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滚轮一、通口、转轴一、滚轮二、盒体、红色线条、齿轮二、齿轮一、圆孔、拉杆、弹簧以及弧形板,所述滚轮一通过转轴一装配在通口内,所述滚轮二通过转轴二装配在盒体内,所述红色线条装配在滚轮二环形侧面上侧,所述齿轮一装配在转轴一环形侧面上,且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啮合,该设计实现了引流管窜动提示的目的,所述弧形板装配在圆筒内,所述圆孔开设在圆筒环形侧面左侧,所述拉杆环形侧面上装配有弹簧,该设计实现了辅助贴合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窜动指示功能,实现辅助贴合,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临床上实施手术后,一般需要留置引流管,在引流管留置期间,引流管固定是否稳固及引流是否通畅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关键,因为导管移位脱落需要重新放置导管,会导致治疗效果和时间的延误,甚至会感染危及患者生命。现有技术中,引流管固定装置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缺少引流管窜动提示功能,造成人们无法及时发现引流管发生窜动情况,造成窜动情况处理不及时,同时现有的引流管固定装置缺少辅助贴合功能,容易出现引流管与滚轮一不贴合情况,造成指示效果差,所以急需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具有窜动指示功能,实现辅助贴合,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窜动指示机构以及辅助贴合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弹性片、螺纹帽、锁紧帽、圆筒以及底座,所述圆筒安装在底座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弹性片装配在圆筒上端面,且弹性片设置在锁紧帽内,所述锁紧帽装配在圆筒环形侧面上,所述窜动指示机构装配在圆筒环形侧面右侧,所述窜动指示机构包括滚轮一、通口、转轴一、滚轮二、盒体、红色线条、齿轮二、圆杆以及齿轮一,所述通口开设在圆筒环形侧面右侧,所述滚轮一通过转轴一装配在通口内,所述盒体安装在圆筒环形侧面右侧,且盒体设置在通口右侧,所述滚轮二通过转轴二装配在盒体内,所述红色线条装配在滚轮二环形侧面上侧,所述齿轮二安装在圆杆环形侧面上,且齿轮二设置在盒体内,所述齿轮一装配在转轴一环形侧面上,且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啮合,所述圆杆后端装配在滚轮二前端面中间位置,且圆杆前端延伸至盒体前侧,所述辅助贴合机构包括圆孔、拉杆、弹簧以及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装配在圆筒内,所述拉杆右端安装在弧形板弧形外表面中部位置,且拉杆左端穿过圆孔延伸至圆筒左侧,所述圆孔开设在圆筒环形侧面左侧,所述拉杆环形侧面上装配有弹簧,所述弹簧右端连接弧形板,且弹簧左端连接圆筒内壁左侧。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前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圆杆通过滚动轴承装配在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上端面开设有矩形口,且矩形口后侧装配有红色三角标记。进一步地,所述圆筒环形侧面上侧加工有外螺纹,所述锁紧帽通过外螺纹与圆筒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片装配有四组,四组所述弹性片呈环形等距装配在圆筒上端面。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端面加工有多组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一通过轴承装配在通口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滚轮一、通口、转轴一、滚轮二、盒体、红色线条、齿轮二、圆杆以及齿轮一,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引流管固定装置缺少引流管窜动提示功能,造成人们无法及时发现引流管发生窜动情况,造成窜动情况处理不及时的问题,实现了引流管窜动提示的目的,便于及时对窜动情况进行处理,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因本技术添加了圆孔、拉杆、弹簧以及弧形板,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引流管固定装置缺少辅助贴合功能,容易出现引流管与滚轮一不贴合情况,造成指示效果差的问题,实现了辅助贴合的目的,降低了引流管与滚轮一不贴合的概率,提高了窜动指示的可靠性。因本技术添加了通孔和滚动轴承,该设计便于圆杆的装配,另添加了矩形口和红色三角标记,该设计便于观察红色线条是否发生偏移,另添加了外螺纹,该设计便于锁紧帽与圆筒相连接,另添加了透气孔,该设计提高了底座的透气性,另添加了轴承,该设计便于转轴一的旋转,本技术具有窜动指示功能,实现辅助贴合,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中窜动指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中辅助贴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窜动指示机构、2-辅助贴合机构、3-弹性片、4-螺纹帽、5-锁紧帽、6-圆筒、7-底座、11-滚轮一、12-通口、13-转轴一、14-滚轮二、15-盒体、16-红色线条、17-齿轮二、18-圆杆、19-齿轮一、21-圆孔、22-拉杆、23-弹簧、24-弧形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窜动指示机构1以及辅助贴合机构2,装置主体包括弹性片3、螺纹帽4、锁紧帽5、圆筒6以及底座7,圆筒6安装在底座7上端面中间位置,弹性片3装配在圆筒6上端面,且弹性片3设置在锁紧帽5内,锁紧帽5装配在圆筒6环形侧面上。