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塔釜精馏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350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塔釜精馏塔,包括塔釜以及与塔釜连接的第一填料塔和第二填料塔,所述第一填料塔和所述第二填料塔均包括至少一个塔段单元,所述塔段单元包括分液器、散装填料、换料口、放空管和塔壁,所述分液器包括隔板和多个溢流管,所述隔板四周与所述塔壁密闭连接,所述溢流管贯穿所述隔板且与所述隔板密闭连接,所述第一填料塔和所述第二填料塔的塔顶均设有排气口,且塔顶处的塔段单元上均设有回流口,所述塔釜上设有夹套换热器、进液口和排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单釜双塔结构设计,增加塔顶馏分馏量,大幅提高产量,减小壁流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塔釜精馏塔
本技术涉及精馏塔,具体涉及一种双塔釜精馏塔。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电子级TEOS纯化工艺,使用二次精馏连续生产。其中,一次精馏塔的塔顶馏分为低沸点的乙醇和甲醇等醇类,馏出量较少,二次精馏塔的塔顶馏分为电子级高纯TEOS产品,馏出量较大。为了保证生产连续进行,提升设备的生产处理能力,需增加二次精馏塔塔径,而增加塔径会引起塔径过大,此时壁流现象影响严重,导致产品纯度无法达到产品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既能保证产量增加,又能保证产品品质的生产装置来代替传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究设计一种双塔釜精馏塔,来解决产量低、产品品质不高和壁流现象严重的缺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双塔釜精馏塔,包括塔釜以及与塔釜连接的第一填料塔和第二填料塔,所述第一填料塔和所述第二填料塔均包括至少一个塔段单元,所述塔段单元包括分液器、散装填料、换料口、放空管和塔壁,所述分液器包括隔板和多个溢流管,所述隔板四周与所述塔壁密闭连接,所述溢流管贯穿所述隔板且与所述隔板密闭连接,所述第一填料塔和所述第二填料塔的塔顶均设有排气口,且塔顶处的塔段单元上均设有回流口,所述塔釜上设有夹套换热器、进液口和排液口。优选地,所述塔段单元内设有防液沫板,所述回流口设于所述防液沫板和所述分液器之间。优选地,所述塔釜顶部为平面,底部为弧形面,所述夹套换热器为设于所述塔釜底部外壁上的弧形夹层结构。优选地,所述塔釜上设有液位感应器。优选地,所述第一填料塔包括四个塔段单元,所述第二填料塔包括三个塔段单元,所述塔段单元之间通过聚四氟乙烯垫片和接口螺丝相连。优选地,所述溢流管高度相同且均匀竖直分布在所述隔板上,所述放空管一端连接到所述隔板上端面,另一端穿过隔板下方的塔壁连接至塔外。优选地,所述溢流管的进液端为斜面,出液端为平面。优选地,所述隔板中心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一端与所述隔板上端面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和所述塔壁连接至塔外。优选地,所述溢流管为内管和外管结构,所述内管上端设有挡板和支架,所述外管上端为斜面,所述外管上端设有倾斜孔,所述倾斜孔上端与所述内管高度相同,所述倾斜孔下端低于所述内管高度,所述外管下端为逐步扩大的结构,所述外管下端面上设有圆形分液孔。优选地,所述挡板为面积大于所述内管截面积的圆形,所述挡板的四周为斜面,所述圆形分液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外管下端面上。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塔釜精馏塔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单釜双塔结构设计,增加了塔顶馏分馏量,不仅节能,还大幅提高产量,减小壁流影响;2、根据实际工艺需求,可增减塔段单元,装置适用范围广;3、与并联单釜单塔比较,装置技术参数稳定,产品质量稳定;4、适用于化工串联式连续多次精馏过程中,某一特定段塔顶馏量倍增的工艺过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塔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中塔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溢流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溢流管沿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中溢流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2中溢流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塔釜;2、第一填料塔;3、第二填料塔;4、塔段单元;5、防液沫板;6、分液器;7、散装填料;8、换料口;9、放空管;10、塔壁;11、隔板;12、溢流管;13、排气口;14、回流口;15、夹套换热器;16、进液口;17、液位感应器;18、排液口;19、接口螺丝;20、进液管;21、内管;22、外管;23、挡板;24、支架;25、圆形分液孔;26、倾斜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双塔釜精馏塔,包括塔釜1以及与塔釜1连接的第一填料塔2和第二填料塔3,第一填料塔2和第二填料塔3均包括至少一个塔段单元4,塔段单元4包括分液器6、散装填料7、换料口8、放空管9和塔壁10,分液器6包括隔板11和多个溢流管12,隔板11四周与塔壁10密闭连接,溢流管12贯穿隔板11且与隔板11密闭连接,第一填料塔2和第二填料塔3的塔顶均设有排气口13,且塔顶处的塔段单元4上均设有回流口14,塔釜1上设有夹套换热器15、进液口16和排液口18。