;第二过水孔一端与设置在玻璃钢净化罐内部的第二单向逆止阀模块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玻璃钢净化罐外部的第二过滤器模块连通。进一步的,第一单向逆止阀模块包括:第一进水孔、第一阀外壳、第一封盖、第一阀芯球和第一长孔;第一阀外壳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过水孔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孔,另一端与第一封盖连接,第一阀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一阀芯球,第一阀外壳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长孔。进一步的,第一过滤器模块由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过滤器外表压板、第一不锈钢过滤网、第二过滤网格板、第二不锈钢过滤网、第一过滤网格板、第三不锈钢过滤网和第一过滤器模块底板组成的一体化结构。进一步的,第一过滤器外表压板、第二过滤网格板、第一过滤网格板、第一过滤器模块底板上均设置有贯穿的内直径相同的第一圆孔,第一圆孔通过第一过水孔与第一进水孔相连通。进一步的,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分别设置于玻璃钢净化罐侧面中间位置,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夹角呈90度。进一步的,第二单向逆止阀模块与第一单向逆止阀模块结构相同,包括:第二进水孔、第二阀外壳、第二封盖、第二阀芯球和第二长孔;第二阀外壳一端设置有与第二过水孔相连通的第二进水孔,另一端与第二封盖连接,第二阀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二阀芯球,第二阀外壳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长孔。进一步的,第二过滤器模块与第一过滤器模块结构相同,第二过滤器模块由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二过滤器外表压板、第四不锈钢过滤网、第四过滤网格板、第五不锈钢过滤网、第三过滤网格板、第六不锈钢过滤网和第二过滤器模块底板组成的一体化结构。进一步的,第二过滤器外表压板、第四过滤网格板、第三过滤网格板、第二过滤器模块底板上均设置有贯穿的内直径相同的第二圆孔,第二圆孔通过第二过水孔与第二进水孔相连通。进一步的,第一长孔为间隔设置多个。进一步的,第二长孔为间隔设置多个。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是在罐体内部没水时,外部出现下大雨或水位上涨时,依靠抗浮装置的作用,将罐体外部水导入罐内,使罐内水位上涨,形成内外部水位同等高度,达到平衡不产生上浮力,达到抗浮效果,解决了现有抗浮技术中,工序繁琐、材料品种多、施工复杂、安装工时费用高的缺点,节能环保,具有较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通过设置的第一单向逆止阀模块和第二单向逆止阀模块,将外部水导入玻璃钢净化罐,同时具有不允许内部水向外部流出的技术效果;通过对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夹角呈90度的位置设置,将玻璃钢净化罐卧倒掩埋地下时,具有较好的收集罐体外水的作用;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器模块和第二过滤器模块具有块防止堵塞作用,采用三层不同不锈钢过滤网,具有好的防堵塞效果,保证抗浮装置装置的有效性;通过设置的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将玻璃钢净化罐外的水输送至玻璃钢净化罐的内部;通过设置的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能够防止第一阀芯球和第二阀芯球进入玻璃钢净化罐的内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抗浮装置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沿AA'方向的第一单向逆止阀模块剖视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沿CC'方向的第一过滤器模块剖视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沿BB'方向的第二单向逆止阀模块剖视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沿DD'方向的第二过滤器模块剖视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玻璃钢净化罐;2-第一单向逆止阀模块、21-第一进水孔、22-第一阀外壳、23-第一阀芯球、24-第一封盖、25-第一侧壁、26-第一长孔;3-第一过滤器模块、31-第一过滤器外表压板、32-第一不锈钢过滤网、33-第二过滤网格板、34-第二不锈钢过滤网、35-第一过滤网格板、36-第三不锈钢过滤网、37-第一过滤器模块底板、38-第一圆孔;4-第二单向逆止阀模块、41-第二进水孔、42-第二阀外壳、43-第二阀芯球、44-第二封盖、45-第二侧壁、46-第二长孔;5-第二过滤器模块、51-第二过滤器外表压板、52-第四不锈钢过滤网、53-第四过滤网格板、54-第五不锈钢过滤网、55-第三过滤网格板、56-第六不锈钢过滤网、57-第二过滤器模块底板、58-第二圆孔;6-第一过水孔;7第二过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所述抗浮装置包括:玻璃钢净化罐1、第一过水孔6、第一单向逆止阀模块2、第一过滤器模块3、第二过水孔7、第二单向逆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玻璃钢净化罐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钢净化罐、第一过水孔、第一单向逆止阀模块、第一过滤器模块、第二过水孔、第二单向逆止阀模块和第二过滤器模块;玻璃钢净化罐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第一过水孔一端与设置在玻璃钢净化罐内部的第一单向逆止阀模块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玻璃钢净化罐外部的第一过滤器模块连通;第二过水孔一端与设置在玻璃钢净化罐内部的第二单向逆止阀模块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玻璃钢净化罐外部的第二过滤器模块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玻璃钢净化罐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钢净化罐、第一过水孔、第一单向逆止阀模块、第一过滤器模块、第二过水孔、第二单向逆止阀模块和第二过滤器模块;玻璃钢净化罐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第一过水孔一端与设置在玻璃钢净化罐内部的第一单向逆止阀模块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玻璃钢净化罐外部的第一过滤器模块连通;第二过水孔一端与设置在玻璃钢净化罐内部的第二单向逆止阀模块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玻璃钢净化罐外部的第二过滤器模块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玻璃钢净化罐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单向逆止阀模块包括:第一进水孔、第一阀外壳、第一封盖、第一阀芯球和第一长孔;第一阀外壳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过水孔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孔,另一端与第一封盖连接,第一阀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一阀芯球,第一阀外壳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玻璃钢净化罐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过滤器模块由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过滤器外表压板、第一不锈钢过滤网、第二过滤网格板、第二不锈钢过滤网、第一过滤网格板、第三不锈钢过滤网和第一过滤器模块底板组成的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玻璃钢净化罐抗浮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过滤器外表压板、第二过滤网格板、第一过滤网格板、第一过滤器模块底板上均设置有贯穿的内直径相同的第一圆孔,第一圆孔通过第一过水孔与第一进水孔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宙良陈亮武泽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潮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