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生儿和儿科吸氧装置,包括湿化瓶、安抚奶嘴、鼻护罩、嘴护罩,进气管一端头设置有第一进气连接头,所述第一进气连接头穿过第一固定板和橡胶瓶盖,所述第一固定板下方设置有所述橡胶瓶盖,所述橡胶瓶盖下方设置有所述湿化瓶,出气连接头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橡胶瓶盖,所述出气连接头一端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另一端头设置有第二进气连接头,所述第二进气连接头端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设置有所述安抚奶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吸氧管出现滑落,提高了传统吸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生儿和儿科吸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新生儿和儿科吸氧装置。
技术介绍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后往往需要吸氧。目前,给新生儿吸氧的专用工具较少,一般采用和成年人相似的吸氧工具,如把吸氧管插入鼻孔进行吸氧。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新生儿吸氧过量,另外,对于没有自控意识新生儿来说,极易在其活动过程中脱落或者插入鼻管太深造成进一步危害。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吸氧罩,婴幼儿整个头部放入吸氧罩内部,下面为平面,上面为圆弧面,这样设计不易脱落。但是这样的吸氧罩又存在新的问题,婴幼儿身体活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新生儿和儿科吸氧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新生儿和儿科吸氧装置,包括湿化瓶、安抚奶嘴、鼻护罩、嘴护罩,进气管一端头设置有第一进气连接头,所述第一进气连接头穿过第一固定板和橡胶瓶盖,所述第一固定板下面设置有所述橡胶瓶盖,所述橡胶瓶盖下面设置有所述湿化瓶,出气连接头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橡胶瓶盖,所述出气连接头一端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另一端头设置有第二进气连接头,所述第二进气连接头端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设置有所述安抚奶嘴,所述安抚奶嘴上方设置有所述鼻护罩,所述鼻护罩下方设置有所述嘴护罩,所述嘴护罩和所述鼻护罩内侧边缘设置有长绒条带,所述长绒条带外侧设置有束紧带,所述束紧带穿过固定套,所述湿化瓶下方设置有固定瓶套,所述固定瓶套上方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上方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方设置有吊带,所述第一固定板周围设置有上固定夹,所述上固定夹下方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方设置有下固定夹,所述进气管穿过固定轮套,所述固定轮套内部设置有滑轮,滑杆穿过所述滑轮和所述固定轮套。上述结构中,所述滑轮通过所述滑杆在所述固定轮套内运动,所述湿化瓶放入所述固定瓶套内,通过所述连接带、所述连接环和所述吊带固定,所述所述上固定夹夹住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下固定夹夹住所述湿化瓶,所述连接杆调节所述上固定夹和所述下固定夹之间的距离,婴幼儿带上所述所述鼻护罩和所述嘴护罩,含住所述安抚奶嘴,所述束紧带戴在婴幼儿头上通过所述固定套控制松紧,所述进气管连接供氧机,氧气穿过所述进气管进入所述第一进气连接头,通过所述湿化瓶进入所述导气管进而进入所述鼻护罩内。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连接头过盈配合,所述第一进气连接头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热熔连接,所述第一进气连接头与所述橡胶瓶盖过盈配合,所述橡胶瓶盖与所述湿化瓶过盈配合,所述出气连接头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热熔连接,所述出气连接头与所述橡胶瓶盖过盈配合,所述出气连接头与所述导气管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与所述第二进气连接头过盈配合,所述第二进气连接头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热熔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安抚奶嘴热熔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鼻护罩与所述嘴护罩一体成型,所述嘴护罩和所述鼻护罩与所述长绒条带热熔连接,所述鼻护罩与所述束紧带热熔连接,所述束紧带与所述固定套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固定瓶套与所述连接带热熔连接,所述连接带与所述连接环热熔连接,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吊带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上固定夹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下固定夹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轮套与所述滑轮通过所述滑杆连接。