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5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包括毛刷、手柄以及探针,手柄的一端为毛刷端;毛刷设置于所述毛刷端,毛刷顶部直径<0.2mm~0.5mm;手柄的另一端为探针端,探针设置于所述探针端;探针的自由端设有直径为0.2mm~0.5mm的圆球。毛刷包括刷毛和刷头,刷毛固定于刷头的顶部,刷头底部通过摩擦卡抱结构与毛刷端实现可拆卸连接。毛刷和探针均在手柄轴线方向有所偏转,偏转角度为钝角,朝向相反。本设计的工具可实现在显微视野下对酸蚀剂进行精准涂抹,进而提高牙体组织粘接强度,减少粘接相关术后并发症的产生;使用过程中,可避免酸蚀剂浪费的情况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
本技术属于显微涂抹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口腔微创修复概念的普及和口腔显微修复的流行,瓷贴面、瓷嵌体等微创粘接修复方式逐渐被口腔医生和患者接受。在最终修复体粘接时,需要对牙体表面使用35%浓度的磷酸凝胶进行酸蚀。目前,牙体粘接处理技术分为全酸蚀和自酸蚀两种,前牙瓷贴面修复时常使用全酸蚀技术,因为全酸蚀技术可以获得更好的牙釉质粘接强度。但当牙体预备量过多时,预备体颈部常出现牙本质暴露,全酸蚀技术操作难度大,处理不当会造成牙本质过敏及牙本质粘接力下降。自酸蚀技术操作简单,对牙本质的粘接效果理想,但对牙釉质的粘接能力不如全酸蚀技术。选择性酸蚀技术根据牙釉质与牙本质的特点分区操作,使用自酸蚀粘接剂处理牙本质,使用磷酸提高自酸蚀粘接剂对牙釉质的粘接能力,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酸蚀技术。但在实际临床情况中,牙本质暴露面积不大,或牙釉质肩台宽度很窄,现有的酸蚀剂注射头、小毛刷等工具尺寸过大,不能满足显微视野下的使用,无法进行酸蚀剂的精准涂抹。技术内容本技术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包括毛刷、手柄以及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一端为毛刷端;所述毛刷设置于所述毛刷端,所述毛刷顶部直径<0.2mm~0.5mm;所述手柄的另一端为探针端,所述探针设置于所述探针端;所述探针的自由端设有直径为0.2mm~0.5mm的圆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包括毛刷、手柄以及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一端为毛刷端;所述毛刷设置于所述毛刷端,所述毛刷顶部直径<0.2mm~0.5mm;所述手柄的另一端为探针端,所述探针设置于所述探针端;所述探针的自由端设有直径为0.2mm~0.5mm的圆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与毛刷端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包括刷毛和刷头,所述刷毛设置于所述刷头的顶部,所述刷头的底部通过摩擦卡抱固定到所述毛刷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显微酸蚀粘接剂涂抹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的顶部的直径为1.5mm,底部的直径为3mm;所述毛刷固定到所述刷头的深度不低于1.5mm,所述毛刷端连接到所述刷头的深度不低于3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洋范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