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绗缝机的主机自动移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绗缝机的主机自动移动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绗缝机中,其横向主梁机构一般是固定的,其通过移动放置有布料的框型架移动,进行缝制,使得其需要的前后长度较长,其空间占用过大,使得在有限的空间中无法安装足量的绗缝机使用;而有些绗缝机使采用横向主梁机构的移动,但其导向轨道至具有一个顶面的横向槽,通过滚轮插套在横向槽上移动,其导向限位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绗缝机的主机自动移动机构,它采用主机横梁进行前后移动来实现缝制,使得其底部的固定机架的前后距离无需过大,其安装运行空间大大缩小,大大提高空间利用率,使得在有限的空间中可以安装足量的绗缝机使用,而且其采用导向导轨和辅助支撑折弯板实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双面限位导向,导向效果好。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绗缝机的主机自动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机架,所述固定机架的顶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面上均固定有前后延伸的导向导轨和前后延伸的导向槽体;所述导向槽体的前部和后部中均插套有传动带轮,传动带轮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铰接在导向槽体的左右两个侧板上,后方的左侧板或右侧板上均固定有电机架,驱动伺服电机固定在电机架上,后方的传动带轮的转轴的一端伸出导向槽体的一个侧板,驱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电机架的竖直板并通过联轴器与后方的对应的传动带轮的转轴的一端相连接,齿形皮带张紧在两个传动带轮上,齿形皮带的内齿与传动带轮的外齿部相啮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绗缝机的主机自动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机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架(10)的顶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面上均固定有前后延伸的导向导轨(11)和前后延伸的导向槽体(12);/n所述导向槽体(12)的前部和后部中均插套有传动带轮(13),传动带轮(13)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铰接在导向槽体(12)的左右两个侧板上,后方的左侧板或右侧板上均固定有电机架(14),驱动伺服电机(15)固定在电机架(14)上,后方的传动带轮(13)的转轴的一端伸出导向槽体(12)的一个侧板,驱动伺服电机(15)的输出轴穿过电机架(14)的竖直板并通过联轴器与后方的对应的传动带轮(13)的转轴的一端相连接,齿形皮带(16)张紧在两个传动带轮(13)上,齿形皮带(16)的内齿与传动带轮(13)的外齿部相啮合;/n主机横梁(20)处于固定机架(10)的上方,主机横梁(20)的左右两端固定有支腿(21),支腿(21)的底端固定有多个下滑动轮(22),下滑动轮(22)插套在对应的导向导轨(11)的顶面上成型有滑槽中,下滑动轮(22)的底面压靠在导向导轨(11)的滑槽的底面上,支腿(21)的底面固定有连接块(23),连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绗缝机的主机自动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机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架(10)的顶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面上均固定有前后延伸的导向导轨(11)和前后延伸的导向槽体(12);
所述导向槽体(12)的前部和后部中均插套有传动带轮(13),传动带轮(13)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铰接在导向槽体(12)的左右两个侧板上,后方的左侧板或右侧板上均固定有电机架(14),驱动伺服电机(15)固定在电机架(14)上,后方的传动带轮(13)的转轴的一端伸出导向槽体(12)的一个侧板,驱动伺服电机(15)的输出轴穿过电机架(14)的竖直板并通过联轴器与后方的对应的传动带轮(13)的转轴的一端相连接,齿形皮带(16)张紧在两个传动带轮(13)上,齿形皮带(16)的内齿与传动带轮(13)的外齿部相啮合;
主机横梁(20)处于固定机架(10)的上方,主机横梁(20)的左右两端固定有支腿(21),支腿(21)的底端固定有多个下滑动轮(22),下滑动轮(22)插套在对应的导向导轨(11)的顶面上成型有滑槽中,下滑动轮(22)的底面压靠在导向导轨(11)的滑槽的底面上,支腿(21)的底面固定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固定在齿形皮带(1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绗缝机的主机自动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架(10)的顶部由左侧板、右侧板和两个横向连接板组成,横向连接板的两端固定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和后端的内侧壁上。
技术研发人员:杨朋,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君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