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立体编织用纺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35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立体编织用纺织装置,包括机体、副纺织室和主纺织室,所述机体上端设置有顶盖,所述机体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机体一侧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另一侧设置有主纺织室,所述主纺织室下端设置有副纺织室,所述副纺织室下端设置有加湿室,所述主纺织室内部上端设置有主纺织室纺织梭,所述副纺织室内部上端设置有副纺织室纺织梭,所述主纺织室内部设置有主纺织卷布辊A与主纺织卷布辊B,所述副纺织室内部设置有副纺织卷布辊A与副纺织卷布辊B,通过在通口A一侧设置的紫外线杀菌灯,用于对布料进行紫外线杀菌处理,通过在通口B一侧设置的吸尘口,用于对布料进行吸尘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立体编织用纺织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双面立体编织用纺织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双编织是种已编织的纺织物,透过把两或更套的布;或一组或多组的织物相互连接,而形成的拥有两层的编织纺织。层与层之间的线程的运动可以创建出复杂的图案和表面的纹理。“双编织”或“真正的双层布”在当代的纺织品制造,有时仅限于两种经纱和三种纺织物,由两个不同的,轻轻地被第三种或装订的连接面形成。但这种区别并不是必然,双面织物是一种双层布的形式,这些织物物有两个正面,无反面,包括毛毯,缎带,和衬/夹层。目前的纺织装置基本上都是单一的单面纺织,双面编织只能采用人工操作,因此较为繁琐,而且也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普通的纺织装置在纺织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布料碎屑,导致设备运转不流畅,另外,纺织时还需要单独拉出来进行加湿处理,处理后的布料也得不到及时烘干,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双面立体编织用纺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纺织装置基本上都是单一的单面纺织,双面编织只能采用人工操作,因此较为繁琐,而且也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普通的纺织装置在纺织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布料碎屑,导致设备运转不流畅,另外,纺织时还需要单独拉出来进行加湿处理,处理后的布料也得不到及时烘干,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立体编织用纺织装置,包括机体、副纺织室和主纺织室,所述机体上端设置有顶盖,所述机体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机体一侧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另一侧设置有主纺织室,所述主纺织室下端设置有副纺织室,所述副纺织室下端设置有加湿室,所述主纺织室内部上端设置有主纺织室纺织梭,所述副纺织室内部上端设置有副纺织室纺织梭,所述主纺织室内部设置有主纺织卷布辊A与主纺织卷布辊B,所述副纺织室内部设置有副纺织卷布辊A与副纺织卷布辊B,所述加湿室内部设置有振布辊A与振布辊B,所述主纺织卷布辊A中部设置有布料,所述主纺织室与副纺织室连接处设置有通口A,所述副纺织室与加湿室连接处设置有通口B,所述通口A一侧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通口B一侧设置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下端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下端连接有储尘室,所述储尘室一侧设置有排尘口,所述储尘室设置在加湿室下端,所述储尘室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上端设置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水管与喷雾口连接,所述喷雾口设置在加湿室上下两端,所述水箱另一侧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机体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端设置有烘干喷头,所述烘干喷头上端连接有烘干管道,所述烘干管道顶部连接有烘干机,所述烘干机设置在顶盖内部,所述主纺织室纺织梭与副纺织室纺织梭外部均设置有弹簧,所述主纺织卷布辊A、主纺织卷布辊B、副纺织卷布辊A、副纺织卷布辊B、振布辊A与振布辊B内部均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主纺织卷布辊A、主纺织卷布辊B、副纺织卷布辊A、副纺织卷布辊B、振布辊A与振布辊B均通过皮带与电机轴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轴设置在电机一侧,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机支架内侧,所述电机支架设置在底座内部。