有益效果在于:固定轮套、滑轮和滑杆控制氧气流入的速率防止供氧过量或过少,固定瓶套、连接带、连接环和吊带固定湿化瓶,上固定夹、下固定夹和连接杆防止第一固定板与湿化瓶分离,安抚奶嘴有益于婴幼儿安静并且能防止鼻护罩分离,束紧带和固定套进一步固定鼻护罩,长绒条带保护婴幼儿皮肤防止刮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新生儿和儿科吸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新生儿和儿科吸氧装置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新生儿和儿科吸氧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新生儿和儿科吸氧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新生儿和儿科吸氧装置的局部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进气管;2、第一进气连接头;3、第一固定板;4、橡胶瓶盖;5、湿化瓶;6、出气连接头;7、导气管;8、第二进气连接头;9、第二固定板;10、鼻护罩;11、嘴护罩;12、长绒条带;13、安抚奶嘴;14、束紧带;15、固定套;16、固定瓶套;17、连接带;18、连接环;19、吊带;20、上固定夹;21、下固定夹;22、连接杆;23、固定轮套;24、滑轮;25、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5所示,新生儿和儿科吸氧装置,包括湿化瓶5、安抚奶嘴13、鼻护罩10、嘴护罩11,进气管1一端头设置有第一进气连接头2,进气管1从供氧机中通入氧气,第一进气连接头2穿过第一固定板3和橡胶瓶盖4,第一进气连接头2把氧气传送到湿化瓶5中,第一固定板3固定第一进气连接头2和出气连接头6,第一固定板3下面设置有橡胶瓶盖4,橡胶瓶盖4f防止湿化瓶的液体流出,橡胶瓶盖4下面设置有湿化瓶5,湿化瓶5增加氧气的湿度,出气连接头6穿过第一固定板3和橡胶瓶盖4,出气连接头6传送氧气,出气连接头6一端设置有导气管7,导气管7传送氧气,导气管7另一端头设置有第二进气连接头8,第二进气连接头8使氧气进入鼻护罩10内,第二进气连接头8端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9,第二固定板9固定第二进气连接头8、鼻护罩10、嘴护罩11和安抚奶嘴13,第二固定板9一侧设置有安抚奶嘴13,安抚奶嘴13有益于婴幼儿安静,安抚奶嘴13上方设置有鼻护罩10,鼻护罩10包住鼻子防止氧气溢出,鼻护罩10下方设置有嘴护罩11,嘴护罩11包住嘴巴防止氧气溢出,嘴护罩11和鼻护罩10内侧边缘设置有长绒条带12,长绒条带12防止孩子皮肤损伤,长绒条带12外侧设置有束紧带14,束紧带14进一步固定鼻护罩10和嘴护罩11,束紧带14穿过固定套15,固定套15控制束紧带14作用的长短,湿化瓶5下方设置有固定瓶套16,固定瓶套16上方设置有连接带17,连接带17上方设置有连接环18,固定瓶套16、连接带17和连接环18固定湿化瓶5,连接环18上方设置有吊带19,吊带19吊起湿化瓶5,第一固定板3周围设置有上固定夹20,上固定夹20下方设置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下方设置有下固定夹21,上固定夹20、连接杆22和下固定夹21防止第一固定板3与湿化瓶5分离,进气管1穿过固定轮套23,固定轮套23内部设置有滑轮24,滑杆25穿过滑轮24和固定轮套23,固定轮套23、滑轮24和滑杆25控制氧气供给速率。上述结构中,滑轮24通过滑杆25在固定轮套23内运动,湿化瓶5放入固定瓶套16内,通过连接带17、连接环18和吊带19固定,上固定夹20夹住第一固定板3,下固定夹21夹住湿化瓶5,连接杆22调节上固定夹20和下固定夹21之间的距离,婴幼儿带上鼻护罩10和嘴护罩11,含住安抚奶嘴13,束紧带14戴在婴幼儿头上通过固定套15控制松紧,进气管1连接供氧机,氧气穿过进气管1进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生儿和儿科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化瓶(5)、安抚奶嘴(13)、鼻护罩(10)、嘴护罩(11),进气管(1)一端头设置有第一进气连接头(2),所述第一进气连接头(2)穿过第一固定板(3)和橡胶瓶盖(4),所述第一固定板(3)下面设置有所述橡胶瓶盖(4),所述橡胶瓶盖(4)下面设置有所述湿化瓶(5),出气连接头(6)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3)和所述橡胶瓶盖(4),所述出气连接头(6)一端设置有导气管(7),所述导气管(7)另一端头设置有第二进气连接头(8),所述第二进气连接头(8)端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9),所述第二固定板(9)一侧设置有所述安抚奶嘴(13),所述安抚奶嘴(13)上方设置有所述鼻护罩(10),所述鼻护罩(10)下方设置有所述嘴护罩(11),所述嘴护罩(11)和所述鼻护罩(10)内侧边缘设置有长绒条带(12),所述长绒条带(12)外侧设置有束紧带(14),所述束紧带(14)穿过固定套(15),所述湿化瓶(5)下方设置有固定瓶套(16),所述固定瓶套(16)上方设置有连接带(17),所述连接带(17)上方设置有连接环(18),所述连接环(18)上方设置有吊带(19),所述第一固定板(3)周围设置有上固定夹(20),所述上固定夹(20)下方设置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下方设置有下固定夹(21),所述进气管(1)穿过固定轮套(23),所述固定轮套(23)内部设置有滑轮(24),滑杆(25)穿过所述滑轮(24)和所述固定轮套(23)。/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生儿和儿科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化瓶(5)、安抚奶嘴(13)、鼻护罩(10)、嘴护罩(11),进气管(1)一端头设置有第一进气连接头(2),所述第一进气连接头(2)穿过第一固定板(3)和橡胶瓶盖(4),所述第一固定板(3)下面设置有所述橡胶瓶盖(4),所述橡胶瓶盖(4)下面设置有所述湿化瓶(5),出气连接头(6)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3)和所述橡胶瓶盖(4),所述出气连接头(6)一端设置有导气管(7),所述导气管(7)另一端头设置有第二进气连接头(8),所述第二进气连接头(8)端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9),所述第二固定板(9)一侧设置有所述安抚奶嘴(13),所述安抚奶嘴(13)上方设置有所述鼻护罩(10),所述鼻护罩(10)下方设置有所述嘴护罩(11),所述嘴护罩(11)和所述鼻护罩(10)内侧边缘设置有长绒条带(12),所述长绒条带(12)外侧设置有束紧带(14),所述束紧带(14)穿过固定套(15),所述湿化瓶(5)下方设置有固定瓶套(16),所述固定瓶套(16)上方设置有连接带(17),所述连接带(17)上方设置有连接环(18),所述连接环(18)上方设置有吊带(19),所述第一固定板(3)周围设置有上固定夹(20),所述上固定夹(20)下方设置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下方设置有下固定夹(21),所述进气管(1)穿过固定轮套(23),所述固定轮套(23)内部设置有滑轮(24),滑杆(25)穿过所述滑轮(24)和所述固定轮套(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和儿科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均兰,陈群嫦,
申请(专利权)人:沈均兰,陈群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