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臧淑凤专利>正文

一种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25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包括:水浴加热管、供药连接管、给药管和给药头,所述水浴加热管的内侧嵌入设有螺旋加热管,且螺旋加热管的两端连接有接口管,且两个所述接口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水浴加热管两端外侧,其中,两个接口管分别与供药接头和供药连接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有水浴加热管,当在对患者食道进行给药时,通过供药接头注入药液时会首先进入到水浴加热管内侧的螺旋加热管中,然后通过配合加热水进口和加热水出口对螺旋加热管实现流动热水加热,在将加热处理后的药液通过给药管配合给药头对患者食道进行给药,有效的防止药液过凉给患者带来不适,增强该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化食道给药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食道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通道,连接咽喉到胃,食道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消化作用,其主要功能只是帮助运输食物进入胃部,当食物进入咽喉时会触动吞咽的反射动作,自此之后消化的过程就脱离了自我意识可以控制的范围。这个吞咽反射动作主要是蠕动以将食物推入胃中。在食道的最尾端与胃相接的地方有一个括约肌确保胃酸不会逆流至食道中。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就是为食道进行涂抹治疗药液的装置,传统的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结构较为简单,缺少对药液进行预热处理的措施,在涂抹时因为药液较凉引起患者不适,同时缺少对口腔咬合支撑的措施,给药时患者需要保持口腔张开,不够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包括:水浴加热管、供药连接管、给药管和给药头;所述水浴加热管的内侧嵌入设有螺旋加热管,且螺旋加热管的两端连接有接口管,且两个所述接口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水浴加热管两端外侧,其中,两个接口管分别与供药接头和供药连接管连通;所述供药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给药管,且给药管的尾端连接有给药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水浴加热管外侧壳体两端分别连通有加热水进口和加热水出口,其中,加热水进口和加热水出口的内径相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给药头的另一端为半球形结构,且给药头的外侧等距开始有环形凹槽,其中,环形凹槽的内侧等角度开设有给药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口腔咬合垫;所述口腔咬合垫的内侧嵌入设有圆形导管,且圆形导管滑动套接在供药连接管上;所述口腔咬合垫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U型橡胶垫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口腔咬合垫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口腔咬合垫的内侧还填充有吸水绵。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口腔咬合垫的前侧位于圆形导管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矩形开口,且矩形开口上转动连接有盖板。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通过设有水浴加热管,当在对患者食道进行给药时,通过供药接头注入药液时会首先进入到水浴加热管内侧的螺旋加热管中,然后通过配合加热水进口和加热水出口对螺旋加热管实现流动热水加热,在将加热处理后的药液通过给药管配合给药头对患者食道进行给药,有效的防止药液过凉给患者带来不适,增强该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的实用性。(2):该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通过设有口腔咬合垫,可以通过口腔咬合垫让患者咬合,实现对患者口腔进行支撑,便于对给药管进行放入食道,不需要患者本身长时间保持口腔张开,在进行给药时更加的舒适,同时口腔咬合垫内侧的吸水绵配合圆形通孔可以吸取患者口腔分泌的唾液,防止唾液流出,在进行给药时更加的卫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水浴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给药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口腔咬合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供药接头;2、水浴加热管;3、供药连接管;4、口腔咬合垫;41、圆形通孔;42、U型橡胶垫圈;43、矩形开口;44、盖板;45、圆形导管;46、吸水绵;5、给药管;6、给药头;7、环形凹槽;8、给药孔;9、加热水进口;10、加热水出口;11、螺旋加热管;12、接口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包括:水浴加热管2、供药连接管3、给药管5和给药头6;水浴加热管2的内侧嵌入设有螺旋加热管11,且螺旋加热管11的两端连接有接口管12,且两个接口管1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水浴加热管2两端外侧,其中,两个接口管12分别与供药接头1和供药连接管3连通;供药连接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给药管5,且给药管5的尾端连接有给药头6。水浴加热管2外侧壳体两端分别连通有加热水进口9和加热水出口10,其中,加热水进口9和加热水出口10的内径相等。给药头6的另一端为半球形结构,且给药头6的外侧等距开始有环形凹槽7,其中,环形凹槽7的内侧等角度开设有给药孔8,将给药孔8开设在环形凹槽7内侧,防止给药孔8倍食道内壁堵塞,便于药液流出,在进行给药时更加的全面。工作原理:该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给药管5放入患者的食道中,然后通过供药接头1注入药液,注入的药液首先会进入到水浴加热管2中的螺旋加热管11中,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水浴加热管2上的加热水进口9注入适宜温度的热水然后通过加热水出口10排出,实现流动对螺旋加热管11中的药液进行加热处理。,在将加热处理后的药液通过给药管5注入到给药头6中,最终通过给药头6上的给药孔8流出对患者食道进行给药,有效的防止药液过凉给患者带来不适。参照图1和图4,还包括口腔咬合垫4;口腔咬合垫4的内侧嵌入设有圆形导管45,且圆形导管45滑动套接在供药连接管3上;口腔咬合垫4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有U型橡胶垫圈42。口腔咬合垫4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41,口腔咬合垫4的内侧还填充有吸水绵46。口腔咬合垫4的前侧位于圆形导管45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矩形开口43,且矩形开口43上转动连接有盖板44。通过口腔咬合垫4让患者咬合,实现对患者口腔进行支撑,便于对给药管5进行放入食道,不需要患者本身长时间保持口腔张开,在进行给药时更加的舒适,同时口腔咬合垫4内侧的吸水绵46配合圆形通孔41可以吸取患者口腔分泌的唾液,防止唾液流出,在进行给药时更加的卫生,同时口腔咬合垫4上的矩形开口43可以对口腔咬合垫4内侧的吸水绵46进行更换,便于重复使用。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浴加热管(2)、供药连接管(3)、给药管(5)和给药头(6);/n所述水浴加热管(2)的内侧嵌入设有螺旋加热管(11),且螺旋加热管(11)的两端连接有接口管(12),且两个所述接口管(1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水浴加热管(2)两端外侧,其中,两个接口管(12)分别与供药接头(1)和供药连接管(3)连通;/n所述供药连接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给药管(5),且给药管(5)的尾端连接有给药头(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浴加热管(2)、供药连接管(3)、给药管(5)和给药头(6);
所述水浴加热管(2)的内侧嵌入设有螺旋加热管(11),且螺旋加热管(11)的两端连接有接口管(12),且两个所述接口管(1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水浴加热管(2)两端外侧,其中,两个接口管(12)分别与供药接头(1)和供药连接管(3)连通;
所述供药连接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给药管(5),且给药管(5)的尾端连接有给药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加热管(2)外侧壳体两端分别连通有加热水进口(9)和加热水出口(10),其中,加热水进口(9)和加热水出口(10)的内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用消化食道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头(6)的另一端为半球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淑凤高凡赵兰香张霞
申请(专利权)人:臧淑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