塔段单元4内设有防液沫板5,回流口14设于防液沫板5和分液器6之间,回流液从塔顶回流口14进入塔内,由上而下与塔釜1内产生的上升气相接触进行传质。塔釜1顶部为平面,底部为弧形面,夹套换热器15为设于塔釜1底部外壁上的弧形夹层结构,使得塔釜1内部受热更均匀,加热效果良好。塔釜1上设有液位感应器17,通过液位感应器17反应塔釜1液量变化,从而控制塔釜1液量处于安全工作范围。第一填料塔2包括四个塔段单元4,第二填料塔3包括三个塔段单元4,塔段单元4之间装设有聚四氟乙烯垫片,通过接口螺丝19进行固定,保证塔段单元4之间连接稳定;塔段单元4之间也可以采用法兰进行连接固定。当现有塔段单元4的数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或者所需过量时,可以通过合理添加或者减少塔段单元4的数量来满足生产需要。溢流管12高度相同且均匀竖直分布在隔板11上,放空管9一端连接到隔板11上端面,另一端穿过隔板11下方的塔壁10连接至塔外。塔内液相在隔板11上停留,当液面超过一定量时,液体经溢流管12穿过隔板11流向下一层塔段单元4,继续进行气液传质。溢流管12的进液端为斜面,出液端为平面。液体可从溢流管12的进液端斜面较低的一侧流入溢流管12,而不会占据整个溢流管12截面,为气体通过留下通道。隔板11中心设有进液管20,进液管20一端与隔板11上端面相连且该处出口高度高于进液管20高度,另一端穿过隔板11和塔壁10连接至塔外。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塔釜精馏塔采用单釜双塔结构设计,增加了塔顶馏分馏量,不仅节能,还大幅提高产量,减小壁流影响;根据实际工艺需求,可增减塔段单元,装置适用范围广;与并联单釜单塔比较,装置技术参数稳定,产品质量稳定;适用于化工串联式连续多次精馏过程中,某一特定段塔顶馏量倍增的工艺过程。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7所示,溢流管12为内管21和外管22结构,塔内液相主要从外管22由上而下通过,气相主要从内管21由下而上通过。内管21上端设有挡板23和支架24,挡板23为面积大于内管21截面积的圆形,挡板23的四周为斜面,挡板23能很好地挡住内管21上口,防止上层塔段单元4下流的液体直接进入内管21,导致液体不够分散;支架24支撑起挡板23,内管21内经过的气相从支架24间隙通过。挡板23面积可大于外管22上端面积,本实施例中,挡板23面积小于外管22上端面积,液相可直接由上一塔段单元4进入外管22,挡板23接收的液体也可从挡板23四周边缘流入外管22。外管22上端为斜面,斜面上设有倾斜孔26,倾斜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塔釜精馏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釜以及与塔釜连接的第一填料塔和第二填料塔,所述第一填料塔和所述第二填料塔均包括至少一个塔段单元,所述塔段单元包括分液器、散装填料、换料口、放空管和塔壁,所述分液器包括隔板和多个溢流管,所述隔板四周与所述塔壁密闭连接,所述溢流管贯穿所述隔板且与所述隔板密闭连接,所述第一填料塔和所述第二填料塔的塔顶均设有排气口,且塔顶处的塔段单元上均设有回流口,所述塔釜上设有夹套换热器、进液口和排液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塔釜精馏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釜以及与塔釜连接的第一填料塔和第二填料塔,所述第一填料塔和所述第二填料塔均包括至少一个塔段单元,所述塔段单元包括分液器、散装填料、换料口、放空管和塔壁,所述分液器包括隔板和多个溢流管,所述隔板四周与所述塔壁密闭连接,所述溢流管贯穿所述隔板且与所述隔板密闭连接,所述第一填料塔和所述第二填料塔的塔顶均设有排气口,且塔顶处的塔段单元上均设有回流口,所述塔釜上设有夹套换热器、进液口和排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塔釜精馏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段单元内设有防液沫板,所述回流口设于所述防液沫板和所述分液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塔釜精馏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釜顶部为平面,底部为弧形面,所述夹套换热器为设于所述塔釜底部外壁上的弧形夹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塔釜精馏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釜上设有液位感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塔釜精馏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塔包括四个塔段单元,所述第二填料塔包括三个塔段单元,所述塔段单元之间通过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岐赵大鹏宋增超赵明海张旻昊谭旭影安春日王玺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恒坤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