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39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包括框架与折叠罩体,所述框架为两组于折叠罩体的上下两端呈对称排布,所述折叠罩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折痕,所述折叠罩体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内折痕,所述折叠罩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下两端与框架之间设置有抽动条,所述连接架的内侧对应抽动条处设置有活动孔,所述抽动条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活动孔的上端边缘设置有限位卡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解决呼吸面罩过大而引起的漏气,或者病人佩戴不舒适的问题,能够适宜各种人群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
本技术涉及医用面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
技术介绍
面罩是罩设在使用者的口鼻位置,用于连接呼吸装置,向使用者输送气体的结构。传统的呼吸面罩包括面罩主体、进气管接头以及设置在面罩主体端部,且用于与使用者面部接触的气囊,进气管接头与面罩主体连通。医疗上针对部分重症患者,会使用呼吸面罩罩住患者的鼻部或口鼻部,协助患者呼吸或灌注入特定的治疗气体以维持患者的生理功能。患者佩戴面罩的舒适度和大小合适度是衡量面罩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申请号201820615853.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呼吸面罩,包括面罩主体、气囊以及固设于面罩主体的进气管接头,面罩主体的端部固定环绕有连接橡胶条,气囊固设于连接橡胶条背对面罩主体的一侧壁,气囊与连接橡胶条之间固设有硅橡胶层。其采用硅胶材质,结构设计使得面罩能与人体面部全面接触,提升患者佩戴时的舒适性。但是其为一体式设计,对于不同鼻高或者不同下颌长度的病人不全适用,当患者佩戴尺寸不合适的呼吸面罩后,不仅会降低使用的舒适度,还会降低呼吸面罩与脸部的密封性,影响其治疗效果。为此,提出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以解决现有的医用呼吸面罩为一体式设计,对于不同鼻高或者不同下颌长度的病人不全适用,降低患者使用的舒适度,还会降低呼吸面罩与患者脸部的密封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解决现有的医用呼吸面罩为一体式设计,对于不同鼻高或者不同下颌长度的病人不全适用,降低患者使用的舒适度,还会降低呼吸面罩与患者脸部的密封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包括框架与折叠罩体,所述框架为两组于折叠罩体的上下两端呈对称排布,所述折叠罩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折痕,所述折叠罩体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内折痕,所述折叠罩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下两端与框架之间设置有抽动条,所述连接架的内侧对应抽动条处设置有活动孔,所述抽动条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活动孔的上端边缘设置有限位卡口。优选的,所述框架与折叠罩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内折痕与外折痕的数量均为若干组,所述内折痕与外折痕沿折叠罩体的表面呈等距排布,所述折叠罩体为TPU材质。优选的,所述折叠罩体的两侧边缘设置有侧边软条,所述侧边软条遮盖于折叠罩体的两侧边缘,所述侧边软条与折叠罩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侧边软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框架之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抽动条的上端与框架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抽动条的下端嵌于活动孔的内侧,所述抽动条与活动孔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槽的形状与限位卡口的形状相吻合,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限位槽沿抽动条的表面呈等距排布。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耳带,所述耳带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架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耳带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头带,所述头带呈条状且两端分别与耳带的上端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折叠罩体的外表面靠近重心位置设置有接氧气管,所述接氧气管贯穿于折叠罩体的外表面,所述接氧气管为中空管道。(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借由耳带与头带将整个面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通过抽动抽动条,使得其沿活动孔的内侧抽动,由于内折痕与外折痕的作用,使得折叠罩体的折叠处足以被展开,直至罩体刚好遮住病人的鼻梁部分即可,将对应处的限位槽卡于限位卡口处,以确保抽动条的位置固定,进而使得折叠罩体的大小合适,较好的适应病人,解决呼吸面罩过大而引起的漏气,或者病人佩戴不舒适的问题,能够适宜各种人群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的折叠罩体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的图2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的图2中B的放大图。