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铌铬微合金化生产32-40mmHRB400E细晶高强韧抗震钢筋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具体涉及铌铬微合金化生产32-40mmHRB400E细晶高强韧抗震钢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GB/T1499.2-2018标准实施后,国内热轧带肋钢筋生产企业基本都采用钒微合金化工艺生产直条带肋钢筋,同时通过优化化学成分控制及轧制工艺,确保钢筋宏观金相、微观组织及截面维氏硬度满足新标准检验要求。目前国内已有针对GB/T1499.2-2018标准实施后HRB400E直条抗震钢筋生产技术的相关研究报道,主要采用钒氮微合金化工艺,钢中加入一定量的钒氮合金或氮化钒铁,公称直径32mm及以上大规格HRB400E钢中V含量控制为0.030~0.040wt%,通过控制轧制温度和轧制道次得到宏观金相、截面维氏硬度、微观组织满足GB/T1499.2-2018标准要求的公称直径32mm及以上大规格HRB400E钢筋。由于钒合金价格昂贵,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钢筋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目前尚无铌铬微合金化生产公 ...
【技术保护点】
1.铌铬微合金化生产公称直径32-40mm HRB400E细晶高强韧抗震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化学成分:C 0.21~0.25 wt%、Si 0.35~0.47wt%、Mn 0.95~1.15wt%、Cr 0.280-0.350wt%、Nb 0.025~0.032wt%、S≤0.045wt%、P≤0.045wt%、N≤0.0090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不纯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铌铬微合金化生产公称直径32-40mmHRB400E细晶高强韧抗震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化学成分:C0.21~0.25wt%、Si0.35~0.47wt%、Mn0.95~1.15wt%、Cr0.280-0.350wt%、Nb0.025~0.032wt%、S≤0.045wt%、P≤0.045wt%、N≤0.0090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不纯物。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铌铬微合金化生产公称直径32-40mmHRB400E细晶高强韧抗震钢筋的制备方法,包括钢水冶炼、脱氧合金、钢水氩站精炼、钢水浇铸、钢坯控轧控冷工序,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钢水冶炼:分别按145-160kg/t钢、10kg/t钢的冷料装入配比,将化学成分C0.12~0.20wt%,Si0.17~0.30wt%,Mn0.25~0.50wt%,P0.028~0.042wt%,S0.022~0.035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不纯物的废钢、化学成分C0.12~0.20wt%,Si0.17~0.30wt%,Mn0.25~0.50wt%,P0.028~0.042wt%,S0.022~0.035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不纯物的生铁加入LD转炉中,之后按910~920kg/t钢的装入配比,将化学成分C4.2~4.6wt%、Si0.20~0.45wt%、Mn0.55~0.80wt%、P0.105~0.135wt%、S≤0.040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不纯物,温度≥1300℃的铁水加入LD转炉中进行常规顶底复合吹炼,加入常规石灰、轻烧白云石、菱镁球造渣,石灰加入量为25~30kg/t钢,轻烧白云石加入量为20~25kg/t钢,菱镁球加入量为1.5~3.0kg/t钢,控制终点碳含量≥0.06wt%,出钢温度≤1650℃;出钢前向钢包底部加入活性石灰和精炼渣进行渣洗,石灰加入量为2.0kg/t钢,精炼渣加入量为1.0kg/t钢,出钢过程采用全程底吹氩工艺,氩气流量控制为20~25NL/min;
b、脱氧合金化:将钢水出钢,当钢包中的钢水量大于1/4时,按下列脱氧合金化顺序:碳化钙复合脱氧剂→碳化硅→硅铁→硅锰合金→高碳铬铁→钢筋专用铌铁,依次向钢包中加入下列物质:按1.0~1.5kg/t钢的量,加入下列质量比的碳化钙复合脱氧剂:CaC26.5wt%,Si28.5wt%,Al7.5wt%,Ba4.5wt%,Al2O311.5wt%,其余为不可避免的不纯物;按2.8kg/t钢的量,加入下列质量比的碳化硅:SiC85.5wt%,C27.2wt%,P0.068wt%,S0.046wt%,其余为不可避免的不纯物;按1.6~3.0kg/t钢的量,加入下列质量比的硅铁:Si72.8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不纯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张卫强,吴光耀,郭继祥,王文锋,段鹏杰,邓家木,文玉兵,胡威,刘红兵,朱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