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24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鼻胃管,鼻胃管通过滑动锁架连接有面部固定组件,面部固定组件包括仿生面板,仿生面板上设置有弧槽,弧槽的两端设置有面吸盘,且面吸盘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中空夹盘夹持在弧槽的侧壁上,面吸盘的顶部设置有贯穿中空夹盘的正负压管,位于面吸盘两侧的仿生面板内部设置有呼吸囊,相对于呼吸囊的仿生面板的底部设置有医用胶条,可以利用仿生面板完成在人体面部的初步固定,再通过正负压管控制面吸盘来实现人体面部的二次固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使用橡胶布在皮肤表面固定引起的更换步骤麻烦、胶布粘黏面部的皮肤和沾染脏污、油脂和汗液分泌引起松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鼻胃管,又称胃管、鼻饲管喂食,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鼻胃管脱出,导致误吸。但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医用胶布将鼻胃管粘贴在病人的鼻翼或面颊部,但鼻翼及面颊部易出汗、油腻,胶布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容易从皮肤上滑落,滑落后,容易造成鼻胃管位置的松动,可能导致鼻胃管脱离,需要医护人员重新插管,同时,胶布长时间粘贴在皮肤上容易沾染脏污,造成病人不适,因此需要经常更换新的胶布,但是经常更换胶布需要有医护人员长期的陪护和看管,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加重医护人员的负担,因此需要经常重复胶带固定的步骤,而操作步骤比较麻烦,容易出错,不利于病人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通过面部固定组件的设计,可以利用仿生面板完成在人体面部的初步固定,再通过正负压管控制面吸盘来实现人体面部的二次固定,利用滑动锁架来适应不同人体面部的固定安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使用橡胶布在皮肤表面固定引起的更换步骤麻烦、胶布粘黏面部的皮肤和沾染脏污引起不适、油脂和汗液分泌引起松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鼻胃管,所述鼻胃管通过滑动锁架连接有面部固定组件;所述面部固定组件包括仿生面板,所述仿生面板上设置有弧槽,所述弧槽的两端设置有面吸盘,且所述面吸盘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中空夹盘夹持在弧槽的侧壁上,所述面吸盘的顶部设置有贯穿中空夹盘的正负压管,位于所述面吸盘两侧的仿生面板内部设置有呼吸囊,相对于呼吸囊的仿生面板的底部设置有医用胶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优选方案,所述滑动锁架包括固定安装在仿生面板的前侧中间弧形轨架,所述弧形轨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滑动块位置的调节钮,所述鼻胃管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滑动块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优选方案,所述呼吸囊的顶部设置有贯穿仿生面板表面的气孔,且所述呼吸囊的底部与医用胶条贴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优选方案,所述正负压管通过连接外置的气压装置进行面吸盘内的正负压控制,所述气压装置可以是针管或者微型负压泵,所述正负压管内设置有微型气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优选方案,所述仿生面板呈贴合鼻梁的上凸弧形或者贴合下巴的下凹弧形。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面部固定组件的设计,可以利用仿生面板完成在人体面部的初步固定,再通过正负压管控制面吸盘来实现人体面部的二次固定,两次固定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且可以调整面吸盘在面部固定的位置,防止长时间吸附引起的不适,采用负压吸附不会受皮肤表面分泌油脂、汗液的影响,并通过呼吸囊提高装置的透气性,利用滑动锁架来适应不同人体面部的固定安装,提高装置的适应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仿生面板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整体的左视图。图中:1-鼻胃管;2-滑动锁架;4-气孔;201-弧形轨架;202-滑槽;203-滑动块;204-调节钮;205-连接件;301-仿生面板;302-弧槽;303-面吸盘;304-中空夹盘;305-正负压管;306-呼吸囊;307-医用胶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鼻胃管1,所述鼻胃管1通过滑动锁架2连接有面部固定组件。安装过程为:医护人员先将鼻胃管1在病人身体上插好,通过滑动锁架2的滑动功能,将面部固定组件调节到人体下巴或者是鼻翼位置,再将面部固定组件固定在面部。优选的是,所述面部固定组件包括仿生面板301,所述仿生面板301上设置有弧槽302,所述弧槽302的两端设置有面吸盘303,且所述面吸盘303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中空夹盘304夹持在弧槽302的侧壁上,所述面吸盘303的顶部设置有贯穿中空夹盘304的正负压管305,位于所述面吸盘303两侧的仿生面板301内部设置有呼吸囊306,相对于呼吸囊306的仿生面板301的底部设置有医用胶条307。上述中,仿生面板301可以贴合人体下巴或者是人体鼻翼,再通过仿生面部301底部的医用胶条307进行初步的固定,贴合人体不仅使决定更加紧密,而且可以增加人体的舒适感,呼吸囊306可以增加仿生面板307内部的气流流通,帮助增加医用胶条307在人体表面的透气性。当完成初步固定后,滑动在弧槽302内的中空夹盘304,中空夹盘304呈工字形嵌合在弧槽302上滑动,中空夹盘304带动底部的面吸盘303一起运动,选择好合适的位置,停止移动面吸盘303,通过正负压管305使中空夹盘304和面吸盘303呈负压状态,于是面吸盘303因为负压吸附在人体面部,而中空夹盘304因为负压状态,受外界大气压的挤压下,固定在弧槽302上,即完成了仿生面板301的二次固定。当需要调整面吸盘303的吸附位置时,通过正负压管305使面吸盘303和中空吸盘304内部等于大气压时,即可通过滑动中空吸盘304来调整面吸盘303的位置。更优的是,所述滑动锁架2包括固定安装在仿生面板301的前侧中间弧形轨架201,所述弧形轨架201上设置有滑槽202,所述滑槽202内设置有滑动块203,所述滑动块20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滑动块203位置的调节钮204,所述鼻胃管1通过连接件205连接在滑动块203上。由于每个人面部五官位置不同,滑动锁架2可以调整仿生面板301的安装位置,方便适应不同人的体型,弧形轨架201的弧度是为了适应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鼻胃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胃管(1)通过滑动锁架(2)连接有面部固定组件;/n所述面部固定组件包括仿生面板(301),所述仿生面板(301)上设置有弧槽(302),所述弧槽(302)的两端设置有面吸盘(303),且所述面吸盘(303)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中空夹盘(304)夹持在弧槽(302)的侧壁上,所述面吸盘(303)的顶部设置有贯穿中空夹盘(304)的正负压管(305),位于所述面吸盘(303)两侧的仿生面板(301)内部设置有呼吸囊(306),相对于呼吸囊(306)的仿生面板(301)的底部设置有医用胶条(3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包括鼻胃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胃管(1)通过滑动锁架(2)连接有面部固定组件;
所述面部固定组件包括仿生面板(301),所述仿生面板(301)上设置有弧槽(302),所述弧槽(302)的两端设置有面吸盘(303),且所述面吸盘(303)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中空夹盘(304)夹持在弧槽(302)的侧壁上,所述面吸盘(303)的顶部设置有贯穿中空夹盘(304)的正负压管(305),位于所述面吸盘(303)两侧的仿生面板(301)内部设置有呼吸囊(306),相对于呼吸囊(306)的仿生面板(301)的底部设置有医用胶条(3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锁架(2)包括固定安装在仿生面板(301)的前侧中间弧形轨架(201),所述弧形轨架(201)上设置有滑槽(2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智豪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