图中:1、框架;2、折叠罩体;3、外折痕;4、内折痕;5、侧边软条;6、连接架;7、抽动条;8、活动孔;9、限位槽;10、限位卡口;11、耳带;12、头带;13、接氧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3、4所示,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包括框架1与折叠罩体2,框架1为两组于折叠罩体2的上下两端呈对称排布,折叠罩体2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折痕3,折叠罩体2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内折痕4,折叠罩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架6,连接架6的上下两端与框架1之间设置有抽动条7,连接架6的内侧对应抽动条7处设置有活动孔8,抽动条7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槽9,活动孔8的上端边缘设置有限位卡口10。框架1与折叠罩体2之间为固定连接,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程度,内折痕4与外折痕3的数量均为若干组,内折痕4与外折痕3沿折叠罩体2的表面呈等距排布,以便于整个折叠罩体2的展开,折叠罩体2为TPU材质,以确保可以较好的折叠;折叠罩体2的两侧边缘设置有侧边软条5,侧边软条5遮盖于折叠罩体2的两侧边缘,侧边软条5可以选为橡皮筋材质,较为好拉伸以确保折叠罩体2的展开不受影响,侧边软条5与折叠罩体2之间为固定连接,以确保框架1可以带动侧边软条5拉伸,侧边软条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框架1之间固定连接,侧边软条5与框架1均可选取可塑记忆材料,使用时严密贴合皮肤,以免漏气引起眼部的不适;抽动条7的上端与框架1之间为固定连接,抽动条7的下端嵌于活动孔8的内侧,抽动条7与活动孔8之间为活动连接,限位槽9的形状与限位卡口10的形状相吻合,确保限位卡口10可以将限位槽9卡住,限位槽9的数量为若干组,限位槽9沿抽动条7的表面呈等距排布,以确保抽动条7在拉出不同位置时均可以进行限位固定;连接架6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耳带11,耳带1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架6之间为固定连接,耳带1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头带12,头带12呈条状且两端分别与耳带11的上端外表面之间固定连接,确保二者的稳固度,以便于戴于患者的头部,提高使用的稳固程度;折叠罩体2的外表面靠近重心位置设置有接氧气管13,接氧气管13贯穿于折叠罩体2的外表面,接氧气管13为中空管道,以便于借由呼吸机进行供气,保证折叠罩体2不易塌陷,折叠罩体2的厚度可以设计为二至三毫米。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在使用时,借由耳带11与头带12将整个面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医护人员通过抽动抽动条7,使得抽动条7沿活动孔8的内侧抽动,由于内折痕4与外折痕3的作用,使得折叠罩体2的折叠处足以被展开,直至使得折叠罩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包括框架(1)与折叠罩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为两组于折叠罩体(2)的上下两端呈对称排布,所述折叠罩体(2)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折痕(3),所述折叠罩体(2)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内折痕(4),所述折叠罩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架(6),所述连接架(6)的上下两端与框架(1)之间设置有抽动条(7),所述连接架(6)的内侧对应抽动条(7)处设置有活动孔(8),所述抽动条(7)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槽(9),所述活动孔(8)的上端边缘设置有限位卡口(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包括框架(1)与折叠罩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为两组于折叠罩体(2)的上下两端呈对称排布,所述折叠罩体(2)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折痕(3),所述折叠罩体(2)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内折痕(4),所述折叠罩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架(6),所述连接架(6)的上下两端与框架(1)之间设置有抽动条(7),所述连接架(6)的内侧对应抽动条(7)处设置有活动孔(8),所述抽动条(7)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槽(9),所述活动孔(8)的上端边缘设置有限位卡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与折叠罩体(2)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内折痕(4)与外折痕(3)的数量均为若干组,所述内折痕(4)与外折痕(3)沿折叠罩体(2)的表面呈等距排布,所述折叠罩体(2)为TPU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抽拉的伸缩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罩体(2)的两侧边缘设置有侧边软条(5),所述侧边软条(5)遮盖于折叠罩体(2)的两侧边缘,所述侧边软条(5)与折叠罩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崇静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