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25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所述光照培养箱包括一培养箱主体、至少一培养托盘、至少一开关门以及至少一面光发生装置,其中所述培养箱主体具有至少一培养空间,所述培养空间具有至少一开口;所述至少一培养托盘被设于所述培养空间内,所述至少一培养托盘将所述培养空间分隔为至少一培养层,所述培养托盘上能够放置至少一培养对象;所述开关门被设于所述培养箱主体,所述开关门能够控制所述开口的打开或闭合,所述开关门包括一内门和被设于所述内门外侧的一外门;所述至少一面光发生装置所产生的面光能够照射进入所述培养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培养箱领域,更进一步的涉及一种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培养箱是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经常会被使用的一种仪器。培养箱是通过在培养箱箱体内模拟形成一个类似细胞/组织/微生物在生物体内或某一特定情况的生长环境,如一定的温度、一定的湿度、一定的光照、一定的气体含量水平以及一定的酸碱度等,来对细胞/组织/生物体进行体外培养的一种装置,是植物、生物、微生物、遗传、病毒、医学、环保等领域广泛使用的设备,广泛应用于低温恒压实验、培养实验以及环境实验等等。在进行植物生产实验以及一些微生物的生长实验的时候必要的光照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在进行植物以及一些微生物实验的时候所使用的培养箱通常具有提供光照的功能,以供进行实验的植物或微生物在相对封闭的培养箱内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或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传统培养箱中的光照装置具有诸多的缺点与问题,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传统培养箱中的光照装置的缺点与问题进行阐述。参考附图1,其显示有传统培养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传统培养箱中,多个相间排列的发光管1P形成光照装置,并被设于培养箱的侧面。多个所述发光管1P在通电后能够产生光线,并且所述发光管1P所产生的光线能够对被放入到所述培养箱的一放置空间2P内的培养对象3P进行照射,以为被放入到所述放置空间2P内的所述培养对象3P提供光照环境,促进所述培养对象3P的生长发育。需要指出的是,传统培养箱中的所述发光管1P为线光源发光组件,每个所述发光管1P在所述放置空间2P内所产生的光线强度不均匀,越靠近所述发光管1P的中心位置的光照强度越强,越靠近所述发光管1P两端的位置光照强度越弱。从而使得被放入到所述放置空间2P内的不同位置的所述培养对象3P所获得的光线照射的强度不同,导致被放置于所述放置空间2P的不同位置的所述培养对象3P具有不同的生长发育情况,影响所述培养对象3P的发育或者实验结果。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所述光照装置由多个所述发光管1P相间隔排列形成,因此,整个所述光照装置在所述放置空间2P内所产生的光照强度也是不均匀的。在所述放置空间2P内靠近所述光照装置中心的位置,所述光照装置的每个所述发光管1P所产生的光线相互叠加,光照强度较强;在所述放置空间2P内远离所述光照装置中心的位置,所述光照装置的每个所述发光管1P的叠加较少,光线强度较弱。由于所述光照装置在所述放置空间2P内的不同位置所产生的光照强度不同,因此被放入到所述放置空间2P的不同的所述培养对象3P所受到的光照强度有所不同,从而导致被放置于所述放置空间2P的不同的所述培养对象3P具有不同的光线环境,影响所述培养对象3P的生长发育或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在传统培养箱中,所述光照装置通常被设于所述放置空间2P的侧面,在所述放置空间2P的侧面向所述放置空间2P发射光线,提供光环境,这样就会导致所述培养对象3P的侧面会受到充足的光线照射,而所述培养对象3P的上面没有足够的光线照射,导致所述培养对象3P所受到的光线照射不均匀。而传统的所述光照装置由于体积等原因不能够以在所述放置空间2P的上方向所述放置空间2P内投射光线的方式被设于所述培养箱。传统培养箱中的所述光照装置所产生的光线的强度以及种类均比较单一,传统培养箱中的光照装置不能够产生不同亮度以及不同颜色的光线,所能够提供的光线环境较为单一,不能够满足不同的所述培养对象3P以及同一所述培养对象3P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要的光线环境要求。另外,传统培养箱中的光照装置所采用的光源为点光源或线光源,而所述点光源和所述线光源均属于激光类产品,当使用者的眼睛直视传统光照装置中的光源的时候,所述点光源或线光源会刺激使用者的眼睛,使得使用者产生眩晕等不适的状况,影响使用者对所述培养箱的使用,甚至会对使用者的眼睛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传统培养箱中的光照装置所采用的点光源或线光源的散热面较小,即使使用散热器也无法将热量快速的导出,因此衰变较快,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所述光照培养箱能够为被放入到所述光照培养箱内的培养对象提供均匀的光线环境。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所述光照培养箱能够为被放入到所述光照培养箱内的所述培养对象提供面光照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所述光照培养箱能够在培养空间的顶面和侧面向所述培养空间内提供均匀的光线环境。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所述光照培养箱的发光装置采用面光源发生装置,所产生的光线强度均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所述发光装置的体积小,能够被设于所述培养空间的上方,在所述培养空间的上方向所述培养空间投射光线,能够对培养对象的上方进行照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所述发光装置能够提供不同强度的光线,能够满足培养对象不同发育阶段对光线环境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所述发光装置能够提供不同强度的光线,能够满足不同培养对象对光线环境的要求,从而模拟早晨、中午和晚上等各个时间段的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多个相间排列的发光组件,多个所述发光组件能够向所述培养空间内提供均匀的光线环境。