优选的,所述主纺织卷布辊A、主纺织卷布辊B、副纺织卷布辊A、副纺织卷布辊B、振布辊A与振布辊B两端均设置有滚轴,所述滚轴固定在机体内壁,所述注水口表面设置有注水口盖。优选的,所述出料口与入料口大小相等,所述排尘口内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烘干机通过螺栓固定在顶盖内部,所述顶盖与机体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机支架与电机卡合连接,所述机体与底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出料口表面设置有出料口盖。优选的,所述入料口表面设置有入料口盖,所述通口A与通口B大小相等,所述水箱内壁设置有加热层。优选的,所述皮带内侧设置有带齿,所述主纺织卷布辊A、主纺织卷布辊B、副纺织卷布辊A、副纺织卷布辊B、振布辊A与振布辊B一端均设置有与带齿啮合连接的轴齿。优选的,所述支撑脚共有四个,且均匀设置在底座底部,所述振布辊B共有两个,且相互转动连接,所述水管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吸尘管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皮带为橡胶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主纺织卷布辊A共有两个,且相互转动连接,所述副纺织卷布辊B共有两个,且相互转动连接,所述振布辊A共有两个,且相互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主纺织卷布辊B共有两个,且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电机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内部,所述副纺织卷布辊A共有两个,且相互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面立体编织用纺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主纺织室和副纺织室,用于对纺织品进行双面纺织处理,通过在副纺织室下端设置的加湿室,用于对双面纺织品进行加湿处理,通过在主纺织室内部上端设置的主纺织室纺织梭,用于对纺织品进行正面纺织处理,通过在副纺织室内部上端设置的副纺织室纺织梭,用于对纺织品进行背面纺织处理,通过在主纺织室内部设置的主纺织卷布辊A与主纺织卷布辊B,用于对纺织品正面纺织处理时进行固定。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副纺织室内部设置的副纺织卷布辊A与副纺织卷布辊B,用于对纺织品背面纺织处理时进行固定,通过在加湿室内部设置的振布辊A与振布辊B,用于在加湿时进行振布处理,通过在主纺织室与副纺织室连接处设置的通口A,用于使正面处理后的布料进入副纺织室,通过在副纺织室与加湿室连接处设置的通口B,用于使背面处理后的布料进入加湿室。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通口A一侧设置的紫外线杀菌灯,用于对布料进行紫外线杀菌处理,通过在通口B一侧设置的吸尘口,用于对布料进行吸尘处理,通过在吸尘口下端设置的吸尘管,用于将灰尘输送至储尘室,通过在储尘室一侧设置的排尘口,用于在储尘室灰尘满了之后进行排尘处理。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储尘室一侧设置的水箱以及在水箱上端设置的蒸汽发生器,用于进行蒸汽发生处理,通过在蒸汽发生器上端设置的水管与喷雾口,用于通过水管对布料进行喷雾处理,通过设置的注水口,用于对水箱进行注水处理,通过设置的出料口,用于使处理后的纺织品进行出料处理。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出料口上端设置的烘干喷头,用于对布料进行烘干处理,通过设置的烘干管道,用于接通烘干喷头与烘干机,通过在主纺织室纺织梭与副纺织室纺织梭外部设置的弹簧,用于减轻纺织梭产生的震动,通过设置的加热管以及在加热管内部设置的电加热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立体编织用纺织装置,包括机体(2)、副纺织室(27)和主纺织室(3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上端设置有顶盖(1),所述机体(2)下端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底部设置有支撑脚(18),所述机体(2)一侧设置有入料口(6),所述入料口(6)另一侧设置有主纺织室(30),所述主纺织室(30)下端设置有副纺织室(27),所述副纺织室(27)下端设置有加湿室(14),所述主纺织室(30)内部上端设置有主纺织室纺织梭(28),所述副纺织室(27)内部上端设置有副