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5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包括毛刷、手柄以及探针,手柄的一端为毛刷端;毛刷设置于所述毛刷端,毛刷顶部直径<0.2mm~0.5mm;手柄的另一端为探针端,探针设置于所述探针端;探针的自由端设有直径为0.2mm~0.5mm的圆球。毛刷包括刷毛和刷头,刷毛固定于刷头的顶部,刷头底部通过摩擦卡抱结构与毛刷端实现可拆卸连接。毛刷和探针均在手柄轴线方向有所偏转,偏转角度为钝角,朝向相反。本设计的工具可实现在显微视野下对酸蚀剂进行精准涂抹,进而提高牙体组织粘接强度,减少粘接相关术后并发症的产生;使用过程中,可避免酸蚀剂浪费的情况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
本技术属于显微涂抹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口腔微创修复概念的普及和口腔显微修复的流行,瓷贴面、瓷嵌体等微创粘接修复方式逐渐被口腔医生和患者接受。在最终修复体粘接时,需要对牙体表面使用35%浓度的磷酸凝胶进行酸蚀。目前,牙体粘接处理技术分为全酸蚀和自酸蚀两种,前牙瓷贴面修复时常使用全酸蚀技术,因为全酸蚀技术可以获得更好的牙釉质粘接强度。但当牙体预备量过多时,预备体颈部常出现牙本质暴露,全酸蚀技术操作难度大,处理不当会造成牙本质过敏及牙本质粘接力下降。自酸蚀技术操作简单,对牙本质的粘接效果理想,但对牙釉质的粘接能力不如全酸蚀技术。选择性酸蚀技术根据牙釉质与牙本质的特点分区操作,使用自酸蚀粘接剂处理牙本质,使用磷酸提高自酸蚀粘接剂对牙釉质的粘接能力,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酸蚀技术。但在实际临床情况中,牙本质暴露面积不大,或牙釉质肩台宽度很窄,现有的酸蚀剂注射头、小毛刷等工具尺寸过大,不能满足显微视野下的使用,无法进行酸蚀剂的精准涂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实现对酸蚀剂的精准涂抹,满足在显微视野下的使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包括毛刷、手柄以及探针,所述手柄的一端为毛刷端;所述毛刷设置于所述毛刷端,所述毛刷顶部直径<0.2mm~0.5mm;所述手柄的另一端为探针端,所述探针设置于所述探针端;所述探针的自由端设有直径为0.2mm~0.5mm的圆球。传统的酸蚀剂注射头、小毛刷太大,不能对酸蚀剂在显微镜下进行精准涂抹,本技术采取一种微小直径、便于在显微视野下使用的毛刷,用于涂抹酸蚀剂或粘接剂,之后用探针对涂抹之后的酸蚀剂进行位置调整,不仅可以精确控制酸蚀剂位置,还可以铺平酸蚀剂,避免酸蚀剂浪费;因此当两者同时使用时,能够实现显微视野下对酸蚀剂进行精准涂抹。更进一步,所述毛刷与毛刷端为可拆卸连接。毛刷的使用寿命的限制,当刷毛出现毛散开情况。可以便于及时更换,毛刷长度为20mm。更进一步,所述毛刷包括刷毛和刷头,所述刷毛设置于所述刷头的顶部,所述刷头的底部通过摩擦卡抱固定到所述毛刷端。金属管通过摩擦卡抱固定,手柄的转角为135度,刷毛设置于刷头的顶部便于直接蘸取磷酸酸蚀剂涂抹在牙釉质表面,进行酸蚀处理。且可以及时擦除牙本质上多余的酸蚀剂。更进一步,所述刷头的顶部的直径为1.5mm,底部的直径为3mm;所述毛刷固定到所述刷头的深度不低于1.5mm,所述毛刷端连接到所述刷头的深度不低于3mm。将刷头以一定深度固定到毛刷端,方便医生给患者涂抹酸蚀剂时的操作。更进一步,所述刷毛为尼龙材质,所述刷头为金属材质。将刷毛更好的固定在刷头里面。更进一步,所述探针与手柄为固定连接。探针固定长度不低于3mm,探针端竖直部分长度为150mm,直径为3.5mm。更进一步,所述的毛刷与探针均分别与所述手柄成预定角度,该预定角度为钝角;所述毛刷与探针分别朝向所述手柄轴线的两侧。毛刷与探针分别与手柄成预定角度,方便医生在对患者进行酸蚀剂涂抹时的操作,且探针端和毛刷端在同一个平面上。更进一步,所述预定角度为135度。当医生对患者进行酸蚀剂涂抹时,设有的135度预定角度更方便医生的操作。更进一步,所述手柄的材质为金属或树脂。更进一步,所述圆球的材质为金属或树脂。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可实现在显微视野下对酸蚀剂进行精准涂抹,进而提高牙体组织粘接强度,减少粘接相关术后并发症的产生。