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工程用反应釜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
,具体是一种生物工程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所谓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在生物工程反应过程中常需要添加微生物进行催化,现有的反应釜的内侧均设置有搅拌棒,通过搅拌的方式提高反应效率,但通过搅拌棒搅拌容易对微生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影响反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工程用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工程用反应釜,包括:釜体,用于盛放待反应物同时支持整个反应过程;转动板,设置在釜体的内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工程用反应釜,包括:釜体(1),用于盛放待反应物同时支持整个反应过程;转动板(7),设置在釜体(1)的内侧底部且通过转轴(8)与设置在釜体(1)上端的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拨动板(6),所述拨动板(6)通过与之固定且关于其中轴线对称的滑块(5)滑动连接在设置于釜体(1)内壁上的滑槽(2)内,且拨动板(6)的上端还与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拨动板(6)的竖向切面呈T形状且其上端为开口状设置,拨动板(6)的侧端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23),通孔(23)的内侧铰接有挡板(26),且挡板(26)通过设置在其下方的弹簧(27)与通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工程用反应釜,包括:釜体(1),用于盛放待反应物同时支持整个反应过程;转动板(7),设置在釜体(1)的内侧底部且通过转轴(8)与设置在釜体(1)上端的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拨动板(6),所述拨动板(6)通过与之固定且关于其中轴线对称的滑块(5)滑动连接在设置于釜体(1)内壁上的滑槽(2)内,且拨动板(6)的上端还与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拨动板(6)的竖向切面呈T形状且其上端为开口状设置,拨动板(6)的侧端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23),通孔(23)的内侧铰接有挡板(26),且挡板(26)通过设置在其下方的弹簧(27)与通孔(23)的内壁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贯穿釜体(1)上壁且与上壁转动连接的螺纹套筒(3)和螺纹杆(4),螺纹杆(4)的上端插放于螺纹套筒(3)内且与螺纹套筒(3)螺纹连接,螺纹杆(4)的下端固定在拨动板(6)上,位于釜体(1)外侧的螺纹套筒(3)通过传动带与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转动连接;
所述电机(11)正反转电机;
所述釜体(1)的下方通过导流管(20)连通有用于反应后产品收集的收集腔(21);
所述挡板(26)上开设有凹槽(28),凹槽(28)内设有辅助单元(29),所述辅助单元(29)包括一号气囊(30)和一号板(31),所述一号气囊(30)一端面固连在凹槽(28)上,另一端面与一号板(31)固连,通过反应物按压一号板(31)并使得一号气囊(30)受压鼓出气体,利用鼓出的气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