纺织室纺织梭(29),所述主纺织室(30)内部设置有主纺织卷布辊A(33)与主纺织卷布辊B(24),所述副纺织室(27)内部设置有副纺织卷布辊A(7)与副纺织卷布辊B(23),所述加湿室(14)内部设置有振布辊A(9)与振布辊B(19),所述主纺织卷布辊A(33)中部设置有布料(31),所述主纺织室(30)与副纺织室(27)连接处设置有通口A(26),所述副纺织室(27)与加湿室(14)连接处设置有通口B(32),所述通口A(26)一侧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22),所述通口B(32)一侧设置有吸尘口(8),所述吸尘口(8)下端设置有吸尘管(10),所述吸尘管(10)下端连接有储尘室(11),所述储尘室(11)一侧设置有排尘口(12),所述储尘室(11)设置在加湿室(14)下端,所述储尘室(11)一侧设置有水箱(17),所述水箱(17)上端设置有蒸汽发生器(16),所述蒸汽发生器(16)通过水管(15)与喷雾口(13)连接,所述喷雾口(13)设置在加湿室(14)上下两端,所述水箱(17)另一侧设置有注水口(4),所述机体(2)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上端设置有烘干喷头(20),所述烘干喷头(20)上端连接有烘干管道(21),所述烘干管道(21)顶部连接有烘干机(25),所述烘干机(25)设置在顶盖(1)内部,所述主纺织室纺织梭(28)与副纺织室纺织梭(29)外部均设置有弹簧(40),所述主纺织卷布辊A(33)、主纺织卷布辊B(24)、副纺织卷布辊A(7)、副纺织卷布辊B(23)、振布辊A(9)与振布辊B(19)内部均设置有加热管(38),所述加热管(38)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39),所述主纺织卷布辊A(33)、主纺织卷布辊B(24)、副纺织卷布辊A(7)、副纺织卷布辊B(23)、振布辊A(9)与振布辊B(19)均通过皮带(34)与电机轴(35)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轴(35)设置在电机(36)一侧,所述电机(36)设置在电机支架(37)内侧,所述电机支架(37)设置在底座(3)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立体编织用纺织装置,包括机体(2)、副纺织室(27)和主纺织室(3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上端设置有顶盖(1),所述机体(2)下端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底部设置有支撑脚(18),所述机体(2)一侧设置有入料口(6),所述入料口(6)另一侧设置有主纺织室(30),所述主纺织室(30)下端设置有副纺织室(27),所述副纺织室(27)下端设置有加湿室(14),所述主纺织室(30)内部上端设置有主纺织室纺织梭(28),所述副纺织室(27)内部上端设置有副纺织室纺织梭(29),所述主纺织室(30)内部设置有主纺织卷布辊A(33)与主纺织卷布辊B(24),所述副纺织室(27)内部设置有副纺织卷布辊A(7)与副纺织卷布辊B(23),所述加湿室(14)内部设置有振布辊A(9)与振布辊B(19),所述主纺织卷布辊A(33)中部设置有布料(31),所述主纺织室(30)与副纺织室(27)连接处设置有通口A(26),所述副纺织室(27)与加湿室(14)连接处设置有通口B(32),所述通口A(26)一侧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22),所述通口B(32)一侧设置有吸尘口(8),所述吸尘口(8)下端设置有吸尘管(10),所述吸尘管(10)下端连接有储尘室(11),所述储尘室(11)一侧设置有排尘口(12),所述储尘室(11)设置在加湿室(14)下端,所述储尘室(11)一侧设置有水箱(17),所述水箱(17)上端设置有蒸汽发生器(16),所述蒸汽发生器(16)通过水管(15)与喷雾口(13)连接,所述喷雾口(13)设置在加湿室(14)上下两端,所述水箱(17)另一侧设置有注水口(4),所述机体(2)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上端设置有烘干喷头(20),所述烘干喷头(20)上端连接有烘干管道(21),所述烘干管道(21)顶部连接有烘干机(25),所述烘干机(25)设置在顶盖(1)内部,所述主纺织室纺织梭(28)与副纺织室纺织梭(29)外部均设置有弹簧(40),所述主纺织卷布辊A(33)、主纺织卷布辊B(24)、副纺织卷布辊A(7)、副纺织卷布辊B(23)、振布辊A(9)与振布辊B(19)内部均设置有加热管(38),所述加热管(38)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39),所述主纺织卷布辊A(33)、主纺织卷布辊B(24)、副纺织卷布辊A(7)、副纺织卷布辊B(23)、振布辊A(9)与振布辊B(19)均通过皮带(34)与电机轴(35)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轴(35)设置在电机(36)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迪塔杉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