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当所述发光装置的一个所述发光组件发生故障不能够正常工作的时候不影响所述发光装置整体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所述发光装置包括一匀光组件,所述匀光组件位于所述发光组件的光线传播路径上,所述匀光组件能够使得所述发光组件所产生的光线更加的均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所述发光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被设于所述发光装置的一基板的背面,能够加快所述基板的散热速度,防止所述基板的温度过高影响所述发光组件的工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所述发光装置体积小,方便安装与更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所述发光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多,能够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所述光照培养箱的四个侧面每个侧面分别设有一开关门,方便将物品放入所述培养空间或取出所述培养空间内的物品,方便使用者的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所述光照培养箱的四个侧面每个侧面分别设有一开关门,方便所述培养箱的维护与零部件的更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照培养箱及其光线调控方法,其中所述导光板能够防止被放置于所述培养空间内的所述培养对象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光照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培养箱主体,其具有至少一培养空间,所述培养空间具有至少一开口;/n至少一培养托盘,所述至少一培养托盘被设于所述培养空间内,所述至少一培养托盘将所述培养空间分隔为至少一培养层,所述培养托盘上能够放置至少一培养对象;/n至少一开关门,所述开关门被设于所述培养箱主体,所述开关门能够控制所述开口的打开或闭合,所述开关门包括一内门和被设于所述内门外侧的一外门;和/n至少一面光发生装置,所述至少一面光发生装置所产生的面光能够照射进入所述培养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光照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培养箱主体,其具有至少一培养空间,所述培养空间具有至少一开口;
至少一培养托盘,所述至少一培养托盘被设于所述培养空间内,所述至少一培养托盘将所述培养空间分隔为至少一培养层,所述培养托盘上能够放置至少一培养对象;
至少一开关门,所述开关门被设于所述培养箱主体,所述开关门能够控制所述开口的打开或闭合,所述开关门包括一内门和被设于所述内门外侧的一外门;和
至少一面光发生装置,所述至少一面光发生装置所产生的面光能够照射进入所述培养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培养箱,其中所述光照培养箱进一步包括被设于所述外门内侧的至少一线光源发生装置,所述线光源发生装置所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内门照射进入所述培养空间内,所述面光发生装置被设于所述培养箱主体顶壁内侧和/或所述培养托盘的下侧,所述面光发生装置所发出的面光能够自每一所述培养层的上方照射进入每一所述培养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培养箱,其中每一所述外门的内侧分别设有一所述面光发生装置,所述面光发生装置所发出的面光能够透过所述内门被照射进入所述培养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照培养箱,其中所述培养箱主体包括至少一侧壁,所述至少一侧壁和所述至少一开关门围绕形成所述培养空间,所述侧壁内侧设有至少一所述面光发生装置,被设于所述侧壁内侧的所述面光发生装置所发出的面光能够自所述培养空间侧侧面照射进入所述培养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光照培养箱,其中所述面光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一基板和被阵列的设于所述基板一侧的一系列发光灯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照培养箱,其中所述面光发生装置进一步包括被设于所述发光组件外侧的一匀光组件,所述发光灯珠位于所述匀光组件和所述基板之间,所述匀光组件位于所述发光灯珠所产生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所述匀光组件能够将所述发光灯珠所发出的光线转化为面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照培养箱,其中所述发光灯珠是LED灯珠。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光照培养箱,其中所述面光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发光组件和一匀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一基板和被阵列的设于所述基板一侧的一系列发光灯管,所述匀光组件被设于所述发光灯管的外侧,所述发光灯管位于所述匀光组件和所述基板之间,所述匀光组件位于所述发光灯管所产生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所述匀光组件能够将所述发光灯管所发出的光线转化为面光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照培养箱,其中所述发光灯管被实施为LED灯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光照培养箱,其中所述面光发生装置包括一匀光组件和和至少一发光组件,所述匀光组件具有至少一入光面和至少一出光面,所述发光组件被设于所述匀光组件的所述入光面的外侧,所述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线能够自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匀光组件,所述匀光组件能够将进入所述匀光组件的光线转变为面光源,经所述匀光组件所转变的面光源能够自所述匀光组件的所述出光面射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照培养箱,其中所述面光发生装置进一步包括被设于所述入光面外侧的至少一第二反光组件,所述面光发生装置进一步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二反光组件和所述入光面之间的至少一发光腔,每一所述发光腔内设有至少一所述发光组件,所述第二反光组件能够改变被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光组件内壁的光线的传播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王铁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莱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