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吸氧吸痰一体式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22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吸氧吸痰一体式护理装置,包括胶管、吸氧管、湿化液管和吸痰管,所述胶管包裹着吸氧管、湿化液管和吸痰管,所述吸痰管的顶端设置有吸痰头,所述吸痰管另一端通过负压接头与负压装置相连且在吸痰管内设有负压阀,所述吸痰管的中部还设置出痰口与积痰瓶相连,所述湿化液管的顶端靠近吸痰且设置有喷头,所述湿化液管另一端连接湿化液加注装置,吸氧管的一端与吸痰头中心线偏离设置10°~30°角度且另一端设置为进氧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胶管内设置吸氧管、湿化液管和吸痰管解决了普通吸氧吸痰管装置在吸痰前需要单独用其他设备对病人气管做湿化处理的问题,同时在吸痰过程中不影响输氧管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吸氧吸痰一体式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呼吸内科护理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呼吸内科吸氧吸痰一体式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呼吸内科疾病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上,常采用吸氧管和吸氧面罩等装置对病人进行输氧,由于呼吸内科疾病如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以及肺感染的患者咳嗽物力,有痰不易咳出,为避免病人因有痰积在气管内造成窒息的危险,需要机械式的吸痰装置利用负压原理及时的将积痰吸出,为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因此需要将吸痰和吸氧装置结合在一体对患者使用。申请号为CN201120156484.0且公开号为CN202069970U的一种吸氧吸痰管它包括一个软管,软管内沿其轴向由分隔壁分为两个腔体,其中一个腔体作为吸痰管,另一个腔体作为吸氧管,吸氧管的末端短于吸痰管1cm。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更高;在此公开的文件输氧管与吸痰管距离较近在吸痰过程中痰液容易倒流至输氧管内对输氧管造成污染,且在吸痰前没有做湿化处理影响吸痰的效率。为此,提出一种呼吸内科吸氧吸痰一体式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吸氧吸痰一体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吸氧吸痰一体式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胶管(1)、吸氧管(2)、湿化液管(3)和吸痰管(4),所述胶管(1)包裹着所述吸氧管(2)、所述湿化液管(3)和所述吸痰管(4),所述吸痰管(4)的顶端设置有吸痰头(41),所述吸痰管(4)另一端通过负压接头(42)与负压装置相连且在所述吸痰管(4)内设有负压阀(43),所述吸痰管(4)的中部还设置出痰口(44)与积痰瓶(5)相连,所述湿化液管(3)的顶端靠近所述吸痰头(41)且设置有喷头(31),所述湿化液管(3)另一端连接湿化液加注装置(6),所述吸氧管(2)的一端与所述吸痰头(41)中心线偏离设置10°~30°角度且另一端设置为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吸氧吸痰一体式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胶管(1)、吸氧管(2)、湿化液管(3)和吸痰管(4),所述胶管(1)包裹着所述吸氧管(2)、所述湿化液管(3)和所述吸痰管(4),所述吸痰管(4)的顶端设置有吸痰头(41),所述吸痰管(4)另一端通过负压接头(42)与负压装置相连且在所述吸痰管(4)内设有负压阀(43),所述吸痰管(4)的中部还设置出痰口(44)与积痰瓶(5)相连,所述湿化液管(3)的顶端靠近所述吸痰头(41)且设置有喷头(31),所述湿化液管(3)另一端连接湿化液加注装置(6),所述吸氧管(2)的一端与所述吸痰头(41)中心线偏离设置10°~30°角度且另一端设置为进氧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吸氧吸痰一体式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4)的出痰口(44)设置为内螺纹结构,所述积痰瓶(5)的瓶口设置有与出痰口(44)的内螺纹结构相对应的外螺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陈华茂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