窜动指示机构1装配在圆筒6环形侧面右侧,窜动指示机构1包括滚轮一11、通口12、转轴一13、滚轮二14、盒体15、红色线条16、齿轮二17、圆杆18以及齿轮一19,通口12开设在圆筒6环形侧面右侧,滚轮一11通过转轴一13装配在通口12内,盒体15安装在圆筒6环形侧面右侧,且盒体15设置在通口12右侧,滚轮二14通过转轴二装配在盒体15内,红色线条16装配在滚轮二14环形侧面上侧,齿轮二17安装在圆杆18环形侧面上,且齿轮二17设置在盒体15内,齿轮一19装配在转轴一13环形侧面上,且齿轮一19与齿轮二17相啮合,圆杆18后端装配在滚轮二14前端面中间位置,且圆杆18前端延伸至盒体15前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引流管固定装置缺少引流管窜动提示功能,造成人们无法及时发现引流管发生窜动情况,造成窜动情况处理不及时的问题。辅助贴合机构2包括圆孔21、拉杆22、弹簧23以及弧形板24,弧形板24装配在圆筒6内,拉杆22右端安装在弧形板24弧形外表面中部位置,且拉杆22左端穿过圆孔21延伸至圆筒6左侧,圆孔21开设在圆筒6环形侧面左侧,拉杆22环形侧面上装配有弹簧23,弹簧23右端连接弧形板24,且弹簧23左端连接圆筒6内壁左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引流管固定装置缺少辅助贴合功能,容易出现引流管与滚轮一11不贴合情况,造成指示效果差的问题。盒体15前端面开设有通孔,圆杆18通过滚动轴承装配在通孔内,盒体15上端面开设有矩形口,且矩形口后侧装配有红色三角标记,圆筒6环形侧面上侧加工有外螺纹,锁紧帽5通过外螺纹与圆筒6相连接,弹性片3装配有四组,四组弹性片3呈环形等距装配在圆筒6上端面,底座7上端面加工有多组透气孔,转轴一13通过轴承装配在通口12内。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对本技术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窜动指示机构(1)以及辅助贴合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弹性片(3)、螺纹帽(4)、锁紧帽(5)、圆筒(6)以及底座(7),所述圆筒(6)安装在底座(7)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弹性片(3)装配在圆筒(6)上端面,且弹性片(3)设置在锁紧帽(5)内,所述锁紧帽(5)装配在圆筒(6)环形侧面上;/n所述窜动指示机构(1)装配在圆筒(6)环形侧面右侧,所述窜动指示机构(1)包括滚轮一(11)、通口(12)、转轴一(13)、滚轮二(14)、盒体(15)、红色线条(16)、齿轮二(17)、圆杆(18)以及齿轮一(19),所述通口(12)开设在圆筒(6)环形侧面右侧,所述滚轮一(11)通过转轴一(13)装配在通口(12)内,所述盒体(15)安装在圆筒(6)环形侧面右侧,且盒体(15)设置在通口(12)右侧,所述滚轮二(14)通过转轴二装配在盒体(15)内,所述红色线条(16)装配在滚轮二(14)环形侧面上侧,所述齿轮二(17)安装在圆杆(18)环形侧面上,且齿轮二(17)设置在盒体(15)内,所述齿轮一(19)装配在转轴一(13)环形侧面上,且齿轮一(19)与齿轮二(17)相啮合,所述圆杆(18)后端装配在滚轮二(14)前端面中间位置,且圆杆(18)前端延伸至盒体(15)前侧;/n所述辅助贴合机构(2)包括圆孔(21)、拉杆(22)、弹簧(23)以及弧形板(24),所述弧形板(24)装配在圆筒(6)内,所述拉杆(22)右端安装在弧形板(24)弧形外表面中部位置,且拉杆(22)左端穿过圆孔(21)延伸至圆筒(6)左侧,所述圆孔(21)开设在圆筒(6)环形侧面左侧,所述拉杆(22)环形侧面上装配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右端连接弧形板(24),且弹簧(23)左端连接圆筒(6)内壁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窜动指示机构(1)以及辅助贴合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弹性片(3)、螺纹帽(4)、锁紧帽(5)、圆筒(6)以及底座(7),所述圆筒(6)安装在底座(7)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弹性片(3)装配在圆筒(6)上端面,且弹性片(3)设置在锁紧帽(5)内,所述锁紧帽(5)装配在圆筒(6)环形侧面上;
所述窜动指示机构(1)装配在圆筒(6)环形侧面右侧,所述窜动指示机构(1)包括滚轮一(11)、通口(12)、转轴一(13)、滚轮二(14)、盒体(15)、红色线条(16)、齿轮二(17)、圆杆(18)以及齿轮一(19),所述通口(12)开设在圆筒(6)环形侧面右侧,所述滚轮一(11)通过转轴一(13)装配在通口(12)内,所述盒体(15)安装在圆筒(6)环形侧面右侧,且盒体(15)设置在通口(12)右侧,所述滚轮二(14)通过转轴二装配在盒体(15)内,所述红色线条(16)装配在滚轮二(14)环形侧面上侧,所述齿轮二(17)安装在圆杆(18)环形侧面上,且齿轮二(17)设置在盒体(15)内,所述齿轮一(19)装配在转轴一(13)环形侧面上,且齿轮一(19)与齿轮二(17)相啮合,所述圆杆(18)后端装配在滚轮二(14)前端面中间位置,且圆杆(18)前端延伸至盒体(15)前侧;
所述辅助贴合机构(2)包括圆孔(21)、拉杆(22)、弹簧(23)以及弧形板(24),所述弧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宋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