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
本技术涉及消化内科用的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
技术介绍
消化内科是以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在现实生活中,消化内科经常会遇到患者大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进而带来便秘、大便干结甚至嵌顿的问题,从而给患者带来排便困难的痛苦,而长此以往会带来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而临床上为了保持患者大便通常,一方面需要患者多吃含油纤维素较多的水果和蔬菜,而另一方面则需要医护人员协助将硬结的大便排出,使用现有的通便器再给患者进行通便时,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的问题,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该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包括肛肠管主体、大活塞、大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肛肠管主体(1)、大活塞(2)、大活塞推拉柄(3)、小活塞推拉柄(4)、小活塞杆(5)、大活塞腔(6)、小活塞(7)、小活塞腔(8)、吸喷药孔(9)、隔档圏(10);所述肛肠管主体(1)呈T型管状结构且其内部设置有大活塞腔(6)和小活塞腔(8),在大活塞腔(6)内安装有大活塞(2),大活塞推拉柄(3)穿过肛肠管主体(1)管壁能够带动大活塞(2)做往复运动,所述小活塞腔(8)的管壁与肛肠管主体(1)内壁形成大活塞腔(6)的通液通道,在小活塞腔(8)内安装有小活塞(7)和隔档圏(10),所述小活塞杆(5)一端位于小活塞腔(8)内与小活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肛肠管主体(1)、大活塞(2)、大活塞推拉柄(3)、小活塞推拉柄(4)、小活塞杆(5)、大活塞腔(6)、小活塞(7)、小活塞腔(8)、吸喷药孔(9)、隔档圏(10);所述肛肠管主体(1)呈T型管状结构且其内部设置有大活塞腔(6)和小活塞腔(8),在大活塞腔(6)内安装有大活塞(2),大活塞推拉柄(3)穿过肛肠管主体(1)管壁能够带动大活塞(2)做往复运动,所述小活塞腔(8)的管壁与肛肠管主体(1)内壁形成大活塞腔(6)的通液通道,在小活塞腔(8)内安装有小活塞(7)和隔档圏(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爱慈,卢群,吴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