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82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包括筒体、喷管和阀体,所述筒体的底部套装有底座,所述筒体顶部的中心位置处镶嵌有管座,且管座的顶端固定有阀体,所述阀体的右上端固定有提把,且提把的正上方设置有压把,并且压把的左端与阀体的左上端相互铰接,所述阀体的内部穿插有阀杆,所述阀体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右端与阀体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筒体的左侧设置有喷管,且喷管的顶端固定有接头,并且接头的外侧壁与通槽螺纹连接。该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不仅便于喷管组件的拆装、延长,扩大了水基型灭火器的适用范围,而且避免了误操作和外部伤害,提高了水基型灭火器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
本技术涉及灭火器
,具体为一种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
技术介绍
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是小型泡沫灭火器的一种,主要用于易燃固体、非水溶性液体、带电设备等的初起火灾,在油库、工厂、商店等场所有着广泛应用。但现有的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一般的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其喷管组件直接固定在灭火器本体上,适用范围固定,无法根据实际需要对喷管组件进行拆装、更换或延长;2、在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往往直接手持喷嘴,可能对手部造成灼伤,同时阀体上的开关机构缺乏有效的限位和缓冲机制,容易发生误操作或其它损伤,安全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具备喷管组件操作便捷、使用时的安全性高等优点,解决了适用范围固定、安全性能较弱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包括筒体、喷管和阀体,所述筒体的底部套装有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包括筒体(2)、喷管(10)和阀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的底部套装有底座(1),所述筒体(2)顶部的中心位置处镶嵌有管座(14),且管座(14)的顶端固定有阀体(15),并且管座(14)和阀体(15)之间相互连通,所述阀体(15)的右上端固定有提把(3),且提把(3)的正上方设置有压把(9),并且压把(9)的左端与阀体(15)的左上端相互铰接,所述阀体(15)的内部穿插有阀杆(16),且阀杆(16)的顶端与压把(9)的前侧壁相互铰接,并且阀杆(16)的底端延伸至管座(14)的内部,所述阀体(15)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槽(17),且通槽(17)的右端与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包括筒体(2)、喷管(10)和阀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的底部套装有底座(1),所述筒体(2)顶部的中心位置处镶嵌有管座(14),且管座(14)的顶端固定有阀体(15),并且管座(14)和阀体(15)之间相互连通,所述阀体(15)的右上端固定有提把(3),且提把(3)的正上方设置有压把(9),并且压把(9)的左端与阀体(15)的左上端相互铰接,所述阀体(15)的内部穿插有阀杆(16),且阀杆(16)的顶端与压把(9)的前侧壁相互铰接,并且阀杆(16)的底端延伸至管座(14)的内部,所述阀体(15)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槽(17),且通槽(17)的右端与阀体(15)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筒体(2)的左侧设置有喷管(10),且喷管(10)的顶端固定有接头(18),并且接头(18)的外侧壁与通槽(17)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把(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云肖冬华魏俊涛
申请(专利权)人:井冈山市玉捷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