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消防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85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消防管道,包括:下连接组件,所述下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外螺纹管、挡板、块体、第一防水圈和漏水检测仪,所述第一管体的顶部的轴心处连通有外螺纹管,所述第一管体顶部的边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内表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块体,所述块体的顶部通过EVA粘胶粘接连接有第一防水圈,所述挡板右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漏水检测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外螺纹管与内螺纹管进行螺纹连接,同时带动第二防水圈嵌入挡板与内螺纹管之间并与第一防水圈相贴合,通过将外螺纹管与内螺纹管拧紧后,使用者将螺杆贯穿方形板和通槽并通过螺母将螺杆进行固定,达到了密封性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消防管道
本技术涉及BIM
,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消防管道。
技术介绍
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的消防管道在使用时,通常是通过法兰进行连接,这样密封性差,在水压高时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且现有的消防管道通常仅有一个排水口,不具备同时连接多个消防水管的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BIM的消防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消防管道。(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下连接组件,所述下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外螺纹管、挡板、块体、第一防水圈和漏水检测仪,所述第一管体的顶部的轴心处连通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消防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连接组件(1),所述下连接组件(1)包括第一管体(11)、外螺纹管(12)、挡板(13)、块体(14)、第一防水圈(15)和漏水检测仪(16),所述第一管体(11)的顶部的轴心处连通有外螺纹管(12);/n上连接组件(2),所述上连接组件(2)包括第二管体(21)、内螺纹管(22)和第二防水圈(23),所述第二管体(21)底部的轴心处连通有内螺纹管(22),所述内螺纹管(22)的内表面与外螺纹管(1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n加固组件(3),所述加固组件(3)包括方形板(31)、盘体(32)、螺杆(33)、通槽(34)和螺母(35),所述方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消防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连接组件(1),所述下连接组件(1)包括第一管体(11)、外螺纹管(12)、挡板(13)、块体(14)、第一防水圈(15)和漏水检测仪(16),所述第一管体(11)的顶部的轴心处连通有外螺纹管(12);
上连接组件(2),所述上连接组件(2)包括第二管体(21)、内螺纹管(22)和第二防水圈(23),所述第二管体(21)底部的轴心处连通有内螺纹管(22),所述内螺纹管(22)的内表面与外螺纹管(1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加固组件(3),所述加固组件(3)包括方形板(31)、盘体(32)、螺杆(33)、通槽(34)和螺母(35),所述方形板(31)的内侧与第二管体(21)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板(31)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杆(33),所述盘体(32)的内表面与挡板(13)外表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盘体(32)顶部的边侧开设有通槽(34),所述螺杆(33)的下端贯穿通槽(34)的内腔并延伸至盘体(32)的底部,且螺杆(33)的下端且位于盘体(32)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母(35);
分流组件(4),所述分流组件(4)包括管道(41)和管路分流器(42),所述管道(41)的顶部与第一管体(11)外表面底部的轴心处连通,所述管道(41)远离第一管体(11)的一端连通有管路分流器(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消防管道,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栋栋张海波张志平郭建军宋丽琦
申请(专利权)人:凯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