2、使用过程中,可避免酸蚀剂浪费的情况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毛刷端连接手柄、毛刷后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毛刷端的示意图。图4为毛刷示意图。图5为探针端示意图。图中标记:1、探针;2、手柄;3、毛刷端;4、毛刷;5、刷毛;6、刷头;7、圆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包括毛刷(4)、手柄(2)以及探针(1),手柄(2)的一端为毛刷端(3);毛刷(4)设置于所述毛刷端(3),毛刷(4)顶部直径<0.2mm~0.5mm,当医生用工具为患者治疗时,可以很清楚的在显微视野下进行酸蚀剂的涂抹;如图5所示,手柄(2)的另一端为探针端,探针(1)设置于所述探针端;探针(1)的自由端(端部)设有直径为0.2mm~0.5mm的圆球(7),使探针推动凝胶形态的磷酸酸蚀剂,并对酸蚀剂进行精准涂抹;圆球的材质为金属或树脂,探针(1)与手柄(2)为固定连接,探针固定长度不低于3mm,探针端竖直部分长度为150mm,直径为3.5mm,探针长度为7mm;为了便于治疗时方便医生操作,毛刷(4)与探针(1)均分别与手柄(2)成一钝角,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钝角为135度;毛刷(4)与探针(1)分别朝向手柄(2)轴线的两侧,朝向相反(即毛刷(4)和探针(1)位于同一平面),朝向不同使得使用一端时,另一端不会影响使用;毛刷(4)和探针(1)位于同一平面;手柄(2)的材质为金属或树脂。如图2和4所示,毛刷(4)包括刷毛(5)和刷头(6),刷毛的底部直径为1mm,长度为4mm,成圆台状(顶部直径<0.2mm~0.5mm),刷毛(5)为尼龙材质,刷头(6)为金属材质,刷头为圆柱形金属材质空管,金属管的厚度为0.2mm~0.25mm,刷头成圆台状,刷毛(5)设置于刷头(6)的顶部,刷毛(5)伸入金属管内部起固定作用的长度不低于1.5mm,刷头(6)的底部通过摩擦卡抱固定到毛刷端(3),固定毛刷(4)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涂抹酸蚀剂,也便于酸蚀剂涂抹在精准位置;刷头(6)的顶部的直径为1.5mm,底部的直径为3mm;刷毛(5)固定到刷头(6)的深度不低于1.5mm,毛刷端(3)连接到刷头(6)的深度不低于3mm。具体的,毛刷端(3)自由端设有一凸台,该凸台的尺寸与刷头底部的中空尺寸相应,该凸台通过按压伸入到刷头(6)的底部中空位置,即实现了刷头(6)的摩擦卡抱。如图3所示,毛刷(4)与毛刷端(3)为可拆卸连接,毛刷(4)长度为20mm,当毛刷上的刷毛散开影响使用的时候,可将毛刷进行更换,以便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包括毛刷、手柄以及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一端为毛刷端;所述毛刷设置于所述毛刷端,所述毛刷顶部直径<0.2mm~0.5mm;所述手柄的另一端为探针端,所述探针设置于所述探针端;所述探针的自由端设有直径为0.2mm~0.5mm的圆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包括毛刷、手柄以及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一端为毛刷端;所述毛刷设置于所述毛刷端,所述毛刷顶部直径<0.2mm~0.5mm;所述手柄的另一端为探针端,所述探针设置于所述探针端;所述探针的自由端设有直径为0.2mm~0.5mm的圆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与毛刷端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包括刷毛和刷头,所述刷毛设置于所述刷头的顶部,所述刷头的底部通过摩擦卡抱固定到所述毛刷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的顶部的直径为1.5mm,底部的直径为3mm;所述毛刷固定到所述刷头的深度不低于1.5mm,所述毛刷端连接到所述刷头的深度不